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掌握原则,微观点点落实

2018-11-02 10:18韩延明
求学·理科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译作实词虚词

韩延明

从宏观上说,文言文翻译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信”“达”“雅”最初是由我国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他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

所谓“信”,就是必须准确、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不能以翻译者本人的意思来改变或替代原文的意思。这是古文今译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为了做到“信”,必须正确理解原文,弄清原文每一个字、词、句的含义和每一种语法现象。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如果把“吾得兄事之”译成“我要像哥哥一样侍奉他”就是不准确的。“兄”在原句中是名词活用为状语,表示待人的态度,如译成“像哥哥一样”,表义就可能产生分歧:刘邦究竟是把自己放在“哥哥”的位置上,还是把自己放在“弟弟”的位置上呢?因此,“兄”必须译成“像对待哥哥一样”,“对待” 二字不可少。

所谓“达”,就是译文必须通顺、晓畅,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表达,不能用似通非通、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述。这也是古文今译的基本标准。为了做到“达”,必须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认真组织词句进行翻译。如《战国策·赵策》中“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如果把这句话译成“鄂侯争这件事很急,辩这件事很急,所以就把鄂侯做成了干肉”,译文基本上做到了“信”,因为它对每个词的翻译和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基本正确,但没有做到 “达”,因为译文在表达上还不很规范。“争之急”“辨之疾”中的“争”“辨”是谓语,“之”是宾语,“急”“疾”是补语。对于这种句型,翻译时最好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争之急,辨之疾”是互文,可合在一起译成“这件事(同纣王)争辩得很厉害”。“脯”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故脯鄂侯”应译成“所以(纣王)就把鄂侯杀了,将尸体做成肉干”。

所谓“雅”,就是在“信”“达”的基础上,讲究修辞文采,使译文的语言典雅、优美,并能反映原文的语体风格。“雅”是翻译的最高要求、最高标准,也是最高境界。

文言文翻译的情况比较复杂, 除了宏观上掌握基本原则,还要在微观上掌握一些具体的方法,做到点点落实。

一、圈定实词

要在初步把握句意的基础上,圈画出句中的重要实词,做到字字落实。

1.“审”出关键实词

翻译文言文也要有审题意识。所谓“审题”,指的是一審语境,即该句的外部语言环境(上下文)和内部语言环境(句意重点和句间关系);二审采分点,看哪几个词可作为采分点。判断重要实词,一从词性上看,首先是动词,其次是形容词、名词和代词;二从频率上看,120个常用实词和其他次常用实词(以课本出现的居多)常作为采分点;三从特殊性上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如“妻子”“前进”)、偏义复词、词类活用和通假字这5类词通常为重要实词,繁难、生僻的字词也可能是重要实词。

上述几类词语,一旦确认,就要用符号(如着重号、双实线)标出,以便在翻译中落实。

2.“译”准关键实词

(1)通假字——本字本义。一要依据事理判别本字,按照这个字的本义或常用义翻译时,如果感到不合事理,就应该意识到这个字可能是通假字。如“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中的“直”字,如果译作“不弯曲”显然不通顺,这时就要意识到“直”是“值”的通假。二要依据类型推断本义,意识到是通假字后,就要推断其本字应该是哪一个字,然后再确定其意义。常见通假有“同音代替”,如“禽”通“擒”,擒获;“近音代替”,如“县”通“悬”,悬挂;“其他代替”,如“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逍遥游 》)三句句式相同,“知”“行”“德”“而”应为同一类词语,为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故而应意识到“而”通“耐”,即“能耐”。

(2)一词多义——确定语境。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非常普遍,有的词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对于一词多义,要根据语境确定它的准确意义,做出确切的解释。如“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后汉书·邓寇列传》)中的“迫”有“逼迫”“迫近”“急切”“狭窄”等义项,审视前三句可以看出,“南迫洛阳”是交代“河内”的地理位置,所以“迫”翻译为“接近”更符合上下文意。

(3)词类活用——判断语法。词类活用是命题者特别关注的内容之一。翻译句子时,如果碰到词类活用,可以根据语法准确判断其意:如果两个名词连用,其一必活用为动词,如“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王”活用为动词,译作“称王”;“而”之前或之后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客逾庖而宴”(《项脊轩志》),“宴”活用为动词“吃饭”;代词前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如“甚善,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名”活用为“取名”。

(4)古今异义——区别拆分。古今异义通常有两种情况: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对于单音节词,重在区别同形异义词,如“走”“金”“穷”“衔”等,翻译时要把古义今义区别开来,不可以今释古。对于双音节词,重在拆分同形异义词,如“妻子”“地方”“故事”“其实”等,一般要把它们拆成两个词来翻译。

