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俊鹿之小体 察文化之大形

2018-11-09 11:59赵云洁
科教导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诗经生活文化

赵云洁

摘 要 《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纵观全书,与鹿相关的诗歌数量繁多。本文就将以《诗经》中的“鹿”为主要研究对象,纵向、横向地观察考量。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是小的生活面,另一个是大的社稷面,展现“鹿”的意象在当时社会所代表的象征作用,并且进一步去体现王权和道德等文化因素。

关键词 《诗经》 鹿 生活 社稷 文化

中图分类号:I22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7.067

Abstract "The Book of Songs" is one of the earliest collections of poetry in China. Throughout the book, the number of poems related to deer is numerous. This article will take the "deer" in "The Book of Song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nd observe it longitudinally and horizontally. From two aspects, one is a small living face, the other is a large social face, showing the symbolic role of the image of "deer" in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and further reflecting the cultural factors such as kingship and morality.

Keywords The Book of Songs; deer; life; community; culture

0 前言

据数据统计,在《诗经》中,除马牛羊外,鹿与狐出现的次数最多,均为9篇,分别为《召南Y屢坝兴利帯贰ⅰ夺俜鐎Y尪健贰ⅰ缎⊙艀Y屄姑贰ⅰ缎⊙艀Y屝∧病贰ⅰ缎⊙艀Y尲铡贰ⅰ洞笱艀Y屃樘ā贰ⅰ洞笱艀Y屔H帷贰ⅰ洞笱艀Y尯取?篇,以及一篇论及鹿类神兽——麒麟的《周南·麟之趾》。从向熹先生主编的《诗经辞典》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诗经》中,与“鹿”有关的词汇高达22处。因此不难得出结论,鹿之于《诗经》,起着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析鹿之象征,聆生活之音

1.1 情爱之曼,由鹿而观

以《诗经·召南·野有死麕》为例,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诗中主要描绘的是一对恋爱中的男女在幽会的场景: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今江东人呼鹿为麕”(程俊英《诗经注析》)。在这里,“野有死麕”的意思和“野有死鹿”相同。据研究者考证,麕指小獐,是鹿一类的兽。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舒而脱脱!无感我帨兮!”这些语句在当时,被很多古人认为是“淫诗”,汉代《毛诗序》:“野有死麕,恶无礼也。天下大乱,强暴相陵,遂成淫风。被文王之化,虽当乱世,犹恶无礼也。”反观之,也有很多学者给予异议,认为它反映了一种婚俗:少女到了婚嫁年龄,男子送来鹿示好,女子怀抱鹿肉,表明珍惜和对于男子的接纳之意和爱恋之情,这种说法,显示了鹿肉在求婚中的作用,将鹿肉作为婚嫁的彩礼,既表示了对女子的追求和爱慕,也传达出了对美满婚姻的祝愿。以鹿为赠物,传递自己真挚的爱情、具有特殊意味。鹿的温顺可人女性的性格相对应,鹿的肥硕健美又和女性的丰满的身体想匹配,可谓绝佳。《仪礼·士婚礼第二》:“纳徵,玄束帛,俪皮。如纳吉礼。”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注:“俪,两也。”“皮,鹿皮。”由此可见,在先民时期,用鹿皮为贽是婚礼纳徵的形式。

把著眼点放在“白茅纯束”上,白茅是周朝的一种祭祀品,将鹿献于太阳和诸神下,此时用白茅作为垫,仪式可以称得上是既端庄又神圣的。以鹿皮相赠,可能既是怀揣着对婚姻的祝福,同时,也是对子孙满堂,人丁兴旺的一种理想状态的寄托,穿着鹿皮做的衣服,带着吉祥、带着希冀,便可子孙满堂。

1.2 狩猎盛状,由鹿而见

《诗经》中,鹿也常常作为猎兽的代表反映狩猎情况。狩猎鹿类动物,和先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据胡厚宣先生统计,在1671片甲骨田猎卜辞里,总计共捕获19种猎物,残缺未详者2333头,共获6431头,其中鹿类动物有2476头,占据总数的三分之一,在当时是各种猎物数量中最多的。例如,《诗经》中的《小雅Y尲铡罚娜缦拢?

