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的叶剑英与习仲勋

2018-11-07 11:33黄子云
党史纵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叶剑英习仲勋广东

黄子云

叶剑英和习仲勋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叶剑英年长习仲勋16岁。两人最早相识是在延安,但接触不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习仲勋和叶剑英分别于1952年、1954年进京工作,由于两人主管工作不同,交往仍不多。叶剑英和习仲勋接触较多的时间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对蒙冤16年依然保持旺盛革命激情的习仲勋尤为赞赏,不仅坚决支持为他平反,还力荐他主政广东,并在其工作艰难的时刻,给予十分重要的支持,促成了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先行省份。因此也使习仲勋对叶剑英更加敬仰。

叶剑英力荐习仲勋主政广东

1978年2月,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经历了16年人生低潮后的习仲勋,在叶剑英的坚持下,被特邀回到北京。2月24日至3月8日,习仲勋作为特邀委员出席了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上习仲勋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习仲勋当选之后,怎么安排他的工作,是大家关心和讨论的问题。当时有好几种分配方案:到七机部、农业部、陕西省……最后,还是叶剑英和邓小平知人善任,慧眼识珠。

对于习仲勋的工作,叶剑英早有打算。当时,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第一政委、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的韦国清,因在中央工作,政务、军务繁忙,无暇兼顾广东工作。而广东地处中国南大门,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十年内乱”使得广东有大量的冤假错案亟待平反,必须找一位资格老、级别高、从政经验丰富,而且与广东以前没有任何关系的干部坐镇,主持广东的日常工作。曾担任过西北党政军主要负责人和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习仲勋,正是最适合的人选。

叶剑英与华国锋、邓小平等人商定后,中共中央即决定派习仲勋到广东担任党政重要职务。习仲勋听到中共中央组织部长胡耀邦传达关于派他到广东“把守南大门”的消息后,深感责任重大。在习仲勋到广东赴任之前,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和中央其他领导人都接见了他,对他到广东工作寄予厚望,一再指出做好广东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习仲勋向中央表态时,谦逊地提出继续保留韦国清省委第一书记的职务,自请担任省委第二书记。

1978年3月22日,胡耀邦出席中央、国家机关14个部委疑难案件座谈会并讲话。在讲话中,胡耀邦说:“我再告诉大家一件事,中央决定让习仲勋同志到广东当第二书记。总之,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及为习仲勋安排实际工作。同月,习仲勋恢复党组织生活。

习仲勋后来回忆此事说:“我已有16年没有工作了,一出来工作就来到了祖国的南大门广东,觉得任务很重,心里不踏实。当时,中央几位领导同志,特别是小平、剑英同志都找我谈话,要我大胆工作,来了要放手干。”邓小平、叶剑英的高度信任和热情鼓励,使他深受感动,深受鼓舞,决心不辱使命,做好广东工作。

曾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吴南生回忆说:“1978年3月18日至3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我代表省委参加这次会议。当时我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韦国清都坐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有一天,韦国清对我说:‘等一会儿开完会后还有一个小会,中共中央组织部长胡耀邦同志有事找我们谈一谈。会后,我和韦国清来到人民大会堂的一个休息室,胡耀邦已来了。胡耀邦说:‘中央决定让习仲勋到广东担任省委第二书记,这次是叶帅(剑英)提名,大家也都同意。当时省委第一书记还是韦国清,他准备回广州召开中共广东省委第四次党代会,习仲勋的职务也要在会议上通过。韦国清对我说:‘那与习仲勋同志联系这件事由你去办吧。我说:‘那好吧。”

习仲勋带着党中央和叶剑英、邓小平等人的重托,4月5日从北京乘飞机到达广州。吴南生代表省委专程前往白云机场迎接。6日上午,习仲勋出席在广州友谊剧院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四次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韦国清首先介绍习仲勋和全体代表见面。代表们表示坚决拥护中共中央的决定,热烈欢迎习仲勋来广东工作。

习仲勋在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这次党中央分配我到广东工作,感到担子很重。我决心和同志们一起,在省委的集体领导下,努力做好工作。他的讲话评价了省委四次党代会的意义和成果,强调做好广东工作的重大意义。他说,我们的责任十分重大。我们一定要振奋革命精神,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党中央和5000万广东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和希望。

