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老工业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环境能源效应研究

2018-11-09 05:24雒海潮
创新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变量

雒海潮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承接产业转移是否污染环境一直是学界研究焦点。从环境成本分析,发达国家环境标准提升会导致高污染行业向环境标准相对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以节省成本,为承接地同时带来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但是,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也存在相反观点,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同时吸纳了先进地区治理污染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将有利于承接地环境污染的减少[1-2]。已有研究主要以中国整体或省级单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3-6]。近年来,城市尺度上的研究不断增加[7-8],但针对国内区际产业转移的研究较少。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能源消费是许多污染的源头。承接产业转移必然影响资源能源利用,长期粗放使用资源能源可能导致环境恶化。转移产业许多是落后淘汰产业,其中消耗大量资源能源的产业会产生相应废弃物污染生态环境。当然,承接产业转移对资源能源不仅有消耗和污染效应,同样也存在节约和保护效应。一是由于承接产业转移后经济和技术水平均会提升,承接地会日益重视资源环境保护,政府也有更多财力投入到资源节约和环境生态保护。二是承接产业转移也带来先进的环保思想,国家和社会日益关注能源环境问题,促使承接地提高环保标准,限制污染产业进入。在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背景下,具有区位、资源、工业基础、充足廉价劳动力等优势的中部老工业城市在追求提高财政收入和增加当地就业目标下,对承接产业转移持积极态度,转移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因此,分析承接产业转移产生的环境能源效应,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范围

改革开放后,老工业基地作为“问题地区”受到政府和学界关注,列入需要振兴和政策支持的地区。2005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研究中部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后,关于中部老工业基地的标准和范围以及国家应支持的老工业基地如何界定的研究在学界展开,代表性成果包括魏后凯[9]和高树印[10]提出的标准。但是,学界的研究仍以中部六省为对象[11],研究内容也相对比较宏观,城市层面上的研究还较少。2013年国务院批复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明确老工业基地的基本单元是老工业城市,中部六省的地级老工业城市为34个,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区域范围。

1.2 研究方法

基于研究的数据是涉及城市、年份、变量3个维度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能够利用混合数据分析变量之间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变化趋势的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可以综合利用样本信息,使研究更加深入,同时可以减少多重共线性带来的影响。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

其中,yit是因变量,x1it…xkit是k个解释变量,N是横截面个体成员的个数,T表示每个截面成员的样本观测时点个数,参数ai表示面板数据模型的截距项,β1i…βki表示对应于k个解释变量的系数。通常假定随机误差项uit之间相互独立,且满足均值为零、方差同为σ2u的假设。上述面板数据模型由于对截距项和解释变量系数有不同的限制,又可以分为混合回归模型、变截距模型和变系数模型3种不同类型。对于后两者根据个体影响的不同形式,又可以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12-14]。具体模型选择需要根据数据检验结果设定。

2 变量构造及数据说明

2.1 指标选取

2.1.1 环境效应。针对中部老工业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分析,以环境污染强度为被解释变量,以承接产业转移、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为解释变量进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估计。代表环境污染强度的被解释变量选择单位GDP的工业废水排放量(WW)、单位GDP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WS)、单位GDP的工业烟(粉)尘排放量(WG);解释变量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指标选择外商直接投资(FDI)、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指标选择利用省外境内资金(INLANDK)、产业结构指标选择二产产值占GDP比例(STRUCT2)、经济规模指标选择各城市GDP。

2.1.2 能源效应。针对中部老工业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源效应分析,以能源消耗作为被解释变量,在解释变量中关注产业转移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稳健性考虑,参考Groot et al.的做法[15],对被解释变量的选择采取不同的形式。假设能源消费主要由投资拉动,被解释变量选择能源消费总量(EC)较为合适;假设能源消费主要由内需拉动,被解释变量选择人均能源消费量(PEREC)较为合适;假设能源消费主要由生产驱动拉动,被解释变量选择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ECUNIT)较为合适。在解释变量的选取方面,首先,选择人均GDP(PERGDP)作为能源消耗的核心变量。其次,选择人均GDP的平方项(PERGDP2)表示不随经济增长变动的其他诸多因素,如节能意识、减排措施、产业结构变化、政府监管等方面。这个变量还可以用来考察是否存在“能源库兹涅茨曲线”,如果其系数显著,就可以判断存在“能源库兹涅茨曲线”。产业转移变量仍然将国外和国内产业转移量分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指标选择外商直接投资(FDI)、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指标选择利用省外境内资金(INLANDK)。

