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频振动治疗仪预防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

2018-11-08 08:18管细红童华章邵秀芹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0期
关键词:颈髓治疗仪分泌物

鄢 茵 管细红 童华章 邵秀芹▲

1.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西南昌 330024;2.江西省人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江西南昌 330006;3.江西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西南昌 330006

颈部脊髓损伤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国外报道颈髓损伤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50%~100%,其也是造成颈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并发肺部感染时,气道分泌物增加,不能有效排出,导致阻塞气道而严重影响通气功能,可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1],因此临床如何有效维护患者呼吸功能、预防肺部感染非常重要[2-4]。以往临床上多采用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措施来预防肺部感染,因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效果并不理想。鉴于此,本研究使用多频振动治疗仪对颈椎损伤患者进行排痰治疗并预防肺部感染,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颈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外伤所致,无胸腹部损伤和肺部其他疾患;②患者入院时颈髓损伤时间均在1周以内,颈髓损伤平面在C3~C7,入院后均遵医嘱给予排痰护理;③所有入选病例均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肺部肿瘤(包括脊柱和肋骨肿瘤)及血管畸形者;②肺结核、气胸和胸水以及胸壁疾病者;③出血性疾病或凝血机制异常,有发生出血倾向者;④肺部血栓者;⑤肺出血和咯血者;⑥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房、室纤颤以及心脏内附壁血栓者;⑦不能耐受振动的患者。经研究者说明研究目的后,患者和(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与研究。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均≥7 d。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 25~69 岁,平均(46.35±8.86)岁。 干预组中,男 18例,女 12 例;年龄 30~67 岁,平均(49.59±7.7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即雾化吸入和翻身叩背。选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痰液黏稠度的药物行雾化吸入,如10 ml生理盐水1支(天津金耀集团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31803101)、4000 U α-糜蛋白酶1支(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710713)、80 000 U硫酸庆大霉素1支 (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70710)行雾化吸入,3次/d,20 min/次,然后帮助患者翻身叩背,以协助气道内分泌物排出[5]。干预组患者在常规雾化吸入的基础上使用多频振动排痰仪 (无锡华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简称排痰机或Huana 220)进行排痰。

1.2.1 多频振动治疗仪(排痰机)的适用范围 协助术后及体弱患者增强排除呼吸系统痰液分泌物的能力,以改善淤滞的肺部血液循环状况,预防、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1.2.2 操作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叩击头,然后协助其取合适的体位,再将叩击头置于患者背部,叩击强度调为4~8 PR,频率为10~35 CPS,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进行叩击和振动排痰。每侧肺叶叩击3~5 min,感染部位酌情增加2~5 min,每次 15~20 min,每天 2~3 次。

1.2.3 操作步骤 ①患者侧卧位时,直接将叩击头作用于胸廓,一手轻轻握住叩击头手柄,另一手则引导叩击头,轻加压力,以便感觉患者反应。②振动顺序为由外而内、从上至下,每个部位叩击30 s左右,然后移动到下一个部位,直至整个胸廓 (避开肩胛骨及脊柱)。对于感染部位,应酌情延长叩击时间并增加频率,并用手对叩击头增加压力,促进其深部排痰。③做完一侧后,协助患者翻身,再同法另一侧。④振动排痰后及时吸痰。⑤注意观察其颜色、性质、痰量的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

1.2.4 注意事项 ①治疗头仅作用于患者穿有少量衣着时身体的治疗部位,不能直接作用于患者的体表;②工作频率或者工作程序应由低到高、由弱到强逐步增加,以患者能耐受为宜;③应保证所有连接紧固并可靠后方启动Huana 220;④应避免快速、随意地移动治疗头,以免影响治疗效果;⑤应注意治疗头转向器上的箭头标记(→)应与痰液排出方向一致,否则可能无法排出痰液;⑥应避免以很小的曲率半径(如近视直角)弯曲传动软轴,不允许将传动软轴缠绕、打结、直角打折使用;⑦本产品的使用期限为5年;⑧治疗头转向器的建议使用寿命为5年;⑨由于治疗头上橡胶件、海绵件的自然老化原因,建议其使用寿命为6个月~1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率。疗效判断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具体如下。显效:患者能够自行将痰液排出,且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有所提升;有效:患者不能自行将痰液排出,但在给予吸痰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有所提升;无效:患者不能自行将痰液排出,且在给予吸痰后血氧饱和度也未发生任何变化[6]。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的排痰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感染发生率为0.03%(1/30),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

2.3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率的比较

出院时,对两组患者的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干预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为100.00%(30/30),高于对照组的 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31)。

3 讨论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性

颈髓损伤又称为颈部脊髓损伤,因发病位置在颈部故又称为颈髓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伤,可导致受伤平面以下单侧或者双侧感觉、运动以及反射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如果导致呼吸肌麻痹、呼吸道分泌物存留,加上长期卧床,抵抗力下降,患者不能及时有效地排痰,极易造成呼吸道感染和呼吸衰竭,这也是颈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因此,采用一种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排痰,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预防、控制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环节[7-8]。

3.2 多频振动治疗仪的优势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传统的人工翻身叩背法来帮助患者化痰,预防呼吸道感染,其原理是叩击患者背部时,以借助气流振动增加咳嗽动作幅度,使肺泡内和支气管内的痰块顺利脱落于气管腔内,最后随着咳嗽反射被排出。其缺点是增加护士和照护者的工作量,且护理人员操作依从性低,不能保证操作的持续有效性;再加上对叩击力量轻重有规范,要求叩击力只能作用于患者体表层,如力量过轻则起不到较好的排痰效果,位于肺部深处的痰液无法顺利排出;如力量过重则会使患者感到疼痛难以接受。多频振动治疗仪能在保证排痰效果的基础上,弥补传统人工翻身叩背的不足,其原理是根据物理定向叩击原理同时提供两种力,对排除和移动分泌物有显著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当一种治疗分力在垂直于机体表面的方向就产生一种垂直叩击力,对支气管表面黏液和分泌物起松动和液化作用;②当另一种治疗分力在机体水平方向就产生一种水平的挤推震颤力,使支气管内已经出现液化的痰液排出至主气道,然后随咳嗽排出。其优点是震颤力量频率恒定、均匀,既对患者的肌肉起到按摩作用,而且能增加血液循环,同时患者能耐受,且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家属满意度[9]。

3.3 多频振动治疗仪的临床应用效果

多频振动治疗仪根据物理定向叩击原理设计,通过仿生物节律性振动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支气管及以下部位的排痰,具有穿透性强、功效好,比人工翻身叩背法更稳定、缓和、持续、且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优势[7]。由于颈髓损伤患者需长期卧床,部分四肢瘫痪,咳嗽咳痰反射弱或无,痰液很容易就淤滞于气道从而导致肺部通气障碍,因此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提示,干预组患者的排痰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干预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干预组患者家属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提示多频振动治疗仪具有明显的排痰效果,且患者感觉舒适,痰液易于吸出,无明显不适症状,本研究结果与排痰仪在其他患者中的应用研究结果一致[10-15]。

综上所述,多频振动治疗仪在颈椎损伤患者排痰效果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人工翻身叩背法,既可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预防、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又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治疗费用,且提高了家属满意率,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颈髓治疗仪分泌物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油菜营养生长期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对导致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危险因素的探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评价颈椎病脊髓微观结构的变化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高海拔地区急性颈髓损伤早期并发症多因素分析及治疗策略研究*
正常颈髓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