在讲话中,习仲勋说了一句让与会者难忘的话,他说,他“由北方水土养育了大半辈子,现在到了广东,要靠南方水土养育后半辈子”。这是一句很有分量、又很诚恳的话。他把广东作为第二故乡,要和广东人民共同奋斗的决心溢于言表。习仲勋一言九鼎,他晚年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职务退下来之后,长期在广东居住,实践了他把广东作为第二故乡的诺言。

习仲勋在省委第四次党代会上的讲话,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当时任惠阳地委副书记兼宝安县委书记的方苞回忆:“他不像很多人那样,讲话都用讲稿,他讲话没有稿子,再者他的话语很朴实。他在讲话中还讲到自己的不足,说自己刚到广东,对这里的具体情况还不熟,可能犯一些错误,希望大家指正,这让我们感到他和我们很交心。”

在这次全会上,韦国清当选为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当选为第二书记。与此同时,中央还任命习仲勋为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习仲勋把主要精力放在省委這一边,省革委会的日常工作则由副主任刘田夫主持,放手让他领导省革委会一班人大胆工作。

省委四届会议之后,韦国清返回北京,由习仲勋实际主持广东日常工作。

之后不久,习仲勋相继担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东省革委会主任、广东省省长、广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在主持广东党政军工作期间,习仲勋为广东的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叶剑英称赞习仲勋“打破了死气沉沉的局面”

习仲勋初到广东的1978年4月,广东省的形势复杂而严峻:

第一,经济状况不良。农业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五分之一人数的口粮在30斤保护线以下,贫穷饥饿引发“群众议论纷纷,有些地方甚至怨声载道”。城市设施欠账很多。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曾多次焦虑地说:“我们家乡实在是太穷啊,快想办法,把经济搞上去啊!”

第二,贫穷及其和香港的巨大差异,引发严重的偷渡外逃高潮。仅1979年1月至6月初,深圳收容站收留的人数已超过10万(包括香港当局同期遣返的3.3万多人)。大量劳动力外逃,9万亩耕地抛荒,使低迷的农业生产雪上加霜,成为困扰广东的重大问题。同时,偷渡现象也引起香港当局的严重关切和交涉。

第三,积案甚多。“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全省超过11万名干部被立案“审查”(占原有干部总数的15%),其中副专员、副厅长以上干部640人(占同级干部总数的74%);2.8万名干部被强制退职、退休、插队落户,10.7万人被以“战备疏散”名义赶出城镇;还有所谓“海外关系”黑六条,给一批干部加上种种罪名。另外,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出现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和遗留问题,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的广东“反地方主义”运动,牵涉面广。因此,有步骤地处理冤假错案和历史遗留问题,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重大的政治任务。

第四,一些领导干部思想不解放,精神不振作。当时在干部队伍中出现两种偏向:一是思想僵化,“条条框框很多,左顾右盼”;一是心有余悸,害怕出错,因此工作缩手缩脚,觉得少做一点好,做多了容易弄错。

這对习仲勋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对于中共中央的任用,习仲勋有清醒的认识,“感到担子很重”“责任十分重大”。来广东之前,他已经16年没有工作,恢复组织生活也刚刚一个月,仅仅挂了一个全国政协常委的身份,而且已经65岁了,但他以一个老革命家特有的胸怀和非同寻常的勇气、智慧,决心“以跃进的姿态,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履职伊始,他就明确指出“必须坚决落实党的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统一战线政策,侨务政策,民族政策,对敌斗争政策,以及经济建设中的各项政策”。为此,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着。

叶剑英对广东的情况极为关心,也牵挂着习仲勋。习仲勋到广东后第六天,4月11日至5月8日,已经81岁高龄的叶剑英便来到广东进行将近一个月的视察和休养,在叶剑英下榻的南湖宾馆,习仲勋多次和他促膝长谈,并向他汇报了广东工作的初步设想。叶剑英听后,以6句话相赠:“深入调查研究,稳妥制定计划;及时报告中央,按步执行实施;分清轻重缓急,注意保密安全。”习仲勋在广东乃至以后一直把叶剑英的这6句话作为座右铭。

