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小场地体育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8-11-08 08:33王裔文王裔静
少年体育训练 2018年10期
关键词:小场地西城区噪音

何 雪,王 琪,黄 凯,王裔文,王裔静

(1.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北京 100034;2. 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北京 100035;3.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 100032)

体育场地是进行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不仅影响着体育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安排,而且与教学效果紧密相关、相互制约。良好的体育场地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基本保障,但我国一线城市由于人口密集、供地紧张等原因,中小学大多配备了非标准的体育场地,即“小场地”。从狭义角度上来说,凡是学生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低于国家教育部要求的标准,均可以称为“小场地”,这是客观条件下的小场地教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场地教学问题,即学校场地规划、教学计划安排、教学组织等不合理因素造成的学校教学场地紧张。因此在学校场地空间充足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小场地”的情况,这是主观因素下的小场地教学。那么,小场地体育教学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学校的小场地体育教学问题?怎样改进小场地的体育教学活动?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中小学的小场地问题进行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小场地体育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调查对象

选取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雷锋小学等学校的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教师20名,女教师28名,其教学年限5年以下的有35人,5~10年的有11人,10~20年的有2人。运动专项涉及田径、体操、篮球、排球等。(表1、表2、表3)

表1 调查对象人数一览表

表2 调查对象体育教学年限一览表

表3 调查对象体育运动专项一览表

1.3 研究方法

1.3.1 问卷调查法自编西城区中小学小场地体育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涉及对学校小场地教学的满意度、意见与建议等问题共计20题。共发放问卷48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1.3.2 数理统计法对所获得的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西城区中小学小场地教学基本情况

西城区作为北京市人口密度最高的一个区,其学校体育的小场地教学情况十分具有代表性。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到,58.3%的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的小场地教学存在困难,39.6%的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的小场地教学不存在困难。其中不存在困难的学校大部分是由于其学校招收的生源较少,而一些示范校等较好的学校生源较多,因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小场地教学困难。(图1)

图1 是否存在小场地教学困难

从教师的反馈来看,小场地教学对授课的最大影响是导致上课空间不足,教学活动容易发生冲突,占58.3%;其次是小场地教学导致噪音太大,影响教学效果,占33.3%。由此可见,在小场地教学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是空间不足和噪音的干扰。(图2)

图2

2.2 中小学小场地教学实际应对方法

由于生源的增多、空间有限等问题,中小学小场地教学在所难免。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学校层面,有23所学校采取了场地分区、因地制宜的方式,11所学校采用错时排课的方法,还有部分学校采取改进和增设教学场地、调整教学内容等方法来保证小场地教学效果,减少小场地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图3)

图3 应对小场地教学,学校采取的措施

在教师层面,为解决小场地教学问题,50%的教师认为应该采取小场地同年级排课的方式来减少场地的影响,但也有50%的教师提出了不同意见。针对小场地相互间的噪音干扰问题,42位教师选择了口哨控制、15位教师采取增加自身教学音量、13位教师采用调整教学内容的方法来减少噪音影响。(图4、5)

图4 避免噪音影响采取的措施

图5 小场地教学排课方式

2.3 中小学小场地教学实施建议

方法总比问题多,面对中小学小场地教学的教学现状,只要肯想办法,一定会让小场地教学高效进行。因此,本研究从一线教师出发,有效解决小场地教学问题。

在小场地体育教学上课班级数量方面,58.3%的教师建议应控制在2~3个班,虽然可能部分学校实际安排存在困难,但只要条件允许,学校应控制小场地教学的班级数量(图6)。小场地教学空间小,应高效利用教学场地。从调查结果来看,83.3%的教师认为需要将小场地进行界限划分,这样能够保证不同班级尽量减少影响,提高场地利用率(图7)。

图6 小场地上课班建议数量

图7 场地界限划分

在美化小场地教学环境方面,大多数教师(45.8%)认为应该多植树以增加场地环境对学生的吸引;43.8%的教师认为应该采用冷色调的颜色搭配并铺装场地(图8、图9)。

图8 是否需要植树

图9 小场地颜色搭配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西城区中小学的小场地教学普遍存在困难,小场地教学对授课的最大影响是导致上课空间不足,相互间的教学活动容易发生冲突;其次是小场地教学导致噪音太大,影响教学效果。为解决教学空间问题,教师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应对:(1)采取场地分区,因地制宜的方式,提高场地利用率;(2)采用错时排课的方法,避免高峰时段学生密集;(3)改进和增设教学场地;(4)调整教学内容等方法来保证小场地教学效果,减少小场地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5)针对小场地相互间的噪音影响问题,部分教师选择了口哨控制、增加自身教学音量、调整教学内容的方法来减少噪音影响。

3.2 建 议

西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小场地教学困难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不论是学校层面还是体育教师层面都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以期减少小场地教学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据此,本文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1)小场地教学应控制在2~3个班级为宜,班级密集会增加空间压力,同时增大噪音和视觉干扰;(2)进行小场地教学的界限划分,同时要避免校外环境对体育课程造成影响;(3)在美化小场地教学环境方面,应多植树以增加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吸引,场地的颜色搭配应多采用冷色调的颜色;(4)可根据学校场地特征,开设特色课程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小场地西城区噪音
奋进新时代 争做追梦人
——北京市西城区社会组织党务工作外出团建活动纪实
东方少年杂志社“我为祖国加油”主题绘画征稿选登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如何开展老城区小学在小场地的大课间活动
中学小场地体育活动开展模式研究
学校开展校园定向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小场地组织体育活动方法初探
2014至2015年西城区老楼通热方式实现无煤化工程项目
噪音对身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