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模式探究

2018-11-06 10:45周玲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科研创新研究型大学

周玲

摘 要:研究型大学担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产出创新成果的职责和使命,面对新时代和新需求,研究型大学必须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坚持科教融合,充分发挥科研育人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打破学院与学科藩篱,促进多学科沟通,建立跨学科组织;通过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实现科研组织模式创新,进而提高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组织与管理模式

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是三个“第一”的重要载体,引领国家基础研究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已成为前沿技术研究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等方面成为重要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研究型大学科技工作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成就,站在转段升级新起点上的研究型大学,如何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新需求、新任务,通过科技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实现新的飞跃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是新时代的要求

1.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是大国崛起的必然要求

国运所系,强国建设对科技创新必然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科技革命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机遇,从历史经验来看,一些后发国家及时抓住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机遇,实现了赶超跨越。以蒸汽技术为引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将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德国紧紧抓住电气技术革命的机遇,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美国在信息和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成为全球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潮流的引领者,并一直保持到现在,综合国力达到世界高峰。

2.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是历史责任

从历史发展来看,大国崛起和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以及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紧密联系。中美贸易争端再一次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创新差距的严峻挑战。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变革加速演进,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将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研究型大学惟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国家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因此,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要求十分迫切。

3.研究型大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目标明确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到2020年,高校创新体系要实现更大突破,在基础研究和高层次人才方面形成两个高地,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支撑力量。到2035年,高校要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成为全球科学研究的重要贡献者和引领者之一,对世界科学作贡献,对人类科技知识发展作贡献。到2050年,高校成为创新领军人才的聚集地,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之一,世界高等教育的引领者之一,真正实现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目标。[1]《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则进一步明确提出,应“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围绕重大科研项目,健全科研机制,开展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

研究型大学科技管理创新面临新挑战

1.研究型大学肩负着科教融合与科研育人的使命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从知识型人才培养—研究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研究型大学承担着传授已有知识和创造新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对学校发挥科教融合的优势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教融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科研育人,科教融合是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条件。科研首先要为培养学生服务,让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真本领,科研不仅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的载体,更应该成为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研究生的动力。因此,学校的科研方向和选题首先要体现基础研究工作和原始创新工作,要利用学生生源好、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等优势,让学生在参与导师课题、参加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科学精神、作风意志、创新意识和能力。[3]

2.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必须顺应科技发展新趋势

现代大学内涵不断发展,从长远来看,研究型大学将会成为社会创新的中心,因而必须研究与科技、经济结合的规律,也必须顺应科技创新的规律。现代科技结构和发展趋势呈现四个特征:一是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其结果是科学知识与科技成果高速倍增,科学技术的物化周期缩短,科技队伍急剧增长,科研经费急剧增长。二是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与集成化加速,形成新的科学技术群,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体现了集成化的特点。三是基于新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需要不断创生新的科技研究领域,新的社会需求不断产生,现代科技的发展“既分化又综合、以综合为主”的新特征和趋势,各类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导致众多跨学科领域的诞生。四是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一体化,科学技术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日益复杂;科学技术同社会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日益显著。上述特征的出现要求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管理模式要进行改革与创新。[4][5]

3.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创新必须掌握科技发展新规律

科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一些重要研究领域和前沿方向已经出现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生命领域,合成生物学打开了非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大门;认知领域,人工智能也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在这样的新机遇出现之时,当代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研发规律和研发形式:一是直接延展基础研究成果而实现技术创新的“延展型科技创新”,要求建立对基础性研究成果开展后续性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长效管理机制,以便从科技管理层面及时推动对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开发研究;二是针对人们的潜在需求开展创新研究而实现科技创新的“创需型科技創新”,要求针对潜在需求进行创新研究,这种需求往往是由科技创新研发人员的创新引导出来;三是整合不同领域的创新成果而实现科技创新的“整合型科技创新”,要求当代的科技创新管理必须打破学科藩篱,主动地搭建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进行综合性、整合性研究的科技创新平台。同时,在学科建制、学科设置和分学科进行科技管理时,必须设立引导综合性、整合性研究的常设机构,规划整合型的科技研发项目,定期地引导和规划不同研究领域开展综合性、整合性研究。当代科技创新的这些新的研发规律和形式,对研究型大学的科技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6]

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管理模式的个案分析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1952年建校,直属国家高教部,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又红又专的化学化工人才,被誉为中国化学工程师的摇篮。建校六十五年来,始终坚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研发“三位一体”的办学理念,在多年面向科学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的过程中,学校坚持探索科研管理模式创新,在生物医药、清洁能源、智能制造和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基于新形势,多途径开展科技创新管理

基于新形势和新机遇,华东理工大学在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方面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通过科技平台、资源和人才的有效组织、调配和集聚提高创新能力。在科研组织模式创新过程中,一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综合多学科优势,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和共享平台,以学校重点实验室、研究所、研究院或中心、科研团队、学科性公司为基础构建新型科研机构,更高效地组织开展科研活动。二是鼓励文、理、工交叉,鼓励多学科融合与集成,针对凝练出的重大方向和问题,设立前沿科学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前沿科学研究院主要侧重于基础研究的多学科交叉,工业技术研究院主要侧重于工业技术的集成与突破。三是注重协同创新,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为出发点,突破学校内部以及与外部的机制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四是对于国家级创新平台,探讨推进运行机制改革,为进一步巩固优势学科,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奠定基础。五是着力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合作共建研究院、建立综合性或专业性研究院等多种科技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区域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管理方式变革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研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2.探索“矩阵式”科研模式提升创新能力

