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生命至上 健康呼吸”

2018-11-08 10:38郑君
劳动保护 2018年10期
关键词:国际标准化组织防护用品工作组

文/图 本刊记者 郑君

“2018国际健康呼吸日”活动于9月5日在南京举办,此次活动邀请国内外著名的呼吸防护机构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交流呼吸防护工作,是难得的国际盛会。

图1 2018健康呼吸高层圆桌对话现场

2018年9月5日,“2018国际健康呼吸日”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劳动防护用品联盟(CUPPE)、国际标准化组织个体防护装备委员会呼吸防护分会(ISO TC94/SC15)、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NOISH)、国际呼吸防护协会(ISRP)、国际职业卫生协会(IOHA)五大机构联合主办。这是我国第二次举办该项活动(见图1)。第一次是2017年举办,以后每年都将举办一次“健康呼吸日”活动。

“2018国际健康呼吸日”活动当天邀请了国内外呼吸防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各机构在呼吸防护工作中的做法和规划,并举办了两场以“生命至上 健康呼吸”为主题的高层圆桌对话,探讨我国呼吸防护工作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国际呼吸防护动态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个体防护装备委员会呼吸防护分会第一工作组召集人(见图2)克雷格·科尔顿(Craig Colton)首先介绍了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呼吸防护标准方面的发展。

该呼吸防护分会成立于2002年,目的是从国际层面推进呼吸防护标准的协调统一。ISO标准是依据全球的呼吸防护专家(技术委员会)的意见建立的,主要是为了实现呼吸防护设备的标准化。

据科尔顿介绍,这一工作由7个工作组共同完成。第一工作组负责“术语、分类和标记”的标准化工作,目前已完成并发布1个ISO标准和2个技术规范;第二工作组和第三工作组分别负责“过滤式呼吸器”和“供气式呼吸器”的标准化,目前都只发布了国际标准草案;第四工作组负责“测试方法”的标准化,已完成并发布了14个不同的标准;第五工作组负责“劳动者生理需求”的标准化,已完成并发布了8个技术规范;第六工作组负责“呼吸器的选择、使用和维护”的标准化,已完成并发布了1个标准和2个技术规范;第七工作组比较特殊,负责“防护化学、生物、放射性、核辐射等相关危害防护的呼吸器”的标准制定,这一标准将是最后完成的,因为是基于过滤式呼吸器和供气式呼吸器的标准来制定。

科尔顿强调,ISO组织制定呼吸器标准是以佩戴者为中心,关注什么是呼吸器佩戴者所能承受的。有些国家可能还没有呼吸器的标准,便可以参考ISO制定的标准。他希望全球能有更多国家采用、实施ISO标准。

呼吸防护分会每年召开一次全体大会,2019年3月将第一次在中国杭州举办。

美国国际职业安全及健康研究所(NOISH)个人安全防护技术实验室(NPPTL)总监玛丽安·达丽珊德诺(MaryannM.D’Alessandro)(见图3)在介绍《呼吸防护装备的NOISH认证》中指出,NOISH机构是美国政府的行政部门之一,隶属于卫生和人力资源服务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负责呼吸器的认证是由美国法律授权。

图2 国际标准化组织个体防护装备委员会

图3 美国国际职业安全及健康研究所(NOISH)

图4 国际呼吸防护协会

NOISH认证由于其严格的审批流程,得到全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可。目前,全世界只有89名NOISH认证证书持有者,142个NOISH认证的制造工厂,遍及全球25个国家。

国际呼吸防护协会国际部秘书杰西卡·赫基(Jessica Hauge)(见图4)在分享时提到,国际呼吸防护协会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家非盈利机构,在世界各大洲都有分会,目前有6个分会,每个人都有机会加入。

协会自成立伊始就确定了工作目标,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即是促进呼吸器佩戴者的健康和安全,并由这个目标指导其他6个工作目标的开展。

其他6个工作目标包括促进呼吸保护计划的建立,分享最佳实践;促进与呼吸防护相关的科学研究和评价技术;通过信息共享和聚集专业人员,提升呼吸防护知识水平;促进政府、制造业、教育界和劳动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将国际呼吸防护协会建设成信息交流的枢纽;促进发展中国家有效使用呼吸防护用品。

国际呼吸防护协会除了致力于举办国际交流会议,加强教育宣传,还积极支持分会的发展,比如在不同的区域召开技术会议,资助大学生、科研人员和年轻人进入呼吸防护领域,相互分享协会和各分会的信息。

我国呼吸防护稳步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呼吸防护工作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标准实施后,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呼吸防护设备水平的提高。

目前,该标准已实施十多年,正在进行修订。据参与标准修订的军事科学研究院防化研究所个体防护研究室副主任杨小兵介绍,此次标准修订,将突出标准的科学性、适合性、实用性。比如将对呼吸器的阻力值进行差异化设置,满足不同工作场合需求。这得益于在技术、工艺、材料等各方面,我国已有能力实现。“我们希望标准修订后,能从过去与国际标准跟跑的形式,变成并跑。”

国家劳动保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主任、中国劳动防护用品联盟检验检测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文芬在介绍“我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时提到,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防尘口罩市场需求量约为20亿只,防毒面罩为2 000万只以上。呼吸防护用品作为单一部类统计,年增长率约为20%。

中国劳动防护联盟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在积极推动《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系列标准制定实施,以及产品质量追踪溯源系统应用,实现对个体防护装备从生产到配备使用直至废弃的全周期管理。

杨文芬认为,“随着《安全生产法》及个体防护装备国家强制性配备标准的发布实施,呼吸防护装备市场将获得进一步加速发展,产业容量、产业集中度、产业科技含量、产品质量、防护性能等,在未来几年可期望见到较为明显的提升。”

猜你喜欢
国际标准化组织防护用品工作组
肖幼率工作组赴戴家湖涵指导抢险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修改《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
抓好四项任务加强采油厂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
32个工作组印迹 >
李克强同席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时强调 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聚焦关键突出重点
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确保职业健康安全
磁县政协专题听取委员工作组2015年工作汇报
张晓刚正式就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并发表任职致辞
浅析个体劳动防护用品的基本范畴与特征属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煤层气技术委员会(ISO/TC263)第三届全体会议在淮南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