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感受美

2018-11-05 09:53汪琼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涨潮海潮大海

汪琼

鄂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选编了鲁彦的《听潮》。文章通过艺术手法,描绘了涨潮前大海波澜不惊和涨潮时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这些描写文字优美、情感丰富,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激发兴趣感知美

学生都有一种迫切的探索未知世界的需要,就是希望从自己的视角来探索发现和研究自己想要的东西。美无疑是学生想要发现的东西,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需求,通过多种方式调动他们感知美的兴趣。

教学《听潮》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风光旖旎的大海图片——湛蓝的天空飘着洁白的云朵,天空下是一望无际的蔚蓝色大海,海边的沙滩闪着金光,休闲的人们惬意地躺在椅子上,静静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潮声舒缓,使人内心充满宁静;随后,涨潮的画面和声音同时出现,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涨潮情景强烈震撼着学生的内心,让他们感知了大海的魅力;最后,朗诵声响起,声音和画面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很快进入文本之中,初步感受到了语言文字和通过文字营造出的意境之美。

品读文本鉴赏美

文章之美是通过文字表现出来的,所以品读文字是鉴赏美的重要途径。

课文中,作者对海潮的描写非常细腻生动。如:“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颗红玉。”描写了大海平静时可亲可爱的神态,让人对神秘的大海充满向往之情。“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身上,湿润着房中的一切。”用听觉描写潮声,用视觉描写潮的形态,用嗅觉、味觉描写潮的腥气和咸味,用触觉描写潮的动作。作者调动各种感官细腻地描写潮初起时给人的感受,即使没有见过大海的人,也感到海潮仿佛就在眼前。此外,还有描写海潮愤怒时的各种声音:“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如此浩大壮阔的场面,仿佛真有千军万马扑面而来,让人震撼、战栗。

课文中类似的例子很多,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阅读、品味,他们就能深切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初步揣摩出作者表现美的方式与技巧。

个性阅读想象美

在描述涨潮前的情景时,作者写了这样几段话:“海睡熟了。大小的岛拥抱著,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许久许久,我俩也像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教师问学生:“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变化的?”大部分学生认为“睡了”体现出周围一片寂静,是为下文写潮醒、潮怒作铺垫和蓄势的,并没有反映出情感变化。有一名学生不同意大家的看法,认为作者“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是他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重要阶段。此前,作者因为报道“五卅惨案”真相而被南京国民政府撤去宣传部世界语翻译之职,内心充满矛盾与痛苦。此时,面对波澜不惊的大海,作者深受感染,内心渐渐平静下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心境,在涨潮的时候,他才内心澎湃,感受到了“欣幸”。

这样的认识已经比较准确地贴近了作者的内心,而学生在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感知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中,也就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文本之美、情感之美。

(作者单位:武汉市新洲区第一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涨潮海潮大海
涨潮
柳永·望海潮
“水城”被淹
问大海
冬日的大海
望海潮·八里湖
神奇的潮汐
望海潮·庆嫦三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