当前,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研究型大学在科研组织模式上基于“学院学科”的科研与人才培养模式依然十分普遍,不同学科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学科语言、价值标准、思维和行为方式、伦理规范加深了知识体系的碎片化,这种传统的学科化、封闭化和人才培养模式僵化,造成了科研机构内部协调机制不畅、资源共享难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融不进、出不来”的问题较为突出,造成不同科研方向、团队之间各自为政,创新成果转化缓慢,制约科技创新质量效益的提高,这种问题通过建立“矩阵式”科研组织模式得以改变。具体做法是以重大科研项目为抓手,推进“矩阵式”科研组织建立。课题组成员可以来自不同的研究室,涵盖多个不同研究领域,组建融合型科研队伍,开展复合型课题研究,让从事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的人员组团出征,打破科研壁垒,推动科技创新。按照“小核心、大外围”“理工融合、研用结合”的理念,打造纵横交错、互联互通的“矩阵式”科研模式,从体系架构上做到信息共通、技术共享、场地共用,力求最大限度发挥所属各科研单位的优势特长。这样的科研组织模式突破了以往的“学校—学院—专业(系)”的直线职能制和科研组织机构集中统一的形式,发展了以项目为导向的各种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横向联合,有助于形成院系与跨学科组织并行、教学系统与科研系统共存的矩阵式、高效的组织管理模式。这样的组织管理模式的特点包括:科研与教学相对独立;跨学科的研究组织数量庞大;跨学科组织形式灵活多样;适应性和弹性较强,因而极大地满足了跨学科研究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科融合、跨学科教育和科研组织的共同发展。[7]

3. “三链一跨一转”科研新模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华东理工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坚持顶天立地的指导思想,立足于学校办学特色与学科的科学定位,着眼于国家重大需求,构筑开放共享的跨学科平台,建立面向产业需求的成果转化体系。打造协同创新的全链条架构;服务于行业和企业的重大创新和技术开发,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三链一跨一转” 科研新模式:一是面向协同创新的三链条架构;二是面向开放共享的跨学科平台;三是面向产业需求的成果转化体系。三链条的架构主要是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三链联动,协同发展,确保科研工作从源头到中间以及到产业整个全链条的良好联动。

概括而言,学校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方面聚焦打造高端生物制造研发的全链条,瞄准国际前沿技术,服务高端自主制造,打造从基因到蛋白到细胞到装备的全链条研发体制,在高端生物制造装备和工艺方面在国内走在前列;在清洁能源科技创新方面,通过几代人砥砺前行,从工艺突破到设备突破,完成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以及工艺包,从而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完成了中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中国首套出口美国的大型化工成套技术、国际最大规模水煤浆汽化技术,在煤气化技术专利化方面并列国际三大主流之一;在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方面,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石化工业生产和管理模式的变革,重铸产业链、工业链,引领绿色制造、高端制造,建立了典型的石化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工厂,研发了融合机理与运行信息的智能优化调控方法和技术,这些技术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际合作方面,学校通过建立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和上海诺丁汉高等科学院,加强与国际一流大学的相关课题组、国际一流科学家交流与合作,打造科技创新气氛浓厚、高层次人才聚集、学术交流活跃、科研装备先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特色研究平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教融合、产学融合、国际合作等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不断地把科研成果反哺到人才培养上,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中,让科学研究在培养人才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进而深化了科教融合,有力地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担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产出创新成果的职责和使命的研究型大学,面对新时代和新需求,必须顺应科技发展新形势、掌握科技发展新规律,利用学术氛围浓厚,多学科发展,以及科教融合的优势,充分发挥科研育人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打破学院与学科藩篱,提供政策、人才和资金的支持,实现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进而提高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为实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EB/OL].(2006-02-09)[2018-05-22].http://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787.htm.

[2]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1-05)[2018-05-2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3]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EB/OL].(2016-11-24)[2018-05-22].http://www.ndrc.gov.cn/fzgggz/fzgh/ghwb/gjjgh/201706/t20170615_850961.html.

[4][5] 徐冠华.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2 (5):1-3.

[6]劉高岑.创需创新与延展创新:当代科技创新的两种主要研发形式[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2(5):103-107.

[7]唐琳.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组织结构创新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1):24-26.

[8]曲景平,着眼国家重大需求 服务行业企业重大创新[EB/OL].(2016-09-28)[2018-05-22].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6-09/28/c_1119641280.htm.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科研创新研究型大学
高校科研创新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以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生物制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科研创新要素集聚、产业优化与区域经济增长
研究型大学人文通识课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探究
建设高水平大学数学教学团队
加强机构编制研究工作的探索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
研究型大学中教师角色分析
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法与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