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旭:中国经济走进“一战”

2018-11-09 05:04刘畅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43期
关键词:资本民族发展

刘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常旭

三联生活周刊:在你看来,如果考察“一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应该从哪个时间点开始?原因是什么?

常旭:历史分期往往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儿,特别是考察历史上的经济问题。按照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代表人物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的说法,历史发展是在多元时间体系中进行的,他将历史分成短、中、长三种时段,它们分别受到快、中、慢三类变量的影响。必须将三种时段和三类变量结合起来,才能显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意义。对经济史的考察,应该更侧重中、长期和中、慢变量,注重经济发展的连续性。

具体到“一战”对中国经济影响,我们应该主要关注“一战”对当时中国对外贸易、产业资本(包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社会经济整体等的发展趋势所产生的影响。

从产业资本发展趋势来看,可以看外国资本的例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转向垄断阶段,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已经不只是商品输出,而是日益重视资本输出,特别是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商攫取了在中国“合法”开矿设厂的权利,外国资本在华迅速扩张。据相关估计,1894年,各国在华的企业投资为1.19亿美元,而1914年为16.72亿美元(战争赔款未计入),分布在金融、贸易、运输、工矿、房地产、外国贷款等领域。

又如民族资本。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已经在近代工业和航运业中产生,但发展十分缓慢;甲午战争以后,随着晚清政府、北洋政府的振兴商务、鼓励实业的政策推行,以及民间“设厂自救”、抵货运动、收回利权等运动如火如荼,民族资本工矿业、轮船铁路业都有初步的发展。特别是工矿业,据估计,1895~1913年期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达到年增长率15%,这个增长率甚至超过了“一战”期间及其后的1914~1921年,后者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代”。

因此,我们考察“一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最起码要追溯到甲午战后的1895年,将它置于1895年以来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国际的中长期因素中进行考察。

中国青年人学习使用进口打字机,练习西式速记和语言

三联生活周刊:“一战”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

常旭: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对外贸易模式已基本形成。当时,茶和丝是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但19世纪70年代以后,其出口价格就已脱离国内市场,而受到国际市场的控制。在具体交易上,茶和丝的价格是由上海洋行根据伦敦电报行情,或向伦敦进口商询价,扣除自己的利润和费用,在上海“开盘”,即开出洋行收购价。中国的茶栈、丝行则根据洋行开价,扣除自己的利润和费用,向产区报价。产区的各层级商人,又根据这个收购价,层层扣除自己的利润和费用,向农民收购。所以虽然交易发生在中国,但价格却完全依国际市场而定。

1895~1914年間,这一特征又有所发展。从商品量看,贸易额迅速增长,其中进口增长很快,而出口增长缓慢,贸易逆差逐年扩大。从商品结构看,基本是进口消费品和出口农业原料、农业加工品的模式。面纱和棉布是最重要的进口商品,而棉花是净出口。中外贸易的买办制度也开始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新式金融、信用事业的发展,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华商日益增多,一些洋行开始裁撤买办,而采取高级职员制和经销制这两种方式。

三联生活周刊:“一战”对它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常旭:“一战”爆发后,中国对外贸易形势立即发生了变化。西方列强无力向中国大量倾销棉纺织品、化学染料等消费品,进口额下降;出口品除丝、茶外,因战争的需要,面粉、蛋粉、籽仁、油、锡、剃、钨等大都增加,这就相对缓解了甲午战后贸易逆差持续恶化的局面。1914年中国贸易逆差为2亿余关两,此后两年剧减到3000多万关两。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一战”后期的运费比1913年或1914年高出10~20倍。虽然高额运费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但它更有利于中国工商业的发展,因为进口品成本的提高,给了中国本土企业更多机会,中国加工工业兴盛,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也得到增强。

具体而言,从国别贸易看,德国和法国对华贸易降落到极点;苏俄在1917年十月革命后势力衰退;剩下来的英、日、美三强中,英国地位大大下降,已是保住华中、退居华南之势;而1913~1918年,日本、美国对华贸易额分别增加102%、73%,1919年时,日本已占据了60%以上的东北和华北对外贸易,25%左右的华中贸易;美国则以华中为据点向华北和东北扩张。从进出口商品结构上看,生产资料的进口有明显增长,原料品出口比重有所降低,制成品比重增加;在制成品和半制成品中,机制品增加,手工制品减少。

