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游安全攻略:玩得开心,玩得安全

2018-11-06 02:47张连敏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璐普吉岛船舱

张连敏

小璐一直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丰富人生最好的方法,所以在“五一”、暑假、“十一”等节假日开始之前,她和爸爸妈妈都会策划旅行。《曼谷的小象》写出了泰国的民俗风情,加上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影响,小璐一直想去泰国看看:曼谷的小象、普吉岛的碧海、清迈的古城……暑假的时候,小璐本来打算和爸爸妈妈去泰国旅游,谁知这两天浏览网页的时候,她却看到一些让人痛心的新闻:事件发生在普吉岛附近海域,当游客乘坐“凤凰号”游船在离开普吉府的大皇帝岛准备返程的时候,特大暴风雨来临,无情而猛烈的海水击碎了窗户,冲入了船舱,有人跳船,有人被海水裹挟出船舱,还有人随着船一起沉入水下。

看完新聞,小璐定了定神,假期的确应该好好放松放松,要玩得开心,但是更应该玩得安全,小璐决定深入探究下沉船事件的来龙去脉,并看看有哪些疏漏之处让危险有机可乘。

敬畏危险信号

暑期,高温吐着调皮的舌头,吹出一阵阵的热浪,挑战着人们的耐热力,也将人们推向了海岛、草原、高山这些凉快的地方。然而,这些恰恰是灾害性天气多发的地方。而且暑期更是台风高发期,狂风暴雨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这些地方更是存在潜在危险。所以,出行前一定要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如今各种预报技术方法都较为成熟,得知有危险就不要贸然前往,如果普吉岛的船方在发现天气恶劣的情况下,改变出游计划,这次悲剧本可以避免。

需要强调的是,强对流天气不容小觑。强对流天气指的是突发性的、剧烈的、破坏力极大并常常伴有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局部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光听听是不是就很可怕?对大自然的这种具有杀伤力级别的信号一定要心存敬畏,敬而远之。在出海前一定要密切关注当地天气信息,如果遇到暴风雨或者台风天气,就要远离高层建筑物,尽量不要外出。

熟知自救知识

“凤凰号”游船上的游客是不幸的,遇到了不在计划内的狂风骤雨,却没有相应的“武器”去对抗匆匆忙忙从船员手中接过救生衣穿上,从船舱跑出来,还没站稳、找到逃生通道,就被迎面而来的巨浪打落海水中。“凤凰号”沉船姿势是船尾左舷偏移,推测是船尾舵机机舱、主机舱进水导致的,可以想象当海浪呼啸而来时,船体主机动力无法让船获得合适的破浪船速,导致浪潮从船尾位置涌入甲板,造成游客恐慌,而船在进水后没有足够的额外浮力保证它的漂浮状态,很快就倾覆了。船舶设计不合理、主机马力不足、吃水不足、船舶重心偏高等,一个又一个涌现而出的问题酿成了悲剧。

除此之外,人为因素也有不少:船员没有讲述遇到紧急情况如何逃生,也没有让游客一直穿着救生衣;发生危险时,船长没有第一时间确定船舶状态、下达弃船命令、组织船员救助游客等。

要知道,同一时间,载有35名游客的“塞利尼佳号”也发生了倾覆。然而,这艘船上的游客都按要求穿好救生衣,提前跳海,获得了救助。

熬过最危险的时候

假设真到了那—步,船舶被风浪袭击,或者是撞到了礁石、浮木等其他可能导致船体下沉的物体,—定要先冷静下来,赶紧穿上救生衣(救生衣一定要系好),并发出求救信号。比如,手机、信号弹或者是燃烧的衣物者阿以用来发送信胃求救。发完信号,立即奔到通向甲板最近的出口。如果待在船舱不出来,要么船舱被海浪冲入,将人裹挟入海;要么船舱密闭着,人出不来,随船体倾斜、倾覆之后—起沉入海底,这时候,人是想出来都出不来的。因为在船下沉时会产生吸力,如果你懂—点物理知识就会知道,液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所以沉船外部的压强较大,会把人压在船中,即使你想尽办法逃离船只,也会被压在船周围。即使游泳技术再好,也出不来,无法全身而退就会面临溺水的可能。当船长做出弃船的决定之后,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般是先让老人、妇女、儿童登上救生筏,按顺序离开事故船只。

最后,如果不幸落水,—定不要紧张,先稳定心态,不会游泳的人在下沉前先拼命吸一口气。往下沉时,—定要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不要拼命挣扎,而是仰起头,使身体倾斜,保持这种姿态,慢慢就会浮上水面。—旦浮出水面,可以选择最省体力的“水母漂”,吸气,全身放松,漂浮在水面。不要将手举出水面(防止热量过多流失),而是放在水面下,像水母股静静漂浮。等到需要吸气时,双手向外压划水,顺势抬头吐气再吸气,恢复之前的姿势。当然,如果能找到漂浮物更好,—定要抓住,漂浮过程中还需积极找机会发出求救信号。

只有熟悉危险,知道应对措施,才能保证假期旅行的安全。

猜你喜欢
小璐普吉岛船舱
小璐最最最怕狗
大型集装箱船舱底座结构加强与改进
准备迎客
I Spy超级侦探
来自钱江晚报特派普吉岛记者的采写心得——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全媒体抢位和模块化操作
惊魂普吉岛,生死浪头终抵岸
泰国普吉岛的一次难忘旅行
女儿的请求
小璐要账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