2.2 数据来源

根据上述量化分析所选指标,数据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以及中部各省统计年鉴、各省城市统计年鉴、各老工业城市的统计年鉴获得,此外还通过各个城市政府门户网站以及统计局网站公布的历年统计公报和统计资料进行数据补充。关于中部老工业城市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情况,由于2003年之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才形成规模,因此研究时段定为2003—2016年。由于代表中部老工业城市承接国内区际产业转移的指标——利用省外境内投资金额的统计数据仅河南省(从2007年始)和湖南省(从2006年始)公布,因此,中部老工业城市承接国内产业转移的研究基于上述两省14个老工业城市2007—201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2.3 数据处理

运用GDP平减指数计算可比价格的中部老工业城市GDP。GDP平减指数采用中部六省各省统计年鉴公布的不变价格指数计算各个年份的不变价格GDP,然后结合现价GDP计算各个省份不同年度的以2003年为基期的GDP平减指数。对中部各个老工业城市按照所属省份和年度的GDP平减指数计算可比价格的GDP。对中部老工业城市资本投入K(减去利用外资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和INLANDK(利用省外境内的投资金额),同样采用上述GDP平减指数计算可比价格的投入额。对于资本投入FDI(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首先采用各年度人民币对美元年平均汇价折算为人民币,然后采用上述GDP平减指数计算可比价格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下面是运用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Eviews 6.0进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的结果,报告最优模型估计结果。

3.1 环境效应

3.1.1 基于34个老工业城市的分析。以代表环境污染强度的指标单位GDP的工业废水排放量(WW)、单位GDP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WS)、单位GDP的工业烟(粉)尘排放量(WG)为被解释变量,以外商直接投资(FDI)、各城市经济规模(GDP)、产业结构(STRUCT2)为解释变量,进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模型估计,分别称为模型Ⅰ、Ⅱ、Ⅲ,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模型Ⅰ的R2达到0.81以上,F值在0.000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从拟合度值和DW值看模型Ⅰ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在模型Ⅰ估计结果中,FDI、GDP、STRUCT2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估计系数为负,其中FDI的系数绝对值最小,表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废水排放量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模型Ⅱ和Ⅲ的估计结果同样可以得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WS)和工业烟(粉)尘排放量(WG)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如上分析,可以认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排放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等环境污染排放强度。

3.1.2 基于14个老工业城市的分析。以代表环境污染强度的指标单位GDP的工业废水排放量(WW)、单位GDP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WS)、单位GDP的工业烟(粉)尘排放量(WG)为被解释变量,以外商直接投资(FDI)、利用省外境内资金(INLANDK)、各城市经济规模(GDP)、产业结构(STRUCT2)为解释变量,进行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模型估计,分别称为模型Ⅳ、Ⅴ、Ⅵ,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模型Ⅳ的R2达到0.81以上,F值在0.000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从拟合度值和DW值看模型Ⅳ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在模型Ⅳ估计结果中,FDI、IN⁃LANDK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估计系数为负,表明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废水排放量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根据模型Ⅴ的估计结果同样可以得出,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WS)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模型Ⅵ的R2仅达到0.50,FDI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估计系数为负,表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烟(粉)尘排放量(WG)起到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INLANDK虽估计系数为正,但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显著,表明承接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烟(粉)尘排放量(WG)缺乏显著影响。如上分析,可以认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排放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等环境污染排放强度;承接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等环境污染排放强度;承接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工业烟(粉)尘的排放缺乏显著影响。结合表1和表2的结果分析,可以认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环境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污染排放强度;承接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等环境污染排放强度,而对老工业城市工业烟(粉)尘的排放缺乏显著影响。

表1 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

表2 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

综上,本文认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环境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污染排放强度;承接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等环境污染排放强度,而对老工业城市工业烟(粉)尘的排放缺乏显著影响。

