构建有灵魂的历史课堂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

2018-11-01 05:10/李
江苏教育 2018年59期
关键词:斯大林列宁共产主义

/李 婕 刘 波

【设计理念】

在第13届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中,我围绕“涵养基本素质,提升课堂品质”这一主题设计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课,尝试唤醒学生的灵魂,构建有灵魂的历史课堂。

1.用课魂统领课堂。教学中我将“选择”作为本节课的课魂,同时以“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对民生的关注度”为暗线。以“历史的选择”为关键词对全课进行梳理,并通过评价“选择的历史”,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民生”和“选择”两个关键词的理解。在这段“历史的选择”的旅程中,师生沿着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回顾了列宁与斯大林两位国家领导人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对经济政策做出的选择历程,感受到民生对国家政策选择的重要性,并在这不断审视与反思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2.关注历史中的人。有灵魂的历史教学,一定离不开“人”,教学中应该通过体味历史人物之灵魂来唤醒历史课堂上学生之灵魂,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课重点通过对列宁“心怀人民”这一精神的体味,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把握经济政策的选择标准;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进行认真地思考与严谨地选择。

3.关注课堂中的人。有灵魂的历史教学,离不开历史课堂中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在整堂课中,我都将学生放在了第一位,通过邀请学生“神入历史”,使学生将历史联系现实,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社会责任感。当然,有灵魂的历史教学,同样离不开课堂中的教师,历史教师应当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掌握前沿的理论动态、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涵养基本素质,通过提升自身的“灵魂”来引航学生,从而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

【教学设计】

导入: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是有规律可循的。然而,历史的进程并非总是波澜不惊地平稳向前,它有曲折、有倒退,有时甚至赶超式奔腾向前。这从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过程中便可见一斑,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历史会允许俄国选择怎样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看历史的选择,评选择的历史。

出示材料1:苏维埃面临的困境。

师: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

(设计意图:简洁的导入直击主题,接着让学生自主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史料、形成论从史出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第一幕:列宁的最初选择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非常的选择(1918~1921年)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师:1918年9月,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口号下,苏维埃政府把各项工作都转入战时轨道,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说这一措施是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的选择。

教师与学生一起以表格的形式板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表1)。

表1

出示材料2: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理想预设。

师生分析后得出: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

出示材料3:俄共八大党纲内容。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体现了列宁追随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以及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目的。可以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是非常时期的“理想化”选择。所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等式的形式呈现关键知识点,加深学生印象。通过对俄共八大党纲的分析,并将其与马克思设计的社会主义等相联系,使学生加深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两大特征的理解。)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师: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基本胜利,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功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成功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这一成功让列宁产生了错觉,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个可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选择。战争取得胜利后,苏俄人民是否感到幸福?我们通过材料分析一下。

出示材料4:1913~1921年苏俄粮食产量和1917~1920年粮食征购量。

采访学生:假如你是这时的一名普通的农民,作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的农民,你是否同意列宁的这个历史选择?你幸福吗?

(设计意图:邀请学生“神入历史”,将自己置身于时空框架下,站在苏俄普通农民的立场上,在感同身受中加深理解,提升学生时空观念。)

(2)消极影响。

出示材料5:1920年苏俄全国各地爆发的农民暴动。

教师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了人民的不满,引发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败使列宁走近人民,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群体进行反思,认识到在俄国这样一个生产力落后的国家实行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人民群众,忽视了身边人民尤其是农民的生活现状。

第二幕:列宁的再次选择

二、新经济政策——退却的选择(1921~1928年)

1.新经济政策实行的标志。

师: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开始。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对比,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表2)。

表2

师:这种“新”的做法与马克思原先的设想一致吗?从列宁在新经济政策的做法中,你“嗅”到了一股什么制度下的味道?是原汁原味的这个制度吗?列宁的这种“退”是真的退回到资本主义吗?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吗?为何要“退”?“退”的目的何在?

出示材料6:列宁的话。(具体内容略。)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生得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教师总结:正所谓“进取诚可贵,退却价也高”,列宁利用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社会主义,正如他所说“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列宁在追随马克思主义时与俄国国情相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续与发展。他抛弃了“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的道路,转而选择战略“倒退”的迂回方式,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体现了列宁历史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态度。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对比两个政策,培养学生分析对比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列宁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并使学生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与探究中,提升学生唯物史观。)

2.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出示材料7: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工业总产量指数。

采访学生:作为新经济政策下的农民,你同意列宁的这个历史选择吗?你幸福吗?

