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不应被遗忘

2018-11-08 04:35雷望红
环球时报 2018-11-08
关键词:代际话语村庄

雷望红

留守儿童近年来受到社会的关注,这的确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但与此同时,乡村还有另一个问题被忽略了,那就是留守老人问题。在现代农村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家计模式中,留守老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是照顾了留守乡村的孙辈。这实际上避免了两大问题:一是避免了家庭内部无积累,孩子留守在乡村,家庭内部节省的开支能作为家庭再生产的积累。二是避免了孩子进城后实质无人管教的问题。相比于忙碌的父母和诱惑的城市,孩子留在农村获得的关注和关爱反而更多。

其次是保持了小农经济体系。通过老人耕种,保障家庭内部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实现晚年社会价值和生命意义,避免土地抛荒可能带来的农业生态问题和粮食生产危机。

最后是维系了相对完整的社会关系。留守老人坚守乡村,通过在村群体日常交往和社会互助,使乡村社会关系继续维持。在外游子还会每年春节惦记着回乡,国家还会保障乡村基本公共物品的供给,因此乡村实际还保留着温度和热度。

相对于乡村留守老人的付出与贡献,他们更不应该成为社会剧变过程中的被遗忘者。

伴随着全国劳动力市场兴起的是全国婚姻市场,在适婚青年男多女少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年轻人在婚姻市场上获得优势地位,家庭内部会将资源向下倾斜,支持年轻人支付彩礼、购买婚房等,从而形成“恩往下流”的家庭资源分配格局。老人成为被牺牲的主体,他们对家庭的付出成为了理所当然,老人的家庭责任延长并义务化,并形成道德绑架,即要求老人要“学会做老人”。

“学会做老人”暗含两层意思:一是老人要尽力为子女付出,在有劳动余力时为子女积攒更多的经济资本,辅助他们参与社会竞争,从而形成自我剥削。二是老人不能给子女增加负担,要极大地抑制自身对家庭成员的权利表达,比如养老要自养,生病了自己负担等,一些老人生病时为不给儿女添负担,在无法忍受疼痛时甚至会选择自杀。

当留守老人意识到自己被牺牲之后,就可能促使下一辈老人转向理性的生活方式,比如推卸家庭内部责任,由此瓦解家庭内部伦理。当缺乏代际支持之后,家庭危机就会转嫁到年轻一代身上,彼时的社会压力可能会更大。因此,解决老人问题,是保持家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节点。

乡村留守老人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家庭内部关注,通过移风易俗引导家庭内部代际责任再分配,为老人卸掉家庭过度责任的道德话语。另一方面要在村庄内部构建有利于老人的社会组织和话语体系,即通过建立老年人协会将老人组织起来,让他们在组织中形成话语共识,继而通过老年人协会扩散老人主体话语,在村庄内部形塑有利于老人的话语体系,保障他们在家庭和村庄中的地位。▲

(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学者)

猜你喜欢
代际话语村庄
画与理
寻求阻断贫困多代际传递的路径
初 春
《我和我的父辈》: 代际秩序建构与精神传承隐喻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