不过,进出口值并不能反映贸易的实况。由于战争爆发导致西方国家物价上升,金贵银贱导致中国外贬值,以及商船被征用导致远洋运费徒增,虽然中国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但就1913~1920年这一时期而论,出口品购买力指数持续下跌,进出口价格上的不利也达到最糟糕的程度。据统计,1920年,中国必须比1913年多输出35.7%的商品才能购买与1913年等值的进口商品。

民国时期,“弃官从商”的著名企业家张謇

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对外贸易在“一战”期间的发展,反映在中国的企业上,有何具体表现?

常旭:中国的企业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

总体而言,官僚资本在“一战”期间的发展有限,受到政局变动的影响而起伏不定,一些大企业被外国资本渗透或控制。值得一提的是江南造船所。“一战”期间,由于严重缺少船只,欧美转向日本和中国订制舰船。1918年,上海各厂获得欧美订货合同达25只,其中美国向江南造船所订制的4只运输舰最大,其中部分材料由美国运到上海,而3000马力的轮机则是江南厂自造。因为这个订单,江南造船所投资规模大大增加,造船能力也大为提升。

规模较小,势力相对单薄的民族资本,却在1914~1921年间有了较大发展,进入了“黄金时代”。因出口大增,面粉、榨油、锑、钨等行业加速发展。而因进口大减,除了依靠出口的缫丝业等行业停滞不前,卷烟、水泥等行业因国内市场的扩大而获得发展。

同时,棉纺织、火柴、机器制造等行业也发展迅速,尤以棉纺织业最为显著。从美国美孚公司销往中国的石油量,可以一窥全貌。“一战”期间,美孚公司的石油销量大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棉纺织厂鳞次栉比地兴建,而棉纺织厂晚上做工,需要以石油为燃料的煤油灯。

张謇在南通兴办的产业集团最为典型。张謇是清末的状元,后来北洋政府当过农工商部的部长,受实业兴国潮流的弃官从商,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他在苏北沿海一带的两淮盐场上修建大堤,创办盐垦公司,招人在大堤里种棉花。收了棉花之后,纺纱织布,逐渐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集团。从“一战”到上世纪20年代,它的企业利润最好。他把这些利润用来投资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事业,到20年代时,南通在他的一己之力下,成为当时中国最为现代化的城市。

三联生活周刊:民族资本在“黄金时代”的发展有何特点?

常旭:因为有了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利润特别丰厚是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特点。而在资本积累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如张謇的大生纱厂等资金雄厚、规模庞大的资本集团。但由于受到航运的影响,难以迅速从国外购进设备,扩大再生产,设备增长迅速呈现先慢后快的特点。同时,因投资数额大增,进口替代工业也代替出口加工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但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一战”期间,受进出口价格剪刀差的影响,工业品价格上升幅度远大于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幅度,纺织品、面粉工业的盈利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农产品原料相对便宜的基础上。与此同时,物价上涨时一般工资收入的上涨滞后,并且低于工业品价格涨幅,工人的实际工资其实下降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企业的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工人的利益为前提的。

1924年,江南造船所建造的二号船坞

三联生活周刊:放眼中国整体的社会经济,这些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常旭:首先,由于“一战”洋货进口减少,我国城乡手工业的发展达到高潮阶段,形成了一个罕见的繁荣局面,如河北以高阳为中心的织布区。而国内机器制造业的发展以及国外新式工具的引进和仿制,也促进了城乡手工业生产工具的革新。

其次,“一战”促进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迅速发展,从而间接地刺激了作为工业原料的农副产品的生产,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这一时期,农产品的商品化也已经并非完全由外贸起决定作用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民族工商业的兴盛、城市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都增加了对商品粮和农产工业原料的需求。

