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全媒体矩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运用

2018-11-05 10:15胡民刘洋
科教导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举措

胡民 刘洋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校园媒体在助力学校改革发展和引领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校要与时俱进,不断整合和优化资源,组建全媒体联盟,打造全媒体矩阵,构建“大宣传”格局,不断加强全媒体平台建设、内容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努力探寻校园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和引领作用,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大学生受到教育和熏陶。

关键词 校园媒体 全媒体矩阵 大学生思政教育 有效举措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9.04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and Internet cultures, campus media plays an increasingly notable role in its assistance in university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in leading students' growth and succes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re supposed to keep pace with times, set up all media alliance by continuously reallocating and optimizing resources, and build all media matrix and large-scaled publicity setup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need to make greater effor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the faculty team, and institutional system of all media. Tertiar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lso need to explore the spreading and leading role of campus media in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campus media; media Matrix;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 measures

1 高校校园新媒体发展遇到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巩固校园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着力布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媒体平台,然而,在校园新媒体数量井喷式上升的同时,传播质量和效果并未得到显著提升,舆论生态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各媒体平台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平台众多,传播分散,各自为阵。校园网、校报、校刊、“兩微一端”、师生自媒体等平台已经成为高校信息传播集散地的标配。学校各部门、二级学院、学生社团、班级等都建立了各自的新媒体阵营,然而,很多平台都是各自为阵,缺乏互联互通,造成传播分散,受众分散,没有形成集群效应和聚合效应,严重影响到学校政策的上传下达,师生风采的耳濡目染,思政教育的广泛触及。

(2)组织松散,管理混乱,各行其是。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明确的责任主体,校园媒体平台大多存在着群龙无首、组织松散、管理混乱、重复建设、各行其是的情况,严重影响到校园媒体工作的整体性、实效性和时效性。

(3)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很多校园媒体发布内容大多是对领导活动、学校新闻、高教政策、工作会议等的复制和粘贴,内容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和亮点;话题也很陈旧,与师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和精神需求相去甚远,反映学校发展和师生风貌的原创内容欠缺,亲和力和感染力欠佳,很难吸引师生的关注和转发。此外,很多新媒体平台更新不及时或者很少更新,出现大量的“僵尸号”,严重影响到校园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传播力。

(4)从业者媒介素养不高,缺乏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很多校园新媒体从业者都是党政工团和学工线转型而来,媒介素养不高,运用新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此外,缺乏专业化团队的管理和运营,很多新媒体团队都是师生临时拼凑而成,稳定性、持续性和专业性需要加强。

(5)互动性和体验感欠佳。由于缺乏创新性和服务意识,很多校园媒体存在着“新瓶装旧水”和“高高挂起”的现象,内容千篇一律,信息更新慢,缺乏互动,对于师生反映的诸多问题反应滞后,特别是一些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不力。

2 以全媒体矩阵为载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场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可能变得更加复杂,但是,新的媒体和技术也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要做好媒体融合,即“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各产业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鼓舞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和终端融合的过程”,[1]为此,高校要优化和整合各类媒体平台和资源,新旧相融,组建校园全媒体联盟,成立运营和管理中心,统一领导全校校园媒体,从资源配置到内容生产再到渠道传播,进行全方位、系统化、专业化的管理和指导,精心打造集群化、专业化、一体化的校园全媒体矩阵。一是要注重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共生,发挥优势互补;二是要注重发挥集群效应,形成宣传合力;三是要注重内容生产垂直化,传播分众化,精准覆盖;四是要增强平台的互动性和体验感,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如果说以往的会场、课堂、书本、试卷等是思政教育工作“标配”的话,如今的全媒体矩阵则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选配”,并逐渐上升为“重要配置”。高校可以通过全媒体矩阵将思政教育的“多点开花”变为“点面结合”,并将其打造成“体系化”工程,通过打好“组合拳”,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成为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大平台和主渠道,形成新的舆论格局、话语体系和传播优势,不断提升思政教育感染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因媒而动”、“因网而兴”,作为传播校园资讯、发布新闻动态、展示师生风采和弘扬校园文化的平台和窗口,高校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不断丰富和完善全媒体矩阵建设,推进渠道资源共享,媒介优势互补,多平台一体化发展,多管齐下,助力思政教育新阵地建设。一是要打造好全媒体矩阵这个“面子”,加强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共生,优势互补,构建高校宣传舆论工作新常态和新格局。二是要建设好内容生产这个“里子”,要坚持“高举旗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坚持“内容为王”,讲好校园故事,传播校园好声音。

3 全媒体矩阵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举措

3.1 构建大宣传格局,发挥全媒体矩阵效应

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将全媒体矩阵建设纳入到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各部门、单位要加强协作和联动,构建“全校统一、多方参与、多元传播、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大宣传格局和联动机制,为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第二,要重点打造“资源共享、内容互通、传播互惠”的全媒体矩阵,推进“一体化”发展,即新旧媒体的一体化融合,优势互补;组织机构的一体化管理,同频共振;信息资源的一体化采编,整体推进;平台运营的一体化评价,激发活力。在具体运行上,可引入社会媒体“中央厨房”式的运作制度,打造“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立体式传播格局。[2]第三,加强官方微博、微信、头条号、QQ校园号等同校外社会媒体的“聚合联动”,同时发声,同步传播,形成矩阵效应。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崭新载体,变成一个不可逆转、大有可为的现实选择。[3]

