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生态建设理论与实践

2018-11-06 10:45盖晓庆吕素香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思想引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

盖晓庆 吕素香

摘 要: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北京工商大学一直致力于探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路径,逐渐形成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础生态系统,打造了以适应教育、思想引领为核心的微观系统;以学业辅导、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中间系统;以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外层系统。三个系统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关键词:综合素质;生态理论;思想引领;全面发展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的讲话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北京工商大学(以下简称学校)党委牢固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第一要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按照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推进改革、提高办学质量、优化办学环境、凝聚育人合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公平正义、和谐温暖、积极进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教育生态,使学生成长有支持、进步有方向、发展有平台。

生态系统理论于1979年由美国著名生态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是在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生态系统之中不断发展的,个人与系统彼此相互依存、联系和作用。这个生态系统按照与个体密切的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几个层级以同心圆形式嵌套呈现。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逐渐形成了筑牢学生思想根基的微观系统、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的中间系统以及建立高水平思政工作队伍的外层系统,三个系统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如图1)。

以思想引领为核心的微观系统,筑牢学生思想根基

按照生态系统理论,微观系统是离个体最近、作用最明显的第一个层级。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思想引领为核心,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打造了新生引航、主题班会、典礼教育、党员先锋工程等工作品牌,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时代际遇和机缘,学会责任担当、学会谦让宽容、学会自省自律,培养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青春奋斗者。

1.实施“新生年计划”,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而大学一年级更是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树立发展目标、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学校以“打好基础、强化指导、助力成长”为基本遵循,制定“新生年计划”,将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延伸至整个大学一年级,教育引导新生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篤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大学四年的学习成长和发展成才奠定坚实基础。“新生年计划”主要包括行为养成计划、学术提升计划、道德涵养计划等内容,着力打造了“相约晨曦”晨读晨练、十佳百优宿舍评选、新生入学第一课,致知学堂、青春榜样会等形式多样的品牌活动。

“致知学堂”是学校自2015年开始匠心打造的课程思政实践项目,以“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目标,旨在通过整合校内、校外各方教育资源,打造系列高端讲座,帮助新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提升个人修养,养成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良好方法和习惯。“致知学堂”采取结构化课程化的管理模式,开设“经纬天下”“智慧人生”“思想争鸣”“艺海拾贝”“谈古论今”等模块,主讲嘉宾既有院士、学者、专业精英,也有企业高管、知名校友,讲授内容既有时事热点,也有人生启迪。“致知学堂”以新颖的授课形式、丰富的授课内容深受学生们喜爱,甚至出现选课必须“秒杀”的火爆场面。自2015年开始,“致知学堂”共开设讲座62讲,参与学生达6万余人次,录制大型在线课程62堂,共计约150小时,整理授课文稿近155万字,微信推送、新闻阅读量累计约达3.5万人次。同时,利用网络系统,开展前置教育与延伸教育,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

2.创新思政工作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践,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学校通过辅导员工作室打造了“初识大学”“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活加减法”“专业认知与生涯规划”等一批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专业性强的主题班会,使班会这一思想教育老方法展现出新魅力。2017年秋季学期,为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在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统一指导下,333个本科班级全覆盖召开了“我来领读十九大报告”和“青春楷模—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主题班会。学校领导、班主任与学生一起读报告、谈体会、话成长,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的发展变化和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引导学生思考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系列班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新华网等媒体均进行了报道。学校获评党的十九大精神“百校千组学讲行”主题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