吉日维戊,既伯既祷。田车既好,四牡孔阜。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漆沮之从,天子之所。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儦儦俟俟,或群或友。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发彼小豝,殪此大兕。以御宾客,且以酌醴。

《吉日》中不乏关于鹿的语句“兽之所同,麀鹿麌麌”,《毛传》云:“漆沮之水,麀鹿所生也。从漆沮驱禽而至天子之所。”[10]描绘的是一种当今鲜为人知的“逐鹿”方式,突出了“鹿”在当时狩猎活动中的代表性。《仪礼》中的《乡射礼》和《大射仪》两种即属“礼射”,许多仪节也都留有逐鹿、猎鹿的痕迹。

2 描鹿之外形,勾社稷之图

2.1 鼎盛权力,由鹿而察

古代帝王专门建设了养鹿园林———鹿苑,以供观赏。《春秋》成公十八年有“筑鹿囿”的记载。晋杜预注曰:“筑墙为鹿苑。”有后来也出现过“指鹿为马”的闹剧,鹿,被被默认成统治阶层的独特象征。

逐渐的,欲封天子时,倘若期盼得到百姓的拥护以及上天的眷顾,就自然而然地以祭鹿的方式来祭奠先贤,这里,以《诗经·大雅·灵台》所描述的内容为例: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於论鼓钟,於乐辟雍。

於论鼓钟,於乐辟雍。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建灵台的主要作用是得到祖先和上天的眷顾,当灵台与王的权力的关系紧密相连,那么,在其灵囿里圈养着、并在灵台祭祀的鹿,也就是作为其王权合法性的一种重要象征物。

2.2 孔昭德音,由鹿而听

鹿,谐音“禄”,寓意着福禄,宋人刘斧《青琐高议》记载,鹿王为了拯救受困群鹿,冒死地向楚王求救,在群鹿得救后,吴楚交战,最终鹿王知恩图报而帮助楚王战败了吴王,大获全胜。由此可见,鹿在人们心里,是一种多么善良而温顺可爱的动物。

在此,举例《诗经·小雅·鹿鸣》一文,这是一首宴饮诗。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

诗歌拥有称颂德行的正面主题: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起兴,气氛轻松活泼,鸣声呦呦,此起彼应,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诗以此起兴,便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宴会,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宽松下来。

《毛传》:“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孔颖达《毛诗正义》也进一步解释说:“……以鹿无外貌矯饰之情,得草相呼,出自中心,是其恳诚也……言人君嘉善爱乐其宾客,而为设酒食,亦当如鹿有恳诚,自相招呼其臣子,以成飨食燕饮之礼焉。”朱熹曾云“言嘉宾之德音甚明”。综上所述,这篇诗歌,此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把读者从“呦呦鹿鸣”的绝佳意境带进"鼓瑟吹笙"的美妙音乐伴奏声中,是歌颂德行的佳篇。

3 后记

无论鹿是代表着哪方面的象征和含义,都是当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过对它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以及通过把它和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关联,会发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 徐萌.《诗经》兽意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 李善.《四库全书》集部 总集类《文选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 朱熹.诗集传[M].中华书局,2011.

[5]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429.

[6] 李佳.生殖之祝祷,婚聘之信物——《诗经》中鹿意象的象征性解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2-77.

[7] 吴崇明.《诗经》中鹿的文化寓意及其演变[J].古典文学知识,2008,(06):41-47.

[8] 胡厚宣.气候变迁与殷代气候之检讨[M].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895-899.

[9] 漆子扬,韩燕.论《诗经·鹿鸣》中鹿意象的本体文化内涵[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2):22-24.

[10] 王青.浅说《诗经》中的鸟、鱼和鹿[J].铜陵学院学报,2007(2):82-84.

[11] 李佳,陈庆元.从狩猎物到王权象征——《诗经》中鹿意象的象征性阐释[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46-50.

猜你喜欢
诗经生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谁远谁近?
生活感悟
巧用《诗经》解难题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