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阅读教学

2018-11-07 11:46王中侠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阅读课课外阅读师生

王中侠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14-01

阅读技能在英语的四种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英语阅读教学被列为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过,从现行的课程设从及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阅读教学往往达不到应有的要求。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试图将课内外英语阅读教学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

一、课内阅读教学

阅读课在英语的课程设置中,为每周3学时。提起阅读教学,总会令人想起一个“泛”字。如何将这“泛泛”的课程压缩在有限的时间内呢?这就需要任课教师精心地去设计。

1.教材选择。在课堂内,教师主要以精心选定的教材为依据,使学生有一种循序渐进的体会。如果选材过于杂乱,学生可能会陷入一种缺乏系统的慌乱中。不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对教材适当而灵活地取舍。同时,教师也应该有计划地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

2.课堂实践。阅读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言综合能力。而阅读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对实践的理解,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1)课堂训练:阅读课,单凭学习阅读技巧是无法有效提高阅读能力的。学生必须投入实践。有人认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阅读训练是浪费时间,这种考虑也许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认为教师在学生们静静的阅读中而“闲置”下来,不过,从某些程度来讲,教师就像教练,运动员需要在教练的指导下训练,而学生亦然。在课堂调练中,定时、定量。训练目的明确,目标清晰,学生能全神贯注。通过实践,学生能切实了解自己的水平,发现自己的优势及不足,从而逐渐提高阅读水平,不过,这种单向训练绝不可时间太长,否则,将失去师生共主课堂的真正意义。

(2)教师点评:学生对刚刚阅读完的内容,总是希望教师能够对此评论一下,此时,教师做的绝不单单是公布下标准答案。否则,只起到一本参考书的作用。教师的解说应该是针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比如:课堂讨论。

(3)课堂讨论: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在多项选择中的良好发挥或者对个别词语、句子的正确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接受信息的同时,拓深、拓宽思维。假如让你来写文篇文章,你如何组织、安排材料?然后,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来阅读这篇文章。他们带着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以及与作者的共鸣或分歧走出来。他们直抒胸意,各抒己见。讨论的结果使他们感觉到不再是浮在文章的表面进行被动的阅读,而是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而且,这种用英语进行的讨论,当然对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课外阅读教学

我们知道,没有量的积累,便没有质的飞跃。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而课堂时间毕竟有限,不管教师如何精心安排,学生如何努力配合,在课堂内接受的信息量远远不够。前苏联苏霍姆林斯曾经指出,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东西越多,他掌握课内的知识就越容易。而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则具有双重的功效,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提高了语言能力,因此,课外阅读教学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教师,不能把课外阅读完全看作是学生自己的事,而是作为课内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阅读教学中的另一重要环节。

1.阅读材料。在实行课外阅读初期,经常有学生问起这样的问题,“老师,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材料呢?其实,他们内心知道,内容应该广泛多样。这也部分地反映出他们的阅读兴趣还没有真正切实地被调动起来。所以一开始我就对他们说“读你最喜欢的材料。最重要的是你在读。”用著名教学理论专家 Stephen Krashen的话来说就是随意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在此基础上,遂步为他们推荐一些合适的阅读材料。

2.阅读要求。随意阅读对相当一部分同学来说,还不能充分发挥其效力。问题是,他们不能坚持不懈地自觉阅读。学生学习英语的年龄和环境决定了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阅读,在认识上沟通以后,我们来做了如下的计算:如果每天拿出半個小时来阅读,按照每分钟七十个词的最低速度来计算,一年下来,阅读量的积累也是挺可观的。学生跃跃欲试。然而,我们知道,有时候,惰性是很难克服的。实践证明,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应有阅读笔记,也可说是阅读日记,记录下每天的阅读情况。其中可包括阅读量、阅时间、阅读内容摘要以及评述等。这一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鞭策了自己。另一方面,也为师生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

3.阅读交流。为了有效监督,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需经常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学生的阅读笔记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借此,师生之间可进行直接的,口头或书面交谈,以便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指导。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问答,而是更深刻的沟通。另外,定期组织安排学生们在一起交流各自的阅读情况。渐渐地,这种交流成了一种习惯,大家相互促进,获益匪浅。

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教师应设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增加对阅读的兴趣。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加深理解,真正提高阅读能力,提高整体文化素质。

猜你喜欢
阅读课课外阅读师生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麻辣师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