由于当地干部群众的思想仍然受到“左”的错误影响,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经初步调查,习仲勋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旧的框框多,许多本来是正确的东西也不让搞,不敢搞。”于是,他决定从整风入手拨乱反正。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全国拉开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序幕。习仲勋在全国省级领导干部中最早站出来,旗帜鲜明地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6月初,习仲勋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进行整风。这次整风会议开了一个月,在习仲勋主持下,这次整风放手发扬民主,大家畅所欲言,把积压在心里头的话都讲了出来,领导干部也各自主动承担责任。

6月30日,习仲勋代表省委作了2万多字的长篇总结讲话。首先肯定了这次整风,认为“的确是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抓纲治粤、拨乱反正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贯彻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摆事实,讲道理。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他要求通过揭批林彪、“四人帮”,弄清广东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重大问题,分清路线是非,落实政策,改进作风,把领导班子建设好,把群众积极调动起来,迅速扭转广东工作被动落后的局面。7月4日和14日,习仲勋又分别出席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广州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并讲话,要求通过整风,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罪行,落实党的各项政策。

6月份以来,广东省委和广州市委及全省各地的整风,按照“敢批、敢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清了路线是非,初步肃清了流毒,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团结。但由于当时,“左”的指导思想并没有彻底清除,所以在整风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其中个别人的发言讲话还没有摆脱那个时代的烙印,往往上纲上线,言词有些过火。这部分人对习仲勋的做法不满,意见很大,有的甚至写信到中央告状。一时间,流言蜚语铺天盖地。在这个关键时刻,8月18日,叶剑英代表中央委托胡耀邦写信给习仲勋和省委,转达他的话:“仲勋同志去广东后,大刀阔斧,打破了死气沉沉的局面,工作是有成绩的。我们完全支持习仲勋同志的工作。如果有同志感到有什么问题,希望直接找仲勋同志谈。”叶剑英的这封信,无疑给了恢复工作没有多久的习仲勋极大的鼓励和支持。习仲勋在省委的会议上说,从来信可知,不光是叶副主席一个人支持,是说“我们”支持;不是支持他个人,是支持整个广东的党员和干部群众放手干,只要干得好,中央就支持。

在叶剑英的大力支持下,习仲勋放下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正因为他本人曾被迫害,受到过错误批判,因此在解放思想、平反冤假错案方面做得很彻底,不论受迫害的是广东本地干部还是南下干部,只要有证据证明是“文化大革命”中被错判、冤判的,一律通通平反。据有关部门统计,“文化大革命”中全省被打成“反革命集团”“叛徒集团”等集团性假案669宗,牵涉干部9432人;干部个人冤假错案17427人。对这些冤假错案平反纠正工作于1980年六七月基本结束。这样,广东一大批冤假错案得到平反,广大干部群众不再受“文化大革命”错误思想束缚,思想真正得到解放。正是由于思想大解放,才有了广东改革开放初期的大胆探索和实践,才有了广东的先行一步。

叶剑英在党中央会议上高度赞扬习仲勋的民主作风

习仲勋到广东工作时,惠阳地区治水有两大工程,一是淡澳河工程,一是潼湖工程。视察惠阳地区之后,习仲勋在梅县、汕头、惠阳地委常委会议上的讲话,多次提到惠阳治水工程不错。习仲勋的讲话传达后,惠阳地区检察分院干部麦子灿于1978年9月25日给习仲勋写了一封信,用词尖锐,言语辛辣。信的开头说:“我同你不熟悉……我感觉到你还是一个爱听汇报,爱听漂亮话,喜欢夸夸其谈的人。”信中指出,“淡澳河工程已开工4年,尚未通水,工程名为民办公助,实为刮共产风,社队出钱出劳力,抵触情绪大,没积极性,已骑虎难下,地委又提出潼湖水工程。”并说习仲勋在讲话中,“多次提到惠阳整治潼湖工程不错,可以受益多少多少亩。这些漂亮的话都是纸上的和口头上的东西,都是听汇报得来的。但群众意见如何,群众呼声如何,你是否去听一听,是否真正如惠阳地委讲的那么漂亮呢?我劝你认真下去听听群众的意见。”麦子灿信中还谈到,他曾写信反映“官司走后门”“营私舞弊”等问题,涉及地委、县委,“时过三月,仍未见回音”。他批评习仲勋“重视群众来信来访是停留在口头上”。信的结尾,麦子灿的言辞更加激烈:“你讲话中不是常说爱听刺耳话,说什么‘良药苦口利于病吗?现在给你提出刺耳的意见,看你是否‘叶公好龙!”

