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也需要有选择的智慧

2018-11-06 23:12章中林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讹诈小何耶夫斯基

章中林

善良是什么?古禅宗说大善若智,而王阳明则说是致良知。这两句话,其实就点明了善良就是智慧本身。

初三学生小何骑着电瓶车去上学。途中,遇到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小何急忙上前把她扶了起来。不料,老人却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这让善良有口莫辩了。后来经过交警多方勘察,终于还小何一个清白。而小何却“主动”向老人捐款千元。交警盛赞小何“以德报怨,让人钦佩”。

看了报道,相信许多人都会说小何心地善良。但我却要给她打个问号。孔子曾经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讹诈你的人,你都捐款千元,那善待你的人呢?

其实,记者是为了宣传的需要,忽略了一个事实——女孩在被讹诈过程中心灵的挣扎。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孩子,就被成年世界的欺骗所中伤,她的困扰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最后,她为什么选择捐款?那是因为司法成本昂贵,她无奈笑下才做出的选择啊。

从报道中,我们知道老人一家一直抓着小何不放。小何选择拿出一千元,他们才表示不上诉。是非泯灭,善恶颠倒,这让善良何处安放呢?

小何是善良的,但沉重之下的选择却是让人唏嘘慨叹的;而记者选择忽略不堪的现实,还自认为善良,谁又能说不是对人性善的一种践踏呢?

1848年,谢德林因《错综复杂的事件》获罪,被流放到维亚特卡从事艰苦的杂役。作家们联合起来,为营救他而日夜奔走。但被公认为是谢德林密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无动于衷——连在公开场合的一句声援都没有。

一天,陀思妥耶夫斯基刚走出门,一群作家涌了上来。他们揪住他的衣领,气愤地质问他:“大家都在为谢德林奔忙,你却躲在屋子里。你还有一个作家的良知吗,你还是谢德林的朋友吗?”他没有做任何辩解,掰开那只抓住衣领的手,大踏步地走开了。

等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人们才发现他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写的都是给谢德林的文字。在笔记本的扉页上,他写道:“亲爱的谢德林,我知道你正在遥远的地方受苦受难,但我不能去看望你,去声援你,那样,只能加重你的苦难。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唯有一支笔,我每天在用文字为你祈祷,祈祷你早已结束苦难,回到我们的身边。我们再在一起喝咖啡,一起朗誦诗歌。”

原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了不因为自己的振臂一呼给谢德林加重苦难,他是在用不动声色的方式在为他祈祷啊。这饱含深情的字里行间里所投射出来的,谁能说不是一种炽烈的善良呢?

一个姐姐参加一档电视节目,妹妹陪着她。才艺表演结束后,镜头突然转向妹妹,主持人要求她在台上和亲生父母相认。一阵慌乱之后,她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

原来,小姑娘还没满月就被亲生父母送人了。此后二十多年,她尽管和亲生父母生活在同一个镇上,却形同路人,从没被正眼看过。现在自己长大了,他们来相认,还有这个必要吗?

可是,主持人却怒了,说她心胸狭隘,不懂得换位思考。应该想想当年父母的难处,应该学会原谅,否则“你永远不可能幸福”。认了就幸福了?不一定。我倒觉得小姑娘这个的选择是正确的,毕竟是养父母把她抚养长大,她要懂得感恩啊。

善良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它是内心仁善的自然流露。真正的善良是一种保护自我,也保护他人的智慧,它能让人获得美好的生活。因此,当我们要做出善良抉择的时候,就要懂得以平等博大的胸怀,以善良来体察善良。这样,才能使善良发出它宝石般的的光芒。

猜你喜欢
讹诈小何耶夫斯基
发现最美的教育故事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生命深处与孩子连接
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从《讹诈》中的语用策略透视权势博弈
赌博牵制大文豪
传世名著的背后
考验
以盗窃机动车牌讹诈车主钱财的行为应定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