3.2 加强平台建设,扩大思政教育覆盖面

加强平台建设,培育品牌,扩大思政教育覆盖面。要在“三个层面”发挥“三种效应”,三个层面即学校平台层面,要在“做强做大做优”上下功夫,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各部门、二级学院、学生社团、班级平台层面,要在“落实落细落小”上做文章,贴近师生实际,倾听师生诉求;师生自媒体平台层面,要精心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和草根领袖,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和感染更多的师生。“三种效应”即要发挥集群效应,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多”起来。将校园资讯、信息服务和思政教育融入日常发布内容之中,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和引导;发挥圈层效应,让全媒体矩阵“动起来”,全媒体矩阵各平台之间要保持经常性互动,同校外社会媒体也要保持紧密联系,把学校好声音传出去;发挥马太效应,让思政教育的平台“火”起来。要精心打造品牌平台和品牌栏目,发挥榜样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川的公众号和他的新媒体思政工作法,深受青年大学生的喜爱。此外,平台还要立足师生需求,构建互动型、亲和型全媒体矩阵,不仅要成为展示学校发展和师生风采的“传声筒”,也要成为反映师生诉求的“对话机”,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关心关注师生。

3.3 加强内容建设,提高思政工作质量

校园全媒体矩阵要牢固树立“内容为王,质量为本”的理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主动发声,推出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原创作品,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要做好选题策划,将学校办学成就、优秀师生典型、创新创业、爱心公益、家国情怀等内容,打造成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作品,采用鲜活生动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将“大道理”化为“大实话”,将“大思想”融入“小活动”,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引领青年扣好第一粒扣子。[4]一是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宣传学校改革发展重大举措,激发全体师生干事创业的信心与决心;二是做好办学特色和亮点、优秀师生典型、和谐校园文化的重点推广,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潜移默化影响师生;三是充分利用各种节庆纪念日,组织策划一系列贴近师生的网络文化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扩大师生的参与面和参与度,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此外,各种思政在线课程和网络公开课也可以融入到新媒体矩阵传播之中,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3.4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思政工作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全媒体矩阵队伍建设,要将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的师生充实到队伍中,打造一支由教学名师、双创导师、学工人员、优秀学生骨干组成的全媒体工作队伍;要培育“专兼结合,一专多能”采编队伍,做到专兼结合、师生结合、校内外结合,不断保证新鲜血液的流动机制;要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及时进行舆情引导,及时反馈相关部门予以协调解决,将各种负面舆情化危为安;要组建专业化的工作小组和工作室,为全媒体矩阵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服务;要不断提升师生工作队伍的媒介素养,广泛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开展知识和技能培训,经常组织师生走出去学习其他高校和社会媒体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3.5 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制度保障

一方面,要加强组织管理,要不断完善校园媒体三级管理制度,学校层面的官方媒体平台为第一级,由学校宣传部门负责;各部门、院系的媒体平台为第二级,由各部门和院系负责;各学生组织、社团组织、班级的媒体平台为第三级,由各归口部门、单位负责。师生员工的自媒体平台,要加强管理、培训与引导,自觉践行网民自律公约。另一方面,要出台全媒体矩阵建设与管理办法,坚持“分级管理”和“谁主办、谁审核、谁负责”原则,落实责任主体,建立校内新媒体备案、年审、评优等一系列制度,每年开展“校园好新闻”先进单位和个人、“十佳新媒体”评选表彰活动。此外,新媒体平台还承担着舆情引导和监控的职责,要出台和落实新媒体建设及管理办法、网络舆情管理与处置办法等规章制度,确保全媒体矩阵的健康、规范和有序运行。

3.6 加强大数据运用,精准教育引导

加强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实现内容精准推送和个性化服务,与受众形成良好有效的互动,达到内容传播价值最大化。通过大数据技术,科学合理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有针对性开展“精准”教育引导。全媒体矩阵可以开展多样化的线上互动,吸引大学生的参与,各部门和单位可以开展丰富的线下活动,增强大学生的体验感,双管齐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流量监测,及时了解各媒体平台运营状况以及网络空间安全状况,并采取相关措施,不断提升全媒体矩阵的活跃度和純净度,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评奖评优提供数据支持、量化分析等参考依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全媒体矩阵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浩.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融合的路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4(8):72-76.

[2] 陈正荣.打造“中央厨房”的理念、探索和亟需解决的问题[J].中国记者,2015(4):13-16.

[3] 丁慧民.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力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0(8).

[4] 梅月平,李久戈.提升高校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力探究——基于高校新媒体矩阵建设的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2017(3):83-87.

猜你喜欢
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举措
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刍议大数据时代企业的档案工作
推进军队政治工作科学发展的实践举措与意义分析
善用社交网络媒体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