让麦子灿没想到的是,这封火药味十足的信竟顺利地寄到习仲勋手中,10月18日,习仲勋亲自给麦子灿写了回信,回信礼貌而诚恳:“麦子灿同志,你9月25日的来信很好,对我们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负责干部目前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我表示诚恳接受,并决定将你的来信转发各地,以便进一步把党内民主空气发扬起来。为了更充分地听取你的意见,现趁刘田夫前来帮助惠阳地委整风之便,委托他和你面谈,并请刘田夫同志帮助地委切实解决你所反映的问题。此致敬礼!习仲勋,1978年10月18日。”

习仲勋还在省革委会议上自曝麦子灿的来信,他说:“这封信写得好,还可以写得重一点,下面干部敢讲话,这是一种好风气,应该受到支持和鼓励,不要怕听到刺耳的话,写信的同志相信我不会打击报复他。这是对我的信任。”两天后,习仲勋又给省县以上党委和省直厅局级以上负责人写了一封公开信,并将麦子灿的来信和他的复信一并转发。他说:“麦子灿同志对我的批评,是对我们党内至今还严重存在的不实事求是、脱离群众等坏作风的有力针砭,应该使我们出一身冷汗,警醒过来。”“请在党委中讨论,借此改变工作作风。”“办事不从实际出发,不走群众路线,靠长官意志,靠行政命令,群众有不同意见就实行压制,一意孤行。这种坏作风,这些年来有了严重的发展。而我们一些同志却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身有余毒……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必须实事求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坚信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必须充分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的呼声……”

1978年11月8日,中共广东省委机关《南方日报》刊登了《麦子灿同志给习仲勋同志的信》。

无独有偶,据当年陪同父亲南下广东的习仲勋之女齐桥桥回忆说,在拨乱反正期间开展整风运动中,也有不少人对父亲并不太了解,有一位报社的记者写信给父亲,对他提出措辞尖锐的批评。习仲勋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到后,觉得这种信件最好“截留”,不要让书记看见。齐桥桥说:“我说你们不了解我父亲,他是最愿意倾听不同意见的,因为他觉得他有责任对于不同意见的人予以尊重。”不出所料,习仲勋不仅耐心地看完信件,还回了一封信。这让那位记者非常意外,觉得经过“文化大革命”这么多年,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风气又出现了。两次回信联系起来,足见习仲勋坚持走群众路线,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一以贯之的。

1978年12月13日,叶剑英《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民主问题时指出:“一个领导干部,要能发扬民主,就必須具有虚心倾听群众意见,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他说:“这里,我还要提一下习仲勋同志。同志们从报纸上大概看到了广东惠阳地区的一位基层干部写给习仲勋同志的信和习仲勋同志的复信。习仲勋同志那种不怕听刺耳意见、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每一个同志学习。”讲到这里,叶剑英强调:“我们有些同志嘴里天天喊要批评自我批评,要谦虚、谨慎,可是,稍微尖锐的意见一来,他们的面孔立刻拉长了。他们只会批评别人,从不批评自己,老虎屁股摸不得。对于这种人,我们要劝他们好好看看习仲勋同志的复信,读读‘叶公好龙的故事。”

在中央会议上的讲话中用这样大段话的内容赞扬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极为罕见。叶剑英的这个讲话稿是精心准备的。当时叶剑英身边没有专门的文字秘书,这次讲话的初稿首先是由胡耀邦在中央党校找来的同志起草的。由于没有事先征询叶剑英的意见,与叶剑英想讲的有很大的距离。最后,经叶剑英口述,他的女儿叶向真负责执笔。经过多次修改,重新拟定了一份讲稿。叶向真说:爸爸《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议上的讲话》初稿上并没有习仲勋给麦子灿回信这个例子,这一段是父亲定稿时自己添加的。叶向真说:“爸爸的这篇讲话的主要精神,实际上就是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发扬民主的前提就是必须具有虚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习仲勋同志恰恰是勇于自我批评和坚持群众路线的典范。”