再次,近代工矿交通与商贸金融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就业人数大大增加。在教育界、实业界等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社会掀起了出国留学的热潮,以此弥补国内高等教育的不足。同时,国内也重视兴办职业教育,培养熟练技术工人;以及加快中小学发展,普及基础教育。这些措施促进了我国人口素质的提升。

三联生活周刊:“一战”导致外国在华资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常旭:近代以来,列强在中国势力消长大致经历了从早期“四强”(英、法、俄、德)到甲午战后“六强”(英、法、俄、德、日、美),再到“一战”时期“三强”(英、日、美)的演变过程,1920年10月,美、日、英、法达成新四国银行团协议,并于翌年在华盛顿确立了共管中国的原则。这个形势在列强对华投资上也有显著的反映。

据估计,1920年,英、日、美三国在华投资占总外国在华投资的66.1%,而这一比例在1914年为54.5%;1920年相对于1914年,日本、美国对华投资分别增长了108.2%、97.9%,英国增长了19.0%,法国增长了2.0%,而德国、俄国分别下降了38.0%、17.5%。

其中,德国的投资在“一战”中损失惨重,大部分资产被日本控制,一部分资产被中国政府没收,一部分资产变卖给英、美企业。不过,德国贷款在德国投资中比重较大,且是与其他国家银行团合贷,中国政府并未能废止。

1920~1930年间,背着茶包的工人

三联生活周刊:日、美两个作为气势如虹的两股势力,它们在华资本扩张有哪些特点?

常旭:这一时期,日本运用政治、军事、经济多种手段急剧扩张其在华势力。它在华投资的特点是:第一,始终以政治军事掠夺为手段,如出兵山东,接管原德国控制的资产;提出“二十一条”妄图攫取各种特权,通过西原借款控制段祺瑞政府等。它在东北的“满铁”都是靠政治压力和武力为后盾而进行掠夺的。第二,投资的重点地区在东北和上海,投资的重点部门,东北以满铁为重心,关内以棉纺织业为主体。第三,投资方式采用中日合办或者借款给华商企业并进行控制的方式。特别要指出的是“满铁”,它“假公司之名,行机关之实,代替政府经营南满洲”,不仅是经济组织,还是日本帝国在东北实施侵略的中心机构。

美国战前对华的工矿业投资甚微,重点在发展贸易。“一战”为美国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不仅对华贸易扶摇直上,而且在投资方面也有显著进展,在华商行数量由131家增至409家,它们分布于中国各大都市,其中美孚石油公司,拥有数千万美元的投资,分支机构也遍及中国各地。美国在华势力的扩张与日本企图独霸中国的野心相互冲突,矛盾尖锐,但它们又相互妥协。

从总体看,日、美趁“一战”之机的扩张,以及英法等势力的继续活动,无疑是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阻碍和压迫力量,但日、美的扩张并未完全填补西欧因战争而衰减的力量,加上中国政府和民间等内部发展因素的影响,中国还是出现了一个有利于民族资本繁荣发展的环境。

三联生活周刊:民族资本工业在“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后遭遇了什么样的发展困境?

常旭:虽然列强在“一战”后卷土重来,但民族资本在20世纪20年代仍有所发展,萧条和危机主要发生在1922~1924年的某些行业中。

一般认为,因为列强在战后变本加厉地加紧了对中国市场的争夺,棉纺、面粉等行业在1922~1924年遭遇了很大困难。而由于中国民族钢铁工业尚处于萌芽状态,随着战后钢铁价格暴跌、进口数量大增,依靠战时钢铁价格暴涨而繁盛一时的民族钢铁业,顿时陷入困境。但卷煙、缫丝、水泥、火柴、榨油、机器制造等许多工业行业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辩证地来看,在战时暴利消失、洋货竞争加剧的情形下,一些不顾效率、成本、管理方式陈旧的企业被市场淘汰,也属正常的经济现象。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化工、电气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和发展;资金积累、企业管理、科技水平等方面的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方面的提高。有些企业的创办者或主持人,有不少受到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特长。在“一战”之后的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有了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资本民族发展
我们的民族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元民族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