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机制研究

2018-11-08 06:01赖金茂
西部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摘要:协同理论作为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协同理论与思 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强的契合度,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力 不合力、行动不联动的现实难题,有必要将协同理论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构建层层贯通的协同育人管 理机制,构建多元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导向明显的协同育人评价机制,构建支撑有力的协同育人保障机 制,从机制层面为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8)10-0034-04

2004 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 全过程。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 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 制和工作机制。”机制存在的问题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此,应探索并构建多元联动的协同 育人机制,借助机制的有效运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内部各要素形成协同效应,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成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协同理论的契合

(一)协同理论的内涵

协同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一门系 统科学的分支理论,其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哈 肯研究了复杂开放的系统在外部参量驱动和内部子系统 协同作用下,以自组织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 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动力以及演化的规律。“我们发 现,许多个体,无论是原子、分子、细胞,或是动物、人类, 都是由其集体行为,一方面通过竞争,另一方面通过合作 而间接地解决着自身的命运。”[1]9 对此,哈肯指出协同 就是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作用,它广义 地包含竞争与合作,但重点强调的是合作。复杂开放的 系统协同效应的产生就是系统内部竞争与合作的结果, 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阈值时,系统内部各种有序的

关联运动就会取代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并成为决定系统 发展方向的主要运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克服并减少相互 制衡的力量,使得内部子系统在同一方向上形成最大合 力,促使系统出现协同效应。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协同理论的契合

协同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具有很强的 契合性。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它 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具有复杂的有机结构的整体。”[2]131 各子系统和各要素之间不仅存在着激烈竞争的集体行 为,同时也存在借助协作来间接决定自身命运的行为。 根据协同导致有序的原则,借助某种外部控制参量的改 变,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种被动的、无序的行为 朝着主动的、有序的行为转变,并在这种转变中形成具有 某种新的功能或结构的有机整体,进而在稳定有效的机 制下形成协同效应,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其次,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人的主观意识干预下的一种积极实 践活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各要素主要表现为具有较 强思维能力的人,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和各要素形成协同 合力,实现由无序向有序的转变,提升协同育人的实效更 加明显。对此,将协同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关 键是要分析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各要素的各自无规则独 立运动的特点,从中发现非线性作用关系,然后借助某种 外在干预,调整控制参量,促使系统内部有序的关联运动 得到加强,并使其逐步成为引导系统内部运动的主导力 量和主要表现形式,进而在系统内部形成自组织运动,产生协同效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目标。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面临的问题 协同育人理念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未

得到有效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仍面临较多难题。

(一)工作机制设计不完善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整体设计还不完善,各 部门合力、联动、协同育人的整体效果难以充分发挥。一 是协调沟通机制不健全,存在沟通不顺畅、协调不到位、 上下不贯通的问题,导致各部门合力育人动力不足,严重 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二是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存在考核评价指标不科学、考核评价过程形式化、考核评 价结果难以运用的问题,导致协同育人广度不够、深度 有限、后劲缺失。三是激励约束机制不明显,出现正面效 应激励不及时、引导不全面,对负面效应约束不到位、消 除不彻底,难以调动各部门协同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支撑保障机制不到位,缺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效 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效果不够理想。

(二)教育资源整合不彻底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资源整合不彻底,导致 多部门协同育人难以有效实施。一是教育主体不联动, 缺乏多层级协同育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只能 是以部门为单位的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二是教育信息 难共享,缺乏跨部门协调沟通平台,各部门难以在统一平 台中进行信息沟通、经验分享和资源配置,导致实际工作 中常常出现出力不合力、行动不联动的情形。三是教育 资源发掘不彻底,未能将协同育人的理念有效融入到专 业教学、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工作中,蕴含在专业教 学、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未 得到充分有效发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整 体效果不明显。

(三)载体效能发挥不充分

“载体是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主客体 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活动平台。”[3]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载体整体效能发挥不充分,综合运用载体协同推进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显著。一是综合运用多种载体的 能力有限。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知水平和能力素质 等因素的影响,未能將传统载体和现代载体实现有效融 合,共同发挥两种载体的育人效能。二是网络教育平台 利用不足。由于缺乏必要的师资、技术和设备,使得师生 交流的网络教育平台利用不充分,信息发布、内容更新迟 缓,未能有效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难以及时进 行网络舆情监控和言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的

引导和管控能力普遍不足。

(四)保障措施支持不到位

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措施支持不到 位,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一是师 资素质不高。由于一些单位的领导重视不够和思想认识 不足,未能从校内外选拔优秀的人员充实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队伍,师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够合理, 表现为数量不足、能力有限、素质不高,难以承担起思想 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的重任。二是经费投入不足。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经费整体投入不足,有限的经费主 要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培训进修和实践考 察,而用于其他方面的经费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 工作难以有效实施。三是办公设施缺乏。由于经费投入 有限,用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场所、专题网站和网 络平台未能得到有效改善,长期处于缺乏或紧张的状态, 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作的实施。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路径

构建多元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协同育人的关键,只有借助机制的有效运行,才能发 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协同效应。

(一)构建层层贯通的协同育人管理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高校党委 必须落实主体责任,从宏观层面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的顶层设计和集中管理。科学构建层层贯通的协同育 人管理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念真正融入 到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 服务育人。

一是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 性要求以整体性的原则进行顶层制度设计,把协同育人 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制度设计中。要重点构建集中管理制 度、协调沟通制度、教学研究制度、舆情监控制度和考核 评价制度,借助有效的制度解决育人资源整合不到位、沟 通协调不充分、信息共享不全面、考核評价不完善、协同 育人出力不合力行动不联动等不利局面,把协同育人的 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明确高层管理责任。高校领导要站在全局的高 度,统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集中管理,明确管理责 任、落实责任分工。党委书记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第一责任人,应承担起机构组建、人员配置、工作分工 等职责,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协同管理机制,使其有效涵 盖不同部门和不同层级。主持高校全面工作的校长,分 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分管教学工作的副