二、画出虚词

在文言文中,“虚词”不“虚”。虚词除表明句子结构或表达某种语气外,有时还具有实词性质。所以,在翻译时碰到虚词,除了辨明语法作用,还要特别注意区分虚义、实义,保证把实义译准确。

1.高频虚词:区分多义,确保翻译到位

所谓“高频虚词”,是指在翻译中被设为采分点频率较高的虚词,如“以”“其”“因”“乃”四个。

“以”考查的频率最高,在具体语境中,要抓住三个多义项:①译作介词,如“用”“把”“根据”“凭借”等;②译作连词,如“因为”等;③译作实词义,如“认为”“率领”等。

频率次之的是“其”,常见的有两个多义项:①指代义,译作“那”“那些”,活用为第一人称“我”“自己”;②语气副词义,如表示推测的“大概”,表示反问的“难道”,表示期许的“可要”“一定”,表示婉言商量的“还是”等。

“因”主要考查辨别“于是(就)”“趁机”“通过”“用来”等义项。“乃”主要考查语境中“于是”“才”“竟然(却)”三个义项的辨析。

2.可译可不译的虚词:当译则译,不当译则删

有些虚词兼有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等词性,如“之”“焉”“者”“乎”等,其结构、语气助词词性义一般情况下皆可不译,但不能把其他词性义当作助词而不译。如“焉”,作为句中或句末语气助词(虚义)可不译,放在动词后面作代词或兼词(实义)则必须译,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焉”作兼词,译为“在其中”。

3.特殊虚词:词义固定,固定翻译

特殊虚词主要包括两类:①固定虚词,两个字不能拆开来译,如“所以”“无乃”“奈何”“无以”“是以”等;②兼词,一个词当成两个词用,翻译时可按两个词翻译,如“焉(于此)”“诸(之于)”“盍(何不)”等。

三、辨明句式

翻译文言文时,以下四种句式常常成为采分点。如果遇到这四种句式,务必按要求翻译,否则会造成失分。

1.判断句——译出“是”或“不是”

判断句分为有标志和无标志两种。有标志的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标志性词语有“……者,……也”“……,……也”“……者,……”“……者也”等。另有副词“乃、则、皆、非”和动词“为”表判断,如“此皆良实”(《出师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无标志的如“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译作“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2.被动句——译出“被”

被动句的标志性词语比较多,常见的有四类:①“为”“为……所……”“……为所……”,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重为乡党所笑”(《报任少卿书》)等;②“于”“受……于……”,如“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③“见”“见……于……”,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④“被”,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无论哪一种,考生都必须译出“被”字。

3.省略句——补出成分

文言文中省略现象比较突出,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如谓语),也经常被省略。翻译时,省略的成分要补出,确保语意连贯。常见的成分省略有:

(1)主语省略,包括承前省,如“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对话省,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

(2)谓语省略,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多歧亡羊》)。

(3)宾语省略,包括省略动词宾语,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省略介词宾语,如“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促织》)。

(4)介词省略,如“果地震(于)陇西”(《张衡传》)。

4.倒装句——调整语序

文言文的语法习惯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有很多不同,主要表现在词序上,出现很多特殊句式。翻译时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对语序进行适当调整。

(1)宾语前置。宾语放在谓语之前,翻译时谓语和宾语要调换顺序。如代词作宾语,“沛公安在?”(《鸿门宴》);借助“之”字把宾语提到动词前,“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固定句式,“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求贤令》)。

(2)状语后置。介宾短语作状语,常常将状语放在谓语之后,翻译时状语要放在谓语之前。如“是故败吴于囿”(《勾践灭吴》),翻译时应为“是故于囿败吴”,译作“因此在囿地打败了吴国”;再如“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臾之地”(《触龙说赵太后》),“以膏臾之地”作状语后置了,翻译时应为“而以膏臾之地封之”,译作“又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

(3)谓语前置。古代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問句中。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翻译时要先主语后谓语。

(4)定语后置。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但在文言文中,定语有时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称之为“定语后置”。如“计未定,求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报秦者”修饰限制“使”,为定语,翻译时要提前,译作“寻求可以通报秦国的人”;再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杂说四·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应译为“日行千里的马”。

明确了以上字、词、句的特点和翻译要求,再把句子还原到文本中进行合理增删,即灵活补充那些省略的成分,删去无须翻译且不能保留的虚词,合理地调整语序,就可以准确翻译了。

以下翻译口诀更易于诵记: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一般情况,尽量直译。忠实原文,不违原意。实词虚词,随文释义。实词活用,结合全句。常见虚词,因句而异。人名地名,不必翻译。官职称谓,原貌不易。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省略倒装,都有规律。根据句式,调整语序。跳跃句子,补出本意。语意勾连,贯通一气。遇到难句,更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确保顺畅,合乎逻辑。

猜你喜欢
译作实词虚词
what用法大搜索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把握“虚词于构句达意之作用”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
虚词使用五种错误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