学校重视典礼的文化育人、情感育人作用,精心组织各类典礼文化活动,将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运动会开幕式等,办成学校每年度最精彩的校园文化盛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情感。特别是“一二·九”学生表彰大会、元旦晚会,通过视频短片展现各类优秀学生个人和集体、宿舍、党支部的先进事迹,传播校园正能量,引导青年学生见贤思齐,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学校主动创新工作模式,以“你的名字我的力量”为主题,打造学校版的“马克思是对的”访谈宣讲会,带领青年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讲会通过主持人访谈、师生朗读、嘉宾讲故事等丰富的形式,聚焦马克思的生平及其思想理论体系,从“飞扬的青春、友谊和爱情、伟大的成就、马克思与中国”四个维度,全面、立体、生动地展现马克思的成长史和奋斗史,展示其作为革命导师、思想家、社会学家的独特魅力。宣讲会围绕学生关心的理论难点,直面“初心重要吗”“共产主义是什么”“马克思理论是否过时”“如何看待今天的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等热点问题,采用青年人易于接受的方式解读,引导其自主体会和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引导青年学生坚定信仰,做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3.深化党员先锋工程,树旗立帜,发挥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学校扎实推进党员先锋工程,构建了“四层六级”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建立理论导师队伍、规范理论学习内容,强化教育培训,培养学生党员服务意识。学校经过多年实践,搭建了“一站、两区、三领域”的学生党员先锋工程服务平台。学生党员在学业辅导站、党支部班级责任区、党员宿舍责任区等服务平台上,通过公开晒诺言等活动,主动亮身份、做模范,在学业发展、社会实践、“红色1+1”等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年“七一”前夕,学校组织全校范围内的学生党员考核,评选“十佳学生党支部”和“十佳学生党员”。考核采用360度评价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党员进行监督、评价,重点评议党员服务群众的主动性与成效,以制度化、长效化的考核评议促进党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发挥新媒体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学生党员志愿者团队运营“BTBU锤炼天地”微信公众号,集中报道和展示全校各级、各类学生党组织的工作,推送理论学习素材,两年来累计推文357篇,成为学生党建的强有力平台。

4.依托重点工作专项任务,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学校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爱党、爱国情感和担当。连续十三年开展暑期“十乡百村千人行”社会实践活动,每年有数千名学生走进农村、社区、中小学,了解国情民意,开展志愿服务。2016年,该项目获得全国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学生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参与西部计划等重大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多次获评北京市精神文明单位、无偿献血先进单位。高度重视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自2012年以来累计向部队输送大学生士兵268人,连续多年荣获北京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以退伍士兵为核心骨干组建了“战友协会”“校园国防社”“国旗护卫队”等优秀学生社团,在党团建设、新生军训、晨读晨练、征兵宣传、日常国防活动等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2016年,在西城区武装部支持下,学校成立北京市首支大学生民兵分队,北京电视台等媒体予以报导。为激励入伍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设立退伍学生 “戎耀”奖学金、“戎耀腾飞海外培训助学金”等,近两年先后有九名退伍学生保送或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读研究生。“身着一袭绿军装,胸怀红色爱国心”,由退伍学生自导自演的大型军事舞蹈表演《兵耀工商》《我们都是工商的兵》《军魂》自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作为学校元旦晚会的压轴节目,赢得了全校师生的高度肯定。绿色国防文化逐渐融入红色校园文化,成为其中一抹最亮丽的色彩。

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中间系统,支持学生全面发展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学校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基本原则,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通过学业辅导、资助帮扶、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支持学生全面发展。

1.坚持学业导向,注重分类指导,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进一步完善学业辅导工作模式,成立学生发展辅导中心,重视学生诉求,注重分类指导,不断提升学业发展辅导成效。自2011年起,学校每年开展学风建设“春风行动”和学风建设月活动,组织各班召开学业分析主题班会,将学风建设纳入辅导员、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范畴,将学业辅导列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针对面临学业警示和存在无法顺利毕业或取得学位存在潜在风险的学生,认真分析原因,制定精准、有效的帮扶措施,通过学院二级学业辅导站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业辅导。对于不及格较为集中的课程,学校开设答疑课,选派优秀学长担任助理小教员,利用晚自习为学生分享经验、答疑解惑,切实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转变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另一方面,针对有考研、出国留学等发展需求的学优生群体开展升学援助,多渠道征求学生意见,通过聘请校内优秀教师,举办考研和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辅导培训讲座,通过新媒体平台等途径推送考研、出国、面试指导,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诉求。

2.落实精准资助,助困励志相结合,实现资助育人

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及北京市各项学生资助管理规定,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完善工作制度推进资助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精准化。举行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自强之星及勤工助学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励志、诚信教育活动,不断深化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教育,助困与励志相结合,实现资助育人。2018年寒假期间,学校开展了“我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带回家”宣讲实践活动。活动宣传大使都是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他们利用寒假返乡的机会,到高中母校、当地农村、社区宣传、介绍国家资助政策以及自己如何在好政策的帮助下安心学习、成长成才的励志故事,并结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契机,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以感恩之心回报国家关爱,力所能及地为家乡发展、为乡村振兴作贡献。

学校资助中心不断尝试和改进工作模式,开通“btbu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通过网络开展资助宣传。建立困难学生学业帮扶互助平台,开拓困难学生出国学习交流渠道,并为困难学生提供就业招聘、就业指导等相关帮助。学生资助中心有多人先后荣获全国及北京市资助工作先进个人,学校精准资助工作得到了北京市学生资助中心的高度肯定。