校长应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积极协助党委 书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工作。

三是抓好基层管理工作。高校各部门应按照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和工作部署,结合部门工作特点 和优势,调整并完善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和工 作方案,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专业教学、行政管理 和后勤服务工作中,用专业技能、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影 响学生、感召学生,实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二)构建多元联动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高效的工作机制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质 量、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条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育人就是“各育人主体以人才培养和使用为目的, 在系统内共享资源、积聚能量的有效互动。”[4] 为此,要 建立多元联动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打破以往思想政治 教育各部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促使各部门相互 协作、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实现各部门合力、联动、协同 育人。

一是教学协同育人。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和通 识课教师是教学协同育人的主体。教务处作为高校教学 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任课教师的教育和管理,从 “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出发,切实树立起所有教 师都有育人责任、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的育人理念,深 度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 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各类课程教 师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自觉贯穿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 程中,主动承担起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既要重 视对高校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的培养,更 要强化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敬业精神的引 导。

二是管理协同育人。党务和行政管理干部是管理协 同育人的主体。高校管理干部按照业务归类的原则为高 校学生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同时又以岗位管理和服 务面对面深刻影响着学生,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 要积极搭建稳定有效的协调沟通平台和网络教育平台, 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各项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借助各 级各类管理平台提升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效能,同时 又能借助管理平台积极回应学生的现实关切和诉求。

三是服务协同育人。教学辅助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 是服务协同育人的主体。各级各类服务人员在各自的岗 位中从事着平凡而又普通的工作,为高校学生的学习、生 活提供各种必不可少的专业服务,以自己的热情服务和 敬业精神影响并感染学生,同样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要加强对各级各类服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使其将思想 政治工作贯穿到日常服务工作的全过程,既要努力创设 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 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又要自觉带头遵守岗位职业道德,为 学生树立敬业爱岗的表率。

(三)构建导向明显的协同育人评价机制

科学合理的评价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效 果的重要手段。“人类任何有目的的活动都需要相应的 评价,评价是目的活动的保障和反馈,建立科学、合理、可 行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实现活动的预期和目标。”[5] 要建 立专业评价和思想评价相并重,正面激励和负面惩戒相 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评价机制,进而转变以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指标不科学、 评价结果不运用的局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动 力和育人质量。

一是专业评价与思想评价协同。高校人才培养工作 不仅体现在学生的专业教育和培养,还体现在学生的思 想形成和完善,这就要求建立与此相适应的专业教育评 价和思想教育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内容和 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借助有效的评价促使学生 努力打牢专业功底,提升思想境界,推动各门课程教师自 觉主动地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融 入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

二是正面激励和负面惩戒协同。正面激励就是将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各种好的做法、先进人物通过奖励措 施对其加以强化和肯定,借助宣传舆论平台进行集中呈 现,形成强大的正面引导和示范效应。负面惩戒就是对 各种负面效应和负面影响采取惩戒措施对其进行否定和 摒弃,达到纠偏和警示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各 育人主体应协同运用激励和惩戒措施,积极引导、放大正 面效应,及时劝诫、消除负面效应,从而转变以往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中有激励无惩戒、或者激励惩戒不及时、激励 惩戒不协同的局面。

三是评价实施与结果运用协同。评价实施就是将思 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成果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考 量,依据评价标准得出评价结果的过程,它既是确保思想 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持续稳定实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 获得并运用评价结果的重要前提。结果运用就是将思想 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评价结果在教职工年度考核、评奖评 优、岗位聘任、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加以运用的过程,借 此达到提升各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育人的动力和 质量,增强各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

(四)构建支撑有力的协同育人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持续、 穩定、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 作需要借助一定的师资、经费、设施作支撑,否则协同育 人将难以取得成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师资、 经费和设施的统筹、整合、建设和管理工作,确保师资队 伍素质过硬、办公经费数量充足、办公设施配置完善,为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是师资队伍素质过硬。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取得思 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实效的关键条件。要从校内外选拔 一批立场站得稳、底线思维强、政治素质高的人员充实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着力打造多学科背景相互支 撑、良性互动的师资队伍。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树立协同育人理念,创新协同育人 方法,掌握协同育人手段,着力建设一支具有自觉“育德 意识”和“育德能力”的师资队伍。

二是办公经费数量充足。充足的办公经费是思想政 治教育协同育人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高校要积极 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足额及时拨付思想政治理论 课建设经费,专项用于教师学术交流和实践研修,提升教 师的整体素质和育人能力。同时又要酌情配置相应的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经费,专项用于教学研究、队伍培 训、场室建设和实践考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 作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

三是办公设施配置完善。完善的办公设施和良好的

工作环境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实效的助推剂。 要统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工作室、学生活动室和资 料借阅室等各种场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营造舒适、宽松 的育人氛围,使其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难忘的好去 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教育网站,搭建网络教育平 台,借助网络、手机等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工 作,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占领网 络思想政治教育舆论阵地,引导并规范学生网络言行,为 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德才兼备的后继人才。

参考文献:

[1]( 德 ) 哈肯 . 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 [M]. 凌复华译 . 上海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2] 戚万学 . 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 [M]. 济南 : 山东教育出版 社 ,2006.

[3] 赖金茂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育人机制构建研究 [J].

新余学院学报 ,2015(5).

[4] 徐平利 . 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 [J]. 职教 论坛 ,2013(1).

[5] 董学军 .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 [J]. 沈阳师范大 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11(3).

作者简介:赖金茂(1981—),男,汉族,江西龙南人,广东 理工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 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