3.2 能源效应

由于受到城市层面上能源消耗数据和利用国内省外投资数据的限制,本研究仅利用14个老工业城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中部老工业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源效应。以代表能源效应的指标能源消费总量(EC)、人均能源消费量(PEREC)、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ECUNIT)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均GDP(PERGDP)、人均GDP的平方项(PERGDP2)、外商直接投资(FDI)、利用省外境内资金(INLANDK)为解释变量,分析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对中部老工业城市产生的能源效应,分别称为模型Ⅶ、Ⅷ、Ⅸ,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模型Ⅶ的R2达到0.96以上,F值在0.000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从拟合度值和DW值看模型Ⅶ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在模型Ⅰ估计结果中,FDI和IN⁃LANDK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估计系数为负,表明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总量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可能导致能源消费总量的减少。此外,解释变量PERGDP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中部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总量会相应增加。而解释变量PERGDP2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中部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总量符合“倒U型”的假设,也就是说随着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能源消费总量会“先升后降”,可以认为“能源库兹涅茨曲线”在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总量层面上是存在的。再根据模型估计结果计算能源消费总量拐点,是在人均GDP达到62 538元时。对照中部老工业城市2016年的人均GDP数据,发现仅有极少数城市达到拐点值,绝大多数城市都是处于能源消费总量增加的阶段。

表3 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的能源效应

模型Ⅷ的R2达到0.97以上,F值在0.000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从拟合度值和DW值看模型Ⅷ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在模型Ⅱ估计结果中,FDI和INLANDK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估计系数为负,表明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人均能源消费量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可能导致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减少。此外,解释变量PERGDP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部老工业城市人均能源消费量会相应增加。而解释变量PERGDP2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中部老工业城市人均能源消费量符合“倒U型”的假设,也就是说随着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人均能源消费量会“先升后降”,可以认为“能源库兹涅茨曲线”在老工业城市人均能源消费量层面上是存在的。再根据模型估计结果计算人均能源消费量拐点,是在人均GDP达到90 909元时。对照中部老工业城市2016年的人均GDP数据,发现所有城市都没有达到拐点值,可见中部老工业城市都是处于人均能源消费量增加的阶段。

模型Ⅸ的R2达到0.94以上,F值在0.000的水平上具有显著性,从拟合度值和DW值看模型Ⅸ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在模型Ⅲ估计结果中,FDI的估计结果不显著,表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缺乏显著影响。而INLANDK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估计系数为负,表明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可能导致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减少。此外,解释变量PERG⁃DP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中部老工业城市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会相应减少。而解释变量PERGDP2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中部老工业城市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符合“U型”的假设,也就是说随着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会“先降后升”。这与2007年以来多数中部老工业城市单位产出能源耗费的实际情况也是对应的。再根据模型估计结果计算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拐点,是在人均GDP达到58 744元时。对照中部老工业城市2016年的人均GDP数据,发现仅有极少数城市达到拐点值,绝大多数城市都是处于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减少的阶段。

综上,2007年以来中部老工业城市“倒U型”能源库兹涅茨曲线在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两个层面上存在。承接国外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老工业城市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缺乏显著影响。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均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可见,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了中部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耗总量、人均消费量和单位产出能源消耗的下降。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两个时段上中部老工业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估计方法,对中部老工业城市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转移产生的环境和能源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环境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污染排放强度。②承接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产生了正面效应,减小了老工业城市单位GDP的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等环境污染排放强度,而对老工业城市工业烟(粉)尘的排放缺乏显著影响。③中部老工业城市“倒U型”能源库兹涅茨曲线在能源消费总量和人均能源消费量两个层面上存在。④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老工业城市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缺乏显著影响。⑤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对老工业城市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均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相应的政策含义体现为以下几点:①中部老工业城市政府应积极引导质量与效益兼具的FDI进入高技术产业,从而放大其“污染光环”效应。相关部门应继续严把环境准入关口,对转入产业特别是工业产业制定相应的环保标准,建立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健全环境保护法制体系,严格执法,全程监督,通过规制和市场化方式倒逼企业提升技术水平。②中部老工业城市应正确对待来自国内的区际产业转移。既不可完全通过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进入来换取经济的暂时增长,也不要盲目抵制来自国内的区际产业的合理转移。要认识到承接产业转移与环境问题并不是对立命题,当环境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就可以实现二者的和谐共生与双赢。

猜你喜欢
工业废水二氧化硫变量
酸碱滴定法测定香菇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工业废水处理方法及回收利用
抓住不变量解题
葡萄酒为什么要加二氧化硫
进入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容易聚集场所有哪些较大危险因素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基于污染减排视角的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因素的测算分析
浅析工业废水中生物毒性的研究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