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磁共振诊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价值

2018-11-08 08:18叶加润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0期
关键词:骨关节退行性半月板

叶加润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西景德镇 333001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为导致老年人活动障碍的一项重要原因,常累及活动量较多或负重关节[1-2]。患者多以无力、跛行、关节僵硬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对其生活质量形成严重影响。为改善患者的预后,早期诊断对该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病史及X线检查可对疾病类型做出判断,但对退行性骨关节病难以确诊。随着磁共振(MRI)诊断技术的临床诊断中的广泛应用,发现其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3-5]。本研究对65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行1.5T MRI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 43例,女 22例;年龄 58~71岁,平均(64.32±1.95)岁。病程 3 个月~11 年,平均(5.06±0.74)年。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入选患者均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膝关节骨关节炎;②无心、肝、肾等重要器脏性疾病与血液系统疾病者;③可积极配合完成相关检查者。排除标准:①可能引发风湿、痛风等关节病变相关疾病者;②检查前1个月内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者;③2周内接受过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者。

1.3 方法

对所有患者行MRI检查,仪器选用美国GE 1.5TMRI检查,横断面使用T1WI序列,梯度回波序列加三维扰相脂肪抑制,斜矢状面使用STIR、T1WI及T1W2序列,冠状面使用 STIR、T1WI序列,参数:STIR:TE100 ms、TR400 ms;T1WI:TE20 ms、TR500 ms;T1W2:TE90 ms、TR300 ms;视野:16 cm,矩阵:256×256,层间距:1 mm,层厚4 mm,保持前交叉韧带与斜矢状面平行。

1.4 观察指标

对MRI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疾病类型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比较MRI及手术病理结果并计算MRI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恶性为阳性,良性为阴性,以a表示真阳性,以d表示真阴性,以c表示假阳性,以b表示假阴性。准确度=(a+d)/n,灵敏性=a/(a+c),特异性=d/(b+d),阳性预测值=a/(a+b),阴性预测值=d/(c+d)。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检查结果

在65例疑似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中,MRI共检出阳性患者47例,阴性18例,其中关节腔膝狭窄、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及关节腔内游离体检出率最高,均为 17.02%(表 1)。

表1 MRI检查结果

2.2 MRI与手术病理结果的比较

65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其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共45例,经MRI检查有43例患者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其诊断敏感性为91.49%(43/47),特异性为 88.89%(16/18),准确性为 90.77%(59/65)(表 2)。

表2 MRI及手术病理结果的比较(例)

3 讨论

膝关节为人体结构中最大的一对关节,同时也是受磨损而发病的关节,其中关节软骨退变为膝骨关节病最先发病部位,在病变早期,软骨透明度将逐渐降低,甚至变得脆弱且坚硬[6]。且因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呈进行性加剧趋势,当病情发展至一定阶段可使患者出现膝关节疼痛难忍、行走不便等症状,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故需及时采取诊治措施,以更好的抑制病情发展,减轻对患者膝关节损害程度[7-9]。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因病情进展缓慢且相关临床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在以往诊断中,X线检查为常使用手段,但由于对软组织病变难以清晰显示,故误诊率较高[10-14]。而MRI因具有无创、多方位、多参数成像、对组织可产生较高分辨力等特点,可清晰显示出半月板、骨质、韧带等软组织损伤情况,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2-16]。本研究结果显示,在65例疑似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中,MRI共检出阳性患者47例,阴性18例,其中关节腔膝狭窄、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及关节腔内游离体检出率最高,且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其中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共45例,经MRI检查有43例患者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其诊断敏感性为91.49%,特异性为88.89%,准确性为90.77%,提示采用MRI技术对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类型可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进而为疾病分期、治疗方案选择及调整提供有价值参考依据。临床对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类型的诊断,除MRI外,X线应用效果较为良好,但该检查手段无法对膝关节内部情况做出全面反映,尤其在软组织及膝关节韧带显示方面,进而无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直观、确切的检查结果[17-19]。而MRI作为无辐射、无创的一种检查手段,可实现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并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现已被证实在半月板、关节软骨、韧带骨质等方面损伤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20]。在诊断半月板病变方面,通过采用MRI技术不仅能够清晰显示出损伤及退变情况,还可实现对其损伤程度的分级,原因在于半月板出现撕裂、退变等现象时,关节滑液可经半月板关节面向撕裂、退变的半月板渗入,使局部氢离子浓度增加,进而能够清晰显示;关节腔内游离体与关节积液很少单独出现,在诊断节腔内游离体方面,MRI可较为清楚的显示,有利于发现更多的阳性,故检查结果相对可靠[21-22]。

综上所述,1.5T MRI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疾病早期发展的诊断提供可靠信息,是诊断膝骨关节病的一项有效检查手段。

猜你喜欢
骨关节退行性半月板
OLIF和MI-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效果分析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疗效观察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64排CT诊断骨关节损伤的优势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骨关节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关节镜下应用FasT-Fix 缝合器修复半月板损伤的中期临床疗效观察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补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