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双补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研究

2018-11-05 10:54彭德熹陈林伟袁成业曹春华王姝梅
关键词:尿量步行心衰

彭德熹,陈林伟*,王 华,袁成业,王 琴*,曹春华,王姝梅

(泰州市中医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内出现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或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甚至中断,所引起的心肌细胞发生严重缺氧或坏死的过程;然而急性心肌梗死后常伴随心力衰竭,目前我国心衰患者人数已达到450万,是当今最主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2]。气血双补酒是江苏省中医院名老中医孟景春教授的临床验方,具有补益气血、复脉固脱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肌缺血、等疾病[3-6]。为进一步验证其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我院120名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气血双补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均无显著差异,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入选标准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且病史>1个月,检查结果为心力衰竭患者,且生命体征稳定。排除标准为病史<1个月,肝肾功能不全者,对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药物以及气血双补酒或其中某一组分过敏者。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指南常规用药,主要为ACEI/ARB、安体舒通、β受体阻滞剂、阿托伐他汀以及地高辛药物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服用气血双补酒,20 mL/次,2次/d,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 h尿量、心功能分级、心率和6 min最大步行距离等指标变化。复查心脏彩超各项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同时观察心电图的PR间期(ms)以及QT间期(ms)。疗效判定主要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三个等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心电图QT间期两组未见显著差别,但观察组的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7%),结果见表1。且观察组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24 h尿量、6 min步行距离、心电图PR间期、心脏彩超LVED和LVEF等指标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在常规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气血双补酒能够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见表1、表2、表3。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入组时与三个月后心率、6 min步行距离、尿量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入组时与三个月后心率、6 min步行距离、尿量指标比较(±s)

注:*P<0.01

组别 时间 心率(次·min-1)6 min 步行距离(m) 尿量(mL)对照组 分组时 70.1±9.2 220.5±39.6 982.5±352.2 3月后 61.3±4.9 336.2±52.5 1422.7±421.6观察组 分组时 73.3±5.8 219.2±42.1 981.2±229.2 3月后 60.1±7.7 376.3±53.2* 1613.3±362.7*

表3 两组患者入组时与三个月后NT-proBNP、hs-CRP水平、心脏彩超LVED、LVEF,心电图PR间期、QT间期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入组时与三个月后NT-proBNP、hs-CRP水平、心脏彩超LVED、LVEF,心电图PR间期、QT间期指标比较(±s)

注:*P<0.01

组别 时间 BNP(pg·mL-1) CRP(mg·L-1) LVED(mm) LVEF(%) PR间期(ms) QT间期(ms)对照组 分组时 8621.1±349.2 21.2±4.1 67.3±4.6 39.3±4.2 213.4±25.4 429.2±24.6 3月后 4162.4±414.5 12.2±3.7 58.3±4.2 44.2±4.2 188.3±26.2 388.1±33.1观察组 分组时 8972.2±512.4 22.3±5.2 67.1±3.8 38.5±2.6 217.2±27.2 431.3±31.4 3月后 3320.5±523.6* 9.3±4.5* 51.1±4.1* 49.9±2.9* 172.5±31.4* 381.3±29.4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常伴随心力衰竭,然而心力衰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然而针对心衰的防治,国际上把ACEI、β 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作为心衰的基础治疗药物,其中前三者作为改善心衰患者预后药物并被最新的国际指南称为“金三角”,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治疗慢性心衰的有效药物,尤其是具有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的药物并无显著进展和突破。而传统中医药着眼于辨证论治和整体调节,在慢性疾病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国内外文献相继报道中药对于心衰防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本研究以患者6 min步行距离、尿量、NT-proBNP、hs-CRP水平、心脏彩超LVED、LVEF值、心电图PR间期等多个方面来评价气血双补酒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也证实了气血双补酒可以改善患者因心肌梗死后出现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增加了患者的治愈率,同时降低NT-proBNP及hs-CRP的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待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尿量步行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魔方小区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步行回家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右美托咪定对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和尿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