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袜子引起的风波

2018-11-06 10:14王向前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袜子寝室成员

案例:

一天晚上归寝,欣把袜子搭在床头的护栏上,下铺的晨大声要求她把袜子拿走。欣说:“袜子挂在我的床头,干吗拿走?”绮和静也都帮欣说话。这时,欣的裤子掉到晨的鞋上,晨坐起来夸张地擦鞋。大家让她小声点儿,晨说:“裤子掉我鞋上,把鞋子弄脏了,我擦鞋咋了?”寝室里立刻吵了起来,绮说:“晨,你要不想住这个寝室,赶紧去和老师说。”晨据理力争,几个同学反驳她,说:“你赶紧去和老师说,就说我们欺负你了!”生活老师闻声过来查看,大家才都睡下,风波暂时停息。过一会儿有人打呼噜,晨骂“神经病”,几个没有睡着的同学又和她争吵了起来,但很快就结束了。

第二天晚上,晨发现被子里有一颗图钉(晨买502胶水带的图钉),正面朝上。同学们说,图钉可能是晨自己不注意掉到床上的。可晨显然受了惊吓,觉得同寝室的人要害她。熄灯了,绮拿手电找毛巾,晃到了晨的眼。晨又觉得绮是故意照的,就拿手电回照。这场争吵在生活老师来后才平息。

次日上午,晨来请假,我看她脸色不好,追问原因,她说了实情。我让晨写事情经过,并立即找到同寝室几个同学,让她们也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晚上交给我。由于忙,当天我没及时处理这件事情。当晚晨回寝室时,被关在外面。接着,又是一场争吵,过后晨到楼下给妈妈打电话求助,妈妈把她接回去了。

接下来,晨的妈妈来找我反映孩子寝室的事。经过调查,很明显,全寝室几人对一人,晨处于弱势。我批评了每一个相关人员,她们也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我说:“因为一双袜子,却引出这么复杂的‘风波,这是一个人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方式的呈现,也是一个人素养的集中体现。希望大家能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如果大家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而不是拉偏架,事情就不会发展到这一步。寝室是一个集体环境,做事都不能太任性,大家要共同努力,为自己营造温馨的生活环境。”

交流:

魏俊起:按性格色彩说,案例中的主要人物晨属于红色性格,脾气暴躁,比较敏感。图钉事件反映出晨缺乏安全感。绮属于黄色性格,以目标为导向,不达目标不罢休。从她参与的好几件事看,绮是真的讨厌晨,也许是晨的言语、行为甚至外表让绮看不惯。当一个人讨厌另一个人时,看对方做的每件事都是错误的。

侯志强:晨是一个任性的姑娘,大声要求欣拿走袜子,没有给人台阶下的意思,结果招来众人不满。从众人对她的情况来看,晨的语气和措辞肯定不善。当欣的裤子掉在她鞋上时,她的反应居然是擦鞋!裤子会比鞋脏吗?这里明显有挑事的意思。晚上有人打呼噜,晨骂“神经病”,尽管有负气的成分在内,但她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擅长与人相处,最终“引火烧身”。

张少斌:这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寝室。造成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不是单一的,所有问题的根源是对自我、对世界认识的残缺造成的。问题寝室一般具有这些特点:1.成员缺乏共同的信仰和追求。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则道合,观念不同则矛盾重重。2.成員缺乏对自我的理性认识。人的成长成熟就是自我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融合过程。如果只凭个人感觉去处理问题,会让别人不舒服。3.成员缺乏辩证看待他人与自我关系的能力。寝室是大家共同的家,如果有人在寝室出现矛盾时不是从中调和而是火上浇油,不但自己从此失去了和谐的环境,而且有可能导致自己以后也会陷于被动。4.成员缺乏友好意识。茫茫人海中,几个人能在一个教室读书,又能分到一个寝室,这是多大的缘分!珍惜这段缘分,会给自己的生命带来美好的记忆;任性地破坏这段缘分,会给自己带来烦恼。

邬宗炯:寝室成员从最初的随机分配聚集在一起,到逐渐形成稳定的人际关系,需要一个过程,这也遵循一般人际关系的形成原理。人际关系的发展一般有这样几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这个寝室在开学之初出现问题,还有修复的可能,毕竟“不打不相识”嘛!她们互相之间还没有真正了解对方。