当年为邓小平起草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议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稿的于光远,生前在回忆叶剑英的这篇重要讲话时,曾感慨地说:“叶剑英这篇讲话讲得是多么好呀!在党内生活了几十年,实在很少看到党的文献中对于发扬民主这件事讲得如此透彻。”

叶剑英支持习仲勋在广东搞经济特区

1978年四五月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选派3个代表团(组),分别出国和到港澳考察经济,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其中一路为国家计委、外经贸部派出赴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另一路是赴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考察团,再一路为赴西欧五国(法国、联邦德国、瑞士、丹麦、比利时)考察团。他们回国后都向中央写了书面汇报。

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赴西欧五国考察团,规格最高,也最引人注目。参加赴西欧五国考察的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王全国回忆说:这次考察,使他“大开眼界,思想豁然开朗。原来认为西方是腐朽的,真正一看,不是那么回事,西方太先进,而且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腐朽。国内的认识和在外面看到的反差非常之大。还有一些方面印象也很深刻,比如制度方面,西欧五国的地方政府权力也比较大,如西德州一级的政府财权和人事权都比较大”。回到广东后,王全国向习仲勋作了汇报,习仲勋听得很认真,认为非常重要,马上决定由他向省委常委汇报。听了王全国的汇报,习仲勋和省委受到很多启示:广东省面积比欧洲一些国家还大,可是广东省管理经济的权限却很小,难以发挥主动性。由于当时中央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许多事情都得跑到北京去解决。往往解决一个问题,要跑许多部门,等上几个月,还没有结果。因此在那一段时间要求中央放权的呼声很高。

广东地处边防,与香港、澳门山水相连,广东群众偷渡外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广东面临的一个特殊社会问题。按照叶剑英六句赠言中所讲的“深入调查研究,稳妥制定计划”的要求,1978年7月上旬,习仲勋冒着酷暑到偷渡外逃最严重的宝安县调研,先后深入沙头角、罗芳、莲塘等边境墟镇、社队,耳闻目睹了香港新界的繁华热闹与宝安边境地区的荒凉冷清,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巨大反差。回程时虽然已经天黑,还未吃饭,习仲勋仍然坚持要到边防部队莲塘临时收容站去询问被收容的偷渡人员。习仲勋问他们为何要偷渡?几个被收容的人员回答说:“吃不饱饭。”习仲勋接着问:“给够粮食,还走不走?”那个人回答:“还走,那边找工作容易,每个月就有一千几百元收入,两三个月就可以寄钱回家建新房。”习仲勋对陪同他调研的方苞说:“解放30年了,香港那边很繁荣,我们这边很荒凉,一定要下决心改变这个局面,要努力缩小差距。”习仲勋当时就意识到:在现行经济体制下广东难以有大的发展,如果中央能给一些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广东省完全有能力把经济搞上去。

从宝安回来后不久,习仲勋即派工作组到宝安、珠海调查研究,并整理出一份关于把宝安、珠海3到5年建成出口商品基地、旅游区和新兴边境城市的报告,经省委、省政府反复讨论后,10月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规划设想》的报告。1979年2月得到国务院批复。1979年1月,为加强对宝安、珠海地区的领导,建立出口基地,发展对外贸易,省委正式决定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珠海县改为珠海市。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中旬,中央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仲勋在会上做了题为《广东的建设如何大干快上》的工作汇报。他说:“从广东来看,要大干快上,当前面临的困难很多,其中主要的是粮食压力大,电力、燃料紧张,钢铁等原材料供应不足……我们也希望中央能给广东更大的支持,同时多给地方处理问题的机动余地。比如农业机械化,如果中央允许我们吸收港澳、华侨资金,从香港引进一批先进设备和技术,购进电力,进口部分饲料,就可以一方面先把国营农场、畜牧场、海水养殖地武装起来,作为示范,培养人才,取得经验。”习仲勋的汇报,引起了中央的注意。

