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生临床接诊技巧与急救措施探讨

2018-11-05 10:54王继文
关键词:致残率急诊科病情

王继文

(丹徒人民医院,江苏 丹徒 212100)

无论是在任何的治疗还是护理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特别是在急诊科这一种患者大多数为急重症的科室中,因为各种因素影响,发生医疗不良事件的概率相当大,导致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形成负面影响。临床中急诊医师的工作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要求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接诊能力,并在工作中做好多个方面的风险控制和规避措施。对此,本文以对比方式探讨接诊的技巧以及急救的措施,具体的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4月急诊科接受干预服务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关于急诊措施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平均年龄(72.4±4.21)岁;实验组平均年龄(73.1±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急诊措施。实验组根据临床接诊现状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接诊技巧与急救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2.1 接诊技巧

因为急诊患者本身的特殊性,普遍会发生许多无法预见的事件,从而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工作形成不满,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与法律责任。对此,在接诊过程中需要做好多个方面的工作:1、以和蔼的态度面对患者及其家属,并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2、掌握患者及其家属的合理需求,在不影响正常救治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3、关注患者,在必要情况下为患者提供身心治疗,倾听患者的主诉,最大程度体现接诊中的人文关怀;4、以救治作为最终目标,快速制定治疗方案并按照患者的病情程度,从重到轻的依次处理;5、准备评估患者病情,并按照患者的病情及时将疾病信息反馈给家属,让家属了解患者可能病情、治疗方案,从而更好的配合治疗。

1.2.2 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需要按照患者的疾病伤情进行个性化急救:1、突发性疾病。对于突发性的疾病患者需要快速明确病情,并尽可能缓解患者的病因,抢救患者的生命,并在基本急救后快速转入到专科中治疗;2、严重创伤。严重创伤患者普遍存在多出损伤,伤病的发展也比较快,短期之内很容易发生大量失血,很容易形成休克症状,对于这一类患者的处理也需要以病情评估为主,抢救患者的生命为首要方式,快速止血并预防休克,保持呼吸道通常,构建静脉通道;3、急性中毒。对于这一类患者应当及时让患者脱离毒源,尽可能缓解患者组织体内的有毒物质,并借助洗胃、血液稀释、透析等多种措施进行治疗,根据相应的药品,如阿托品、解磷定等方式解毒,降低后期并发症的发生;4、重大灾难性疾病的救治。临床中需要先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及时给予心理安抚,评估患者的病情并优先抢救重伤患者,注重患者的隐匿性病情并及时给予密切监护,明确生命体征及时排除致死性创伤后实行转诊治疗。

1.3 观察指标和评判标准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从发病到抢救所使用的时间、致残率、死亡率、运动能力以及对急诊工作的满意度。在干预后(6个月)采取Fug1-Meyer评价量表作为工具对患者的运动能力实行分析和评价[3]。

满意度应用自制量表统计,分数区间0~100,分数越高说明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抢救用时、致残率、致死率以及Fug1-Meyer评分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存在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对比(±s)

组别 n 抢救用时(min) 致残率 死亡率 Fug1-Meyer评分实验组 25 27.6±6.5 2(8.00) 0(0.00) 78.45±8.45常规组 25 43.1±7.8 6(24.00) 1(4.00) 54.22±2.45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对急诊工作满意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急诊工作满意率为92%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急诊工作满意率对比(n,%)

3 讨 论

因为急诊科中大多数疾病都属于危重症,临床发病速度较快,病情的发展也比较快,如果无法及时给予行之有效的救治,很容易导致患者预后效果下降,从而致残甚至致死,这也就间接提出了更加苛刻的接诊技巧与急救措施要求。接诊与急救的最终目标是为患者及时提供有效治疗,促使患者的病情快速稳定,从而减少患者凶险结局的发生可能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抢救用时、致残率、致死率以及Fug1-Meyer评分相对于常规组而言均存在明显优势,数据差异显著;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2.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也充分论证了改进接诊技巧与急救措施后急救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急诊科医护水平有明显提高,临床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针对接诊现状针对性强化急诊医生的临床接诊技巧与急救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接诊与急救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致残率急诊科病情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