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18-11-07 11:42聂琪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核心课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摘要】一直以来传统高职艺术教育沿袭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模式,按学术体系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为提高高职音乐表演教学质量,深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融合度,应按照实际演出过程的顺序来开发表演类实践课程,按项目式教学的方式来组织音乐表演专业教学内容,是艺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文章从现有专业课程设置状况以及核心课程构建入手,提出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突破的关键,旨在让表演專业的课程设置更科学、完善。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 核心课程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194-01

根据麦可思2016年高职就业统计,音乐表演被列入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随着当下社会对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文化艺术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一边是低下的就业率,一边是艺术人才的缺乏,让笔者不得不反思当下的艺术高职教育。

一、艺术高职音乐表演的教学现状

深入艺术高职院校,不难发现其课题教学内容和课程内容的序化结构基本照搬音乐学院高等教育的学术化教学的模式,依旧按照学术的体系构建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设置中的众多专业基础课如视唱练耳、台词、曲式、和声、形体课、中西方音乐史、意大利语课等等,消耗大量教学成本。学生上课觉得枯燥无味、老师也觉得教学效率低下;少量认真学习的学生在实际表演中也觉得相关知识点仍然难以运用,学习起来事倍功半。

如何能根据岗位需求,找准高职学生的就业定位?如何能制定与岗位能力相匹配的课程内容?如何构建与工作过程匹配的知识结构?无疑,课程改革已成为影响艺术职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来开发课程,按项目式教学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内容,是艺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截止2017年6月,以“高职 课程改革”为主题词,在相关数据库检索到论文4370篇,以“高职 音乐 课程改革”为主题词,检索到一篇论文,《基于文化传承视野下的高职音乐课程改革探究》;以“高职 艺术 课程改革”为关键词,检索到一篇论文《高职院校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必须处理的几个关系》;以“工作过程 课程改革”为关键词,检索到804篇论文,这些文献作者大多研究的以纯教育理论为主,如《基于工作过程的设置研究与实践》《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建设与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探索》《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标准的研究与探讨》,其中关于“音乐”相关和与“表演”相关的论文检索到0篇;以“音乐 课程改革”为关键词,检索到论文共2547篇,其研究对象多九年义务制教育期间和高中教育期间的音乐课程的改革,针对高职阶段的论文为0篇。综上所述,高职音乐类的课程改革研究较少,缺乏基于工作过程序化课程内容的思考。

三、音乐表演专业核心课程的构建

音乐表演通常可分为声乐表演、钢琴表演、器乐表演,其核心课程包括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声乐表演为例,专业课是声乐演唱,专业基础课是视唱练耳、乐理、曲式、和声、中西方音乐史、意大利语音、台词、形体表演、排练课,这十门课程都是为声乐表演的核心课程。钢琴表演和器乐表演与其结构类似,少数课程有增减。

每一门课程包括了三个重要元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序化。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目标是根据岗位设定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的序化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高职音乐表演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实际表演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学习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理解为辅。课程内容的序化应与专业所对应的音乐表演工作过程相对应,通过项目式教学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通过具体实践和经验反思而获得能力。

四、如何突破高职艺术院校课程体系的难点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提高其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所面临的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艺术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踌躇不前的原因在于课程的内容和内容序化结构一直未能跳出学术体系的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为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它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标准,把课程定位在职业岗位的“缺口”和岗位能力要求上,正确把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可以说为高职的课程改革找到了突破口。

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文化市场中表演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职业性,要与职业岗位很好的衔接。根据工作过程来进行课程改革有利于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新秩序;有利于推进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化,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主动了解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根据其要求灵活安排教学。

现代职业教育理论认为: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职应该是职业性,职业教育的课程并不是简单的移植普通教育课程模式(学术体系模式),应该另起炉灶,形成全新的课程模式(工作体系模式)。学科体系由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这一类知识为理论性知识,主要解决“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问题,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科学性人才。工作体系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主要解决“经验”“策略”的问题,是培养职业性人才的主要途径。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其课程目标应与岗位核心能力密切对接,课程内容和内容序化应以工作顺序对应。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以工作过程为参照,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整合后重新排序。职业教育的课程不再是通过概念、规律的学习而是通过经验反思而获得。

通过对现有文化行业中音乐表演这一岗位的能力需求,与行业专家们一起重新拟定该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修订课程目标;打破传统教学中按学科来设计课程体系如视唱、练耳、曲式、和声、乐理的分科式教学,探索以岗位工作过程为逻辑来构建课程体系;通过项目式教学对现有的音乐表演的职业核心课程、职业辅助课程以及选修课进行系统的修改和整合,架构符合岗位需要的课程内容;按工作过程的逻辑来序化音乐表演课程组织形式,如表演前期准备、表演项目排练、和乐、带妆、走台以及谢幕,常用谢幕形式、走位、回礼等等。

音乐表演核心课程的课程改革,将音乐表演的工作流程与课程体系衔接起来,通过项目式教学按初级、中级、高级的层次整合职业核心课程和核心辅助课程,有效提高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按工作过程的逻辑来序化音乐表演课程组织形式,使学生熟练掌握岗位职业能力,学以致用。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课程整合,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组织,促使教师主动了解行业、企业工作情况,对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有较大裨益。

五、结束语

研究通过音乐表演的核心课程改革为主线,通过对音乐表演行业的调研,来分析核心能力,明确课程目标。进一步开展行业调查,了解工作过程。为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工作岗位,实现学校与行业就业的对接。基于工作过程,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场景,构建课程体系。打破学术壁垒,通过项目式教学的方式,整合专业基础课程。探索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通过一个一个的项目的实践让学生获得经验,摒弃以往学得多、用得少的教学方式。

作者简介:

聂琪(1983.9-),女,汉族,湖北省仙桃市人,硕士,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及相关教学。

猜你喜欢
核心课程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