1979年1月8日至25日,习仲勋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大会给与会者印发了欧日、亚洲“四小龙”利用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加快发展的材料,引起热议。这显然给广东省委领导以重大激励。这次省委扩大会议决定,一定要根据广东的特点和优势,要求中央给广东放权,在全国的改革开放中让广东先行一步。会后,广东省委领导分头到下面调研。吴南生率领工作组赴汕头,他在调查研究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汕头划出一块地方,彻底开放,办出口加工区,利用外资发展经济。1月2日至15日,叶剑英在广州休养。习仲勋和吴南生一起向叶剑英汇报了省委关于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如何充分利用外资和现有条件,搞补偿贸易,搞加工,搞合作经营及广东先行一步的意见。其中特别详细地向他匯报了在深圳办特区的打算。对此,叶剑英很关注,询问了许多事情,习仲勋等一一作了解答。叶剑英听后十分高兴,他明确表态,支持广东省委办特区,并且说,办特区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一个省的范围,一定要办好。

1979年4月5日至28日,习仲勋和王全国一起赴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讨论调整国民经济和当前的思想理论工作。在会上,王全国代表广东在中南组向中央汇报了广东如何利用有利条件为国家多创外汇的措施。在王全国汇报过程中,习仲勋多次插话,向中央提建议。他直接向中央提出:“不仅经济体制,整个行政体制也要考虑改革。中国这么大,各省有各省的特点,有些应该根据省的特点来搞。”有人问:广东省要搞出什么特点?习仲勋直言道:“广东就是要中央放权,让广东先行一步,放手干。”有人问:“广东要什么权?”习仲勋说:“广东作为一个省,等于人家一个或几个国家,但现在全省的地方机动权力太小,中央统得过死,不利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要求是在全国集中统一领导下,放手一点,搞活一点。这样做,对地方有利,对国家也有利。”然后又补充说:“如果给广东一特殊政策,经济可能几年就搞上去了。”习仲勋的这次发言,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副主席李先念和政治局常委胡耀邦都在场,所以,习仲勋提出让广东先走一步的要求,直接反映到中央最高领导层了。

4月17日,习仲勋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集的中央工作会议各组召集人汇报会议。邓小平在听取习仲勋汇报时插话说:“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利用华侨资金、技术,包括设厂,这样搞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因为我们赚的钱不会装到华国锋同志和我们这些人的口袋里。我们是全民所有制。如果广东、福建两省8千万人先富起来,没有什么坏处。”在会议期间,习仲勋向邓小平提出:要求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珠海及汕头,各划出一块地方,单独进行管理,作为华侨港澳同胞和外商的投资场所,按照国际市场的需要组织生产,初步定名为“贸易合作区”。邓小平非常赞同广东富有新意的设想。当他听说贸易合作区的名称定不下来,大家意见不一致时,邓小平说:“还是叫特区好,可以划出一个地方,叫做特区。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当谈到配套资金时,邓小平说:“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还在北京时,习仲勋获悉中央明确决定之后,就让和他一起到北京的省委副秘书长张汉青打电话给省委、省革委会,把中央批准广东在改革经济体制方面先行一步的消息传回来,以便做好必要的准备。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派谷牧率领工作组到广东、福建,和两省党政领导干部以及专家共同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共同起草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文件。张汉青回忆说:“谷牧来广东前,邓小平、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人都专门找他谈了话,叶剑英对这件事也很关心。”

习仲勋回到广东后,于5月3日,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并将他向中央政治局所作的汇报,做简单的说明。

与此同时,4月29日至6月5日,叶剑英再赴广东考察休养。对习仲勋等提出的广东的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以及如何先走一步等问题,叶剑英与习仲勋等省委领导多次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5月中旬,谷牧率领工作组到达广东,先后到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新会和汕头等地考察。谷牧还专门向正在广州的叶剑英作了汇报,听取他的意见。

