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失能老人实际照护需求与保障体系建设调查研究

2018-11-06 04:50黄雯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25期
关键词:养老机构

黄雯

摘要:现如今中国已步入老龄化人口阶段,养老机构作为老龄化人口照护重要形式日益发展。然而,失能老人作为老年人群体中的特殊群体其照护保障体系依然存在诸多不全之处,政策的制定与机构服务与失能老人实际所需照护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针对长春市多家设有失能老人服务的养老机构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养老机构失能老人实际照护需求与保障体系完善之间的递进关系,以需求为导向,为养老机构失能老人保障体系提供改善策略依据。

关键词: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照护需求;保障建设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25.053

截至2014年底,我国失能老人已超过4000万,并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失能老人将突破4600万。失能是指由于身心功能受损或认知能力受限而不能以正常方式从事日常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他人协助。失能老人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受限,对长期照护的内容要求更加的细致和全面,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及社会参与四个方面,而大多数养老机构仅仅能提供简单的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严重缺失,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满足。本研究通过调查长春市养老机构失能老人实际需求与现有保障体系现状,针对长春市养老机构、失能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关的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访谈,比较实际需求与现有保障体系间存在差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长春市养老机构失能老人实际需求与机构保障体系现状分析

1.1长春市目前包含失能老人照护的养老机构现状及现有保障

目前,长春市养老机构已经突破200家,截至2011年长春有156家民办养老机构,床位8190张,按6.75∶1的失能老人人数床位比,长春市需要给失能老人提供1213张床位,而受我国现今家庭观念影响,实际选择将失能老人送往养老机构的家庭数量并不多,这也致使很多民办养老机构出现床位空置的情况,老人入住率低。

通过问卷及实际调研,本课题组掌握相关机构现有保障体系现状如下几点。

1.1.1接收准入方面

本组对多档次养老机构进行走访,经了解,失能老人的接收入住前,需进行健康标准评估入档,依据失能等级进行评定定制服务。有医疗照护保险资格的机构会与老人家属核对保险信息,保障后续照护。

1.1.2日常照护方面

机构中的日常照护包括饮食照料、卫生与起居、室内外活动、排泄照料四大方面。在调研所取样本中,机构能满足基本日常照护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护工资源紧张致使多数机构中存在服务质量的“待检验”问题。

1.1.3医疗护理方面

多数养老机构能满足一般的康复基础设备,也设有周期性体检、附近医院的义诊服务、老年保健知识讲座相关内容。但在其设备的规范使用及先进性上存在一定限制,护理人员身兼数职,缺乏专业的康复人员引导失能老人进行培训,而对于院内突发性的老人重病难以达到及时就地的高质抢救,这也是现今医养结合机构照护的一大难题。

1.1.4心理及精神照护方面

机构内部与亲属有协商督促其探望老人的频率规定,多数为一周至少一次,但人为的约束显然并不能完全配合达到效果。机构一般配备心理咨询师,但多数机构未能形成规范机制,而是将此项内容穿插于平时的照料服务之中。对于临终关怀服务也未有标准规范。

1.2机构中失能老人现状及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老人对所在养老机构的服务满意度高达70%以上,普遍认为养老环境适宜,氛围融洽,可以满足日常基本需求。目前省内医养结合机构已有61家,其中养老机构能够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占总数的52.27%,但走访发现,真正实现医养充分结合的少之又少,机构失能老人表示部分养老院已经享有医疗照护保险制度,这对其自身的保障起到了良好作用。然而对于大部分失能问题老人需要全天的专门照护,其所需的基础物质服务及精神服务更显重要。通过问卷分析及访谈可知,机构中失能老人实际需求体现在以下方面。

1.2.1经济需求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超过85.6%的老人认为经济方面的需求是其获取基本服务的支撑,对于其收入来源调查显示,退休金、子女供养及政府补贴占主要部分,根据自身失能等级的不同选择不同费用档次的服务。然而大多数老人认为经济方面无法独立自主缺乏依靠。

1.2.2日常起居需求

失能老人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对于其中部分失智老人,日常起居需求尤为重要。调查显示,位居前四位的生活照料需求分别是送餐、洗浴、排泄、协助翻身,在外出行动时需要专人陪同。

1.2.3护理中的医疗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失能老人的健康保健意识增强,失能老人希望在生病时可以接收到可及、便捷和专业的服务。对健康体检和康复护理的需求较大在此处,并不单指老人在机构中护理所需的人员设备,更是其照护人员的专业性、专门性,经过走访,笔者得知多数机构存在护工人员紧缺问题,专业护理人员少,甚至出现十位老人共用一个护工的现象,这是对于失能老人照护的重点问题。

1.2.4心理疏导需求

由于失能老人群体的特殊性,心理及精神的负面情绪积累是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在失能状态下,老人会有孤独感、自我否定情绪,此时对亲人子女的陪伴及社会慰藉十分敏感,心理上对其自身价值力量塑造,生命意义的探寻需求占重大比例,失能老人需要规范高效的心理疏导服务。