黄磊:经过这场“袜子风波”,班主任想告诉学生:自己的习惯不代表其他人的习惯,集体生活有它自己的规则。可以用体验引发学生的换位思考,具体建议如下:

1.调查走访。可以在同学中做一个调查,总结出《最不能忍受其他人的这十种习惯》。

2.情感体验。选择一个坏习惯,比如在班里脱鞋(大多数女生最讨厌有人在班里脱鞋),让欣等学生去体验别人这么做时自己的感受,不能现场体验的可以设置情境。

3.细谈感受。让学生谈一谈自己体验后的感受并得出结论:公共场合(小到宿舍、班级,大到校园、社会)要注意并规范自己的个人习惯,这样大家才能和谐相处。

王向前:班主任面对剑拔弩张的寝室氛围,应该第一时间处理好此事并以此为契机改善寝室关系。第一步:泄其气。遇到这种问题首先让当事人梳理事件经过,泄其怨气、傲气。书写事情经过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清楚自己在事件中到底哪对哪错。自己写故事,自己再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去评价、批判,就会让学生跳出感性世界去进行理性的思考。第二步:导其思。就事论事引导学生,让其清楚事件中自己哪里做得不妥,哪里起到了积极作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如何处理更合适。现在错了如果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是进步,就是成长。第三步:究其因。每个人形成目前的性格背后都是有原因的,一般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家庭、社会教育的影响。所以了解学生的成长史,是我们进行教育的依据。第四步:规其行。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地方,寝室是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地方。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社会阅历的孩子要在一起融洽相处,需要从言行和思想上达成共识:寝室要有寝室的行为规范。班主任要寻找契机开展班会等活动,让学生知道能与他人融洽相处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能力。

豆志超:一句“对不起”,抵上千万金。很多时候,明明是自己不对,却碍于面子不向别人道歉,还找各种借口为自己解释,最后演化成对抗。这个寝室的成员互相都少了一句“对不起”,要相信道歉的力量,道歉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贾大勇:很多高中生是第一次住校,没有与寝室同学相处的经验,在家里被溺爱,养成了骄纵任性的习惯,因此遇到一些生活上的矛盾时不会解决,就容易产生冲突。作为班主任,在高一年级的开学之初,要多以寝室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帮助营造良好的寝室氛围,形成团结互爱的人际关系。这样会有效减少寝室冲突的发生。

总结:

在学校的集体宿舍里,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人身心愉悦,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如果寝室关系紧张,这种不良情绪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寝室成员往往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习惯,当然成员也会有不同的能力、外貌等。学校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应该教学生学会尊重与包容,尊重同学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包容同学的缺点。尊重可以获得尊重,包容能有效解决已经发生的分歧和摩擦。应该教会学生分享和赞美。分享能够让快乐加倍,分享也能让痛苦减半。如果一个寝室的成员乐于互相分享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个寝室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积极向上的,而且生活中的一些不美好在分享中也会变得更容易释怀。应该教会学生合作和独处。学校寝室成员都是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学会相互协作,能让生活变得井井有条;学会独处,更好地了解自己,讓自己更有创造力。

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流程可概括为四个字:写、化、导、塑。

写:待当事人心态平复以后,让他们分别写出事情的经过。写是一种艺术,几百字不足以反映真实的情况,太多又可能让当事人产生抵触情绪。班主任可以先规定一个内容,比如某一起冲突的细节,让每人写500字,然后换另一个内容,直到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甚至可以追溯事件发生之前的信息。

化:及时化解矛盾,寻求和平共处。此时班主任应该不偏不倚地去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指出错误,让学生都能接受,并且加以纪律的约束,使寝室恢复正常秩序。

导:教师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寝室同学之间坦诚交流,真实了解对方,彼此产生认可,为修复人际关系做好准备。以寝室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让个性不同的他们各尽所能,交流合作,互相了解,增进感情。

塑:在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之后,通过班会课、座谈等形式,教学生把握好在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他们形成一种稳定、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

(本栏目案例由济源市第一中学“8+1”工作室整理提供)

(责 编 卢丽君)

猜你喜欢
袜子寝室成员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两只挂钟
袜子叠成“豆腐干”
袜子
我家的新成员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课题组成员
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