对于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叶剑英深表赞成和支持。6月1日下午,叶剑英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在广州接见了正在参加广东省委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的地、市、县委书记。当叶剑英、许世友来到接见厅时,习仲勋首先表示:“今天,敬爱的叶副主席不顾天气火热,不顾80多岁高龄,前来接见我们,这是对我们的亲切关怀和极大鼓舞,我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好工作,把广东的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迅速搞上去,以答谢叶副主席对我们的关怀和鼓励。”叶剑英高兴地说:“同志们反映,广东省委的负责人是可以信赖的,地委书记也是可以信赖的。关键在于领导。领导班子不好,工作就搞不好。”叶剑英同省、地、市、县委书记一起照相后,又同省、地委书记进行座谈。他在谈话中指出:“这次中央工作会议,地方的同志要求经济体制要改变一下,下放一些权力。究竟下放多少,改变多大,没有把握。中央决定广东、福建先走一步,把广东作为试点。你们知道没有?”地委书记回答:“知道了。”叶剑英问:“兴趣大不大?”地委书记回答:“我们兴趣很大。”叶剑英说:“广东搞好了,可以推动全国、促进全国,搞不好,也会搞乱全国的。所以很重要,同志们要努力。毛主席生前开会时,常说一句话:前面乌龟爬烂路,后面乌龟照样爬。爬在前面的很重要。你们要带好头。”叶剑英根据中央关于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精神,语重心长地勉励广东各级主要负责人努力工作,年年有新的成绩,使广东在改革经济体制方面先走一步,搞好试验。他勉励广东领导干部上下之间、地方干部和外来干部之间加强团结,为把广东的工作搞上去而做出貢献。听完叶剑英的发言,习仲勋表示,一定要从广东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改革开放先走一步搞好,出色地完成中央交给广东的任务。

经过实地调查研究之后,谷牧会同广东有关同志组织了文件起草小组。6月6日,广东省委正式拟定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发挥广东优势条件,扩大对外贸易,加快经济发展的报告》。后由谷牧带回北京转交中央。

6月23日,叶剑英参加出席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的广东代表团讨论会。他在会上再次明确提出广东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快建设步伐。他特别强调广东要利用好海外关系多的社会条件和亚热带气候的自然条件。

在叶剑英等中央领导的重视下,7月15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中发[1979]50号文件”,正式批准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创办经济特区。这一历史性文件,拉开了广东改革开放和建设特区的序幕,吹响了广东“先行一步”的进军号。

为了支持特区的工作,1980年4月27日和28日,叶剑英率先视察了特区,为特区的建设和发展排忧解难,成为第一个到达特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4月27日,在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王宁、叶选平和深圳市委第一书记张勋甫陪同下,到达蛇口工业区建设工地视察。在听取香港招商局副总经理郭玉骏、蛇口工业区副总指挥许智明汇报工业区建设情况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后,他仔细询问工业区要不要修铁路?与外商签订了多少合同?有些什么经验?并对他们说:汇报讲的情况很好,回到北京后将把这些问题和困难向有关部门和负责人讲一下,争取尽快解决。祝你们成功,希望把工业区建设好。叶剑英还为工业区题名:“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次日,叶剑英到达珠海,视察了珠海市和拱北海关,听取了珠海市委书记吴健民等的工作汇报。特区创立伊始,各方面都有所不便。时值叶剑英双腿行动有困难,交通又不方便,且当时深圳住宿条件很差,蚊子多,他住在一个小房子里,连床垫也是临时从一家床垫厂找来的。但这丝毫不影响叶剑英对特区这一新生事物的肯定,他告诉两个特区的领导人:“你们办得很好,希望大家努力。”这时候,正是经济特区刚刚起步时期,对这一新生事物,有各种不同的意见,反对的意见也很多:有的怀疑搞经济特区就是新的“租界”、新的殖民地;有的认为就是香港化、资本主义化;有的认为搞经济特区违背马克思主义,已经失败,等等。因此,特区举步艰难。叶剑英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到特区视察并给予充分肯定,是对特区的极大支持。吴南生回忆这段经历时感慨地说:“在广东的改革开放遭遇非议和阻力时,叶帅给我们巨大的支持。”

在叶剑英的关心和推动下,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批准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批准公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使特区建设有法可依。从此,中国的经济特区通过国家立法程序正式诞生。

经济特区在叶剑英的关心支持和习仲勋的带动下,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快速起飞,走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

(责任编辑:张文军)

猜你喜欢
叶剑英习仲勋广东
叶剑英半夜调换皮箱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粤来粤美”
叶剑英74岁学英文
叶剑英(上)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两碗鸡蛋面
习仲勋:铮铮铁骨亦柔情
周恩来保护身处逆境的习仲勋
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