2养老机构失能老人保障体系与老人实际所需存在差异的原因

2.1养老机构服务内容较为狭窄,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

对于失能老人自身来说,由于身体能力差异而需要不同層次的服务,而目前市内养老机构多数偏重于日常生活照料,对于医疗护理设备、老人的精神慰藉及临终关怀服务尚未有良好基础建设。由于机构本身的盈利性,在行业中存在盲目竞争,一味追求空壳效益而未能有实际内容的改善提高。

2.2专业护理人员资源缺乏,不同失能等级的老人需求不同

发展“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是养老机构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实现这一模式的最大限制条件即为医疗护理人员的不足,大部分医护人员更倾向于选择医院而非养老机构,高校培养的有效医护人员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资源配置,养老机构中现有护理人员对于老人照护分身乏术,对于养老机构中医疗设备的使用、突发疾病的抢救都不能达到目标效果,难以满足不同老人的多样需求。

2.3补贴政策限制多,社会支持不够

目前长春市养老机构多带有“公办民营”性质,养老机构靠老人入住收取服务费用及政府补贴单一维持运营,机构实际入住率低,资金运转并不健全,社会资助渠道不够完善。其次,长春市作为失能老人医疗照护险的首批试点之一,虽初步形成了有效老人补贴规范,但针对失能老人入住补贴政策依旧存在较多限制。

2.4行业整体发展体系滞后,社会制度仍未健全

我国养老机构体系建设较为滞后,从历史上的滞后差距致使起步中存在“理想与现实主义差距”,基本框架已经构建,而在发展速度上的过度追求导致忽视了机构本身建设的扎实基础,机构已经成立万千,然而在法律监管、运营的可持续问题上的社会制度仍未健全。正如我国“未富先老”的特征,养老机构的发展也存在目标超前,实际落后的制度问题。

2.5思想观念尚未完全开放,机构照护中存在纠纷风险

我国现阶段家庭对养老机构养老方式尚未完全接受,家庭成员对于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仍持怀疑态度,正如医患纠纷,机构在照护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无法得到双方的理性调解,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正如医患纠纷,主雇双方对于“医养结合”模式都存在一定保守性。

3根据失能老人实际需求对机构保障体系提出的研究建议

3.1国家层面政策支持与法制建设

(1)针对失能老人群体的保障政策。

国家应明确相关补助政策,对失能老人自身及公益性、福利性机构加大财政支持,实现资源的循环发展效应。

(2)建立完善的护理人员供给制度。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薪资待遇与工作量不匹配、社会地位低、工作环境压抑是造成护理人员流失率大的主要原因。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出台相应政策和法律,对养老护理员进行规范和保障,确定养老护理员专业化的必要性及各种措施、方案,辅以媒体舆论宣传,让社会大众明白养老护理员建设的重要意义,促进认同,增强养老护理员个体对专业发展的积极意识。同时促进高校与社会养老机构合作并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对储备人才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政府还可以引导志愿者组织投身到养老服务行业中,建立志愿者档案,通过志愿服务互助养老。

(3)国家应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立法监管,减少业内纠纷,树立养老行业强力形象。

3.2机构内部体制改良

3.2.1积极配合国家政策,跟紧时代步伐

养老机构应紧跟时代步伐,迎合国家政策出台的基础上提升自身内在竞争实力,转变发展形式,实现服务的单一化到多元化体系建设。

3.2.2注重内部机制的创新

养老机构应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管理模式,打造养老机构与医保康复对接通道,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互动机制。同时进一步拓展精神慰藉项目,招募社会志愿者,高校专业学生定期定点定对象对养老机构时能老人开展慰藉、慰问演出等服务,帮助时能老人积极应对生活。其次,在机构内部设立合理激励机制,使员工了解晋升空间从而提高从业积极性,提升机构服务水准,打造良好口碑。

3.2.3团结群众

让大众了解机构养老并吸纳潜在从业意愿人员,可与护理专业高校协议,签订实习基地,为机构发展储备力量,实现护理资源的有效循环流动。

3.3社会层面

在新时代发展大环境下,用积极向上的养老产业文化去惠及于民,促进群众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接受新型养老模式,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奉献意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养老机构失能老人保障体系,通过调查研究,本课题组发现体系发展中的闪光亮点,也深刻意识到体系建设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养老产业的发展关乎民意民生,从上至下,从内而外,从政府、机构再至社会个人,每个人都参与在建设之中,希望本次研究能为将来我国养老机构失能老人保障体系建设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参考文献

[1]石小盼.辽宁省农村养老机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D].锦州:锦州医科大学,2017.

[2]陈柳柳,邓仁丽,陈苏红,张江辉,段梅杰.养老机构失能老人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6,15(06):531535.

[3]赵彦霞.失能老人机构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6.

[4]杨永丽,倪进东,梁兰萍.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现状、成因及专业化建设分析——基于老年护理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2):184186.

[5]趙敏,郑云慧,蔡双霞,唐淼燕,虞铃,杨金妮.养老机构失能老人照护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嘉兴学院学报,2016,28(03):112116.

猜你喜欢
养老机构
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机构现状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