3.普及教育與专业服务相辅相成,护航学生心理健康

通过实践探索,学校逐渐建立了面向全体学生、普及教育为主、专业干预为辅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体系,成立了专职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队伍,开设了普及性的心理健康课程,完善了班级、院系、学校三级危机预防体系。近年来,学校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和“素质拓展体验”课为主渠道,以5·25心理健康节和心理素质教育宣传月为活动载体,在心理素质教育中注重开放性、互动性、体验性和发展性,通过启发心理自助、鼓励心理互动、学会心理求助三大主题,激发学生自我心理成长动力,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助推全体学生成长。建立动态心理援助机制,有效构建危机防线。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心通过普查、筛查和澄清,掌握重点关注学生名单,建立心理档案,通过个性化的咨询面谈、针对性的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应对困境、调整心态,同时建立学院、家长、校医院、心理卫生专业机构联动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全员参与的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大格局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氛围,“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体系构建”获评2017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年,学校获评全国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4.加大服务力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就业创业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更是提升学生全面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学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努力构建多层次、阶梯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了全覆盖、1学分的“创业教育”必修课以及“创新创业团队的九种人事困境”等丰富多样的选修课,形成了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分阶段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理念的树立、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创新创业技能的提高。为有效承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校在良乡校区设立学生创业园,面积达750平方米。每年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选拔优秀团队入驻创业园,不仅给与场地支持,而且还为学生提供运行指导、宣传推广、培训交流、资金扶持、导师指导、平台对接等孵化服务。创业园自2015年开园以来,已累计孵化创新创业团队一百余支,直接拨付给创新创业扶持资金113.5万元。学校获评“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学校创业园被纳入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基地。

以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外层系统,优化学生成长生态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多措并举,激发广大教师的育人积极性,动员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试点,担任班主任、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在课堂内外深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构建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1.价值引领,强化教师育人意识

学校树立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高度重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弘扬“以生为本”的价值观,将育人责任落实到基层,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潜心育人。一方面,学校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细则》《北京工商大学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细则》,制定《教师师德规范》,将服务学生情况纳入工作考核与职称晋升条件,发挥管理效能,促进教师发挥育人功能;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宣传、隆重表彰“十佳班主任”等先进事迹,增强教师育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选优配强班主任队伍,发挥教授示范作用

学校自2015年开始规定所有新生班主任均由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担任,并且规定连任四年。目前,有“教授级”班主任272人,占学校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的51%,在学生本科阶段实现了全覆盖。党委学生工作部印发了《学生工作周历》《班主任工作指南》《班会指引》等,悉数表明学生工作的重要时间节点和事项,为班主任工作提供帮助。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本科生配备专业教师作为导师,以导学为主,兼顾思想、心理、就业等全方位指导,1名本科生导师指导不同年级的5名~10名本科生,指导频率不低于每周两次。“创新班主任工作,打通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获得第五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一等奖。

3.实施四大工程,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学校高标准配备辅导员队伍,全方位加强培养、多维度搭建平台,通过实施立德铸魂工程、能力提升工程、团队建设工程、考核评优工程等四大工程,引导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专家化发展,全面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素质是辅导员的核心素质。学校坚持不懈地对辅导员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辅导员开展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帮助辅导员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辅导员的工作责任感和引领学生思想成长的能力。2018年5月,学校组织学生工作队伍赴井冈山、延安开展“不忘初心,传承红色传统”主题培训,让大家在实景体验式学习中感悟了井冈山精神和延安精神的伟大意义和时代价值。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引导辅导员在分析党情、国情、世情中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大学生涂好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2015年,学校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张悦的“生活加减法”大学生成长指导工作室获评北京市首批“辅导员工作室”;2016年,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學院辅导员曹璐婷在北京市“十佳辅导员”评选中获最佳人气奖;2017年,法学院辅导员尹航获得北京市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并在华北赛区获三等奖。这些优秀的辅导员和他们的成果,既展示了学校的整体实力,也为辅导员队伍塑造了成长榜样。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系统内部各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持。构建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校园生态系统,既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生工作队伍自身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学校各方面人员、各层级组织、各类型部门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构建联动机制,形成育人合力,不断改进服务,积极为学生健康成长播撒阳光、提供沃土、输送养分。北京工商大学将进一步探索完善实践育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等十大育人模式,将学校特色和优势转化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能力,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思想引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