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滴滴,不是为了回到黑车时代

2018-11-05 02:24闵杰
中国新闻周刊 2018年40期
关键词:安全事件黑车合规

闵杰

记者手记

选题开始采访的时候,距离滴滴乐清顺风车案件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

这一个月时间里,滴滴受到了公众最严苛的舆论审判和道德审判,同时也发生了很多戏剧性的变化。比如,之前滴滴停服7天,公众又开始隐约有些担心,如果滴滴没有了,我们会不会回到黑车遍地的时代?

在分析选题的最初,我告诉自己,尽量避免对滴滴进行简单的道德判断。滴滴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一个月的时间里它的内部经历了什么?还有,如果滴滴是一家十恶不赦的企业,把滴滴灭掉,我们的出行是否就会变得更好?

带着这些问题,我和滴滴公关进行了交流。在这样的敏感时间点,滴滴有无数的顾虑。公关人员对我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他说,“如果报道只是想证明滴滴是个管理混乱、价值观败坏、资本推动的无良企业,那就算了,反正我们也认了。”

如果企业和公众,企业和监管之间,存在如此巨大的沟通和理解障碍,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最终,滴滴内部的工作人员同意了和我坦诚地聊一聊。他们的讲述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这一个月时间里,滴滴内部都在做两件事:安全和合规,但这两件事也是最困扰他们的。原因在于安全这件事,不知道标准,不知道企业责任的边界在哪里。而合规的困惑在于,标准很清晰,但如果照此执行,他们认为整个行业将彻底变味。

毫无疑问,此前滴滴在安全和合规方面都做得不够好,在突破商业边界的同时,也在突破一些公共安全和公共规则的底线。但企业的困惑背后也暴露出一些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比如,极端安全事件的发生,具有很高的不可控性,再高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也只能降低事故发生率,而无法做到绝对安全。如果当司机、车辆、平台全部合规,仍然出现了安全事件,这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监管部门和公众都要对这样的情况有足够的准备。

毁掉一个企业是很容易的。建设一座高楼需要几年时间,但爆破和摧毁它只需要10秒钟。公众批评滴滴,不是为了回到黑车时代。而监管也要避免重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老路,更要避免监管风暴之后的一地鸡毛。

封面反馈

@什以:换一个App有用吗?今天滴滴可以被其他软件替换,明天其他家爆出丑闻也可以被替换。企业还是要考虑如何把乘客的安全、利益放首位。这才是重要的。而现存的这些企业都缺少那种真挚与魄力,去支撑其诚心地做一款经得起考验的工具。

讀者来信

《王三运与他的商业“追随者”》

王三运应该不是仅有的案例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次次的考察评估报告,各级组织部门的评议,白纸黑字,是怎样写出来的?看来,他有一个恶行发展至犯罪爆发的过程,我们也有一个逐渐认识他的过程吧。(李志明)

猜你喜欢
安全事件黑车合规
The Rough Side of Paradise
企业如何做好反商业贿赂合规
2020年度区块链领域安全事件达555起
在合法合规中提升民企竞争力
坐黑车
黑车司机
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