教师总结:列宁从发展生产力和改善群众生活出发选择了新经济政策,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框架,更贴近人的实际要求,始终以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价值目标和出发点。实践证明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从历史出发、从国情出发、从人民出发的正确选择!

(设计意图:继续邀请学生“神入历史”,在感同身受中加深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时空观念。)

第三幕:斯大林的选择

三、“斯大林模式”——赶超的选择(1928年以后)

1.“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及内容。

出示材料8:斯大林的话。(具体内容略。)

师:斯大林要实现强国目标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市场经济需要时间,行政手段却可立竿见影。斯大林选择以激进为荣、以赶超为荣。可以说赶超式战略选择是苏联在敌对氛围下的必然选择,也是苏联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这恰恰是“斯大林模式”的几大内容与特点。

出示材料9:斯大林的话。(具体内容略。)

师生分析后得出:斯大林模式(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计划经济+单一公有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研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提升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2.“斯大林模式”的作用。

出示材料10:苏联实现军事工业化、二战苏联红军占领德国首都柏林、苏联1939年建成的第聂伯河水电站。

师:从经济位次演变表,我们可以发现苏联仅仅用两个五年计划就成为工业强国。这也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斯大林模式”形成时期正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时,当时人们看到的是两种制度的鲜明对比,一个蒸蒸日上、飞速发展;另一个满目疮痍、看不到希望。这种历史选择是否可以持久?作为苏联民众,是否感到幸福了呢?

采访学生:作为“斯大林模式”下的农民,你是否同意斯大林的这个历史选择?你幸福吗?

(设计意图:再次邀请学生“神入历史”,在感同身受中加深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提升学生时空观念。)

四、总结升华

师: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都是俄国对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与选择,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选择的历史。你如何评价这些选择的历史?你认为经济政策的选择究竟该以什么为标准?

生:推动生产力发展。

师:这种标准究竟是要达到什么样的终极目的?这节课给我们最大的启迪是什么?

生:任何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或者道路都应该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人性,让人活得更有价值!

师:苏俄两位领导人的三次关乎国家、人民命运的重要选择,也展示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中有着大大小小的选择,有重要的,也有微不足道的;有主动的,也有被迫的……面对选择,你将如何正确选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把握经济政策的选择标准;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政治思想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团队推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因此教师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李婕老师执教的《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课,在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方面进行了有效建构,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用“课魂”为学生建构历史解释素养示范。“课魂”是贯穿一节课的核心线索,对彰显历史教学的核心价值、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有重要意义。“课魂”其实就是教学立意。教师要基于课程标准、学术研究成果等,提炼出核心观点或主张为“课魂”,为学生建构历史解释素养示范。李婕老师基于该课的课标,在认真研读有关学术著作(如:《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等)、学术论文的前提下,提炼出了“历史的选择、选择的历史”这样的“课魂”,来领航该课教学,学生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怀着“同情之理解”,回到历史现场,把列宁与斯大林两位国家领导人在经济政策方面三次历史的选择,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了理性分析,从而建构起对三大经济政策的历史解释。

2.用“问题设计”为学生建构历史解释素养引路。一节好课,好的问题设计必不可少。好的问题设计,可以为建构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引路。李老师在解释“新经济政策”这一环节,基于学情的问题设计,相当精彩。例如:这种“新”的做法与马克思原先的设想一致吗?从列宁在新经济政策的做法中,你“嗅”到了一股什么制度下的味道?是原汁原味的这个制度吗?……李老师的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走入思维深处,全面客观地解释经济政策。

3.用“深度学习”为学生建构历史解释素养推升。本课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这些经济史概念对高一学生而言,显得陌生而遥远。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科书的叙述,照本宣科去解释,学生只能是完成了对历史概念的符号学习、浅层学习,记住了一些死知识,并没有“深度学习”的发生。“深度学习”是学生从知识本位学习到知识本质学习的转化,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应当是促进学生从知识本位学习到知识本质学习的教学。李婕老师对三大经济政策的解释,并没有简单停留在背景、内容、影响的表层学习上,而是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和学生一起,对这些经济政策进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知、自觉和自悟。实践表明,“深度学习”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的自主发现和深刻理解,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由此得以推升。

猜你喜欢
斯大林列宁共产主义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党员干部践行共产主义信仰的现实困境及思考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列宁的赠言
纪念列宁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
斯大林猝死之谜
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
斯大林军事学术的几个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