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垃圾短信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2018-11-10 06:18王琼琼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现状

王琼琼

摘要:在校园中垃圾短信泛滥,内容也呈现出多样性,经常导致学生财产损失从而引起学生心理变化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扰乱校园的正常秩序。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来研究分析高校垃圾短信内容及其呈现的特点,垃圾短信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影响。并通过学校、法律、手机软件、个人等多方防范策略来改善这一现象。

关键词:垃圾短信;现状;应对策略

文章对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收到垃圾短信的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垃圾短信呈现的特点,以及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诸多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垃圾短信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的政策建议。

一、垃圾短信的特性及类型

垃圾短信包含了几个特性:

(一)被动性,垃圾短信的接收方和发送方都是互不相识的,收件人被动接收垃圾短信,无法选择。

(二)违法性,很多垃圾短信是以诈骗和贩卖违禁物品等为目的的,这样的短信属于违法类。

(三)广告性,在手机使用者没有要求收到该类短信的前提下,在短信本身内容中加含了广告性质的内容,也同样影响着手机使用者的日常使用的[1]。

二、垃圾短信从类别是可以分为

(一)“欺诈型”垃圾短信

在我们的日常中应该经常会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您已被[中国!新歌声]第1季抽选为场外幸运用户,得180000与苹果笔记本一台,请打开zxgweb.com领取。领取码4728。”这种垃圾短信的诈骗手法已经越来越多样,越来越高明。对于大学生来讲很难识别到其信息的真伪,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等因素使得大学生呈现出好奇心较重,自我保护意识较薄弱等现象。这些都不能使他们对这种充满诱惑的垃圾短信做出正确的判断,难免上当受骗对自己的生活上和精神上都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扰乱正常的校园秩序。

(二)“蛊惑类”垃圾短信

手机中蛊惑类垃圾短信息的内容越来越具有诱惑力,使人有抗拒不了的诱惑,更有甚者冒充银行和公安机关,冒充金融部门,利用群众对银行和公安机关的信任进行诈骗,即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如我们日常中见到的“冒充银行或熟人诱导点击恶意链接。

(三)“商业类”垃圾短信

生活中的一些如:“您持有的某银行信用卡在某商场消费多少元成功,用户如有疑问可拨打某个电话,或与该银行发卡中心查询”。用户一旦拨打此类数字打头的电话,对方自称该银行客户服务中心,声称要用户报上银行卡卡号、并输入密码进行查询或确认,以进行诈骗转账。

(四)“色情类”垃圾短信

这种垃圾短信的内容多以“性”为主题在传播,传播的内容也是创意独特或者短小精悍。使得这类垃圾短信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性”这个话题在大学生这类人群里本来就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日常中学生收到少许比较有特点的色情类垃圾短信,会将短信存在手机中,在私下发送给较为熟悉的同学、朋友。传播这种信息同时也说明少数大学生空虚无聊的生活状态[2]。随着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数量急剧增加。高校大学生都处于身心成长的时期,色情类的垃圾短信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很大的误导。不良垃圾短信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潜在的危害[3]。

三、问卷的编制及数据分析

在南京邮电大学对379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有245名,女生有134名。大一的学生占有281名,大二学生有63名,大三学生有4名以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学生有29名。其次,数据处理时主要使用Excel2016进行录入,运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呈现的主要特点是:

(一)学生收到垃圾短信的次数频繁,内容多元化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发放问卷383份,回收有效问卷379份。其中男生有245名(64.6%)女生134名(35.4)。大一学生281名(74.1%),大二学生63名(16.6%),大三4名(1.1%),大四有2名(0.5%)研究生及其以上29名(7.7%)。调查表明97.6%的学生是收到过垃圾短信的,而且收到的频率是平均一周一到两次的占到40.4%,其中收到短信的内容也是多元化的包括诈骗类的、商业广告类的、蛊惑类的、色情类的、宗教宣传类的等。其中最多的是以商业广告性和诈骗类为主。如“受害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某学生,在宿舍上网时,在某网站上投简历后犯罪嫌疑人冒充某兼职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短信与被害人获得联系并告知是刷单任务,嫌疑人谎称完成任务可以获取佣金。被害人先后通过支付宝扫码的方式先后向嫌疑人发来的链接购买了18000元的物品后嫌疑人以各种理由退不了款,之后发现被骗”。

(二)大一学生收到垃圾短信后欲与垃圾短信进行互动倾向明显高于其他年级

从年级和对收到垃圾短信后反应采取的措施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二者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由数据得出大一的学生会有75人对收到信息后直接删掉,177人对信息不予理睬,会有3人与其互动,有25人会选择的看一下。相对于大二、大三、大四以及研究生及其以上的学生大一学生会存在与垃圾短信进行互动的倾向。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与大一学生自身的特殊因素有关,大一新生刚刚来到大学校园,对一切都感到好奇,心智不成熟、社会经验匮乏,对外界的认识还存在偏差。

(三)校园贷的出现对大学生的生活影响较大

根据问卷调查的显示结果,校园贷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1、选择最多的就是利用学生个人信息进行诈骗,该比例是29.0%。2、就是选择放贷人会采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的有24.8%。3、有25.9%的大学生选择了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4、有20.3%的大学生选择了校园贷会引发炫富和攀比的行为。“校园贷事件层出不穷,继裸贷后,又一种校园贷“培训贷”,导致数万名大学生遭欺骗,饱尝“培训贷”之害。催债机构逼学生还债,还有学生甚至表示负债累累。例如,我校学生讲述自己在玖诺学联、创客英语、储英人力资源机构参加培训时,就遇到培训课程质量差且与合同中罗列的课程不符,退款无门等情况。”数据以及案例的显示校园贷对高校学子带来学习和生活上的影响是当今社会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传销活动类的垃圾短信仍会以不同形式在校园中出现

数据显示还是会有112人收到过传销类的垃圾短信,而且呈现的内容形式也是多样的,如“学术活动,慈善活动,介绍工作和专业培训。”其中以专业培训为由的比例占到69.64%。在“传销活动对学生危害極大,表现形式有哪些时?”的一题中,其中选项“往往以亲友、老师和同学为首欺诈对象”所占比例最高,高达86.61%。对大学生而言一旦涉入到传销活动中,,对自己来讲不仅荒废了学业还有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对大学生的心理更是毁灭性的打击。

(五)大学生对垃圾短信的防御和举报知识了解甚少

在统计的数据中,大一年级中共有281名同学填写了问卷,有265名同学选择了不予理睬,也仅有5名同学选择举报,足以说明极大部分同学对垃圾短信的处理方式是模糊的、置之不理的。从数据可以看出在大二、大三以上高年级的学生对垃圾短信的处理方式也是不理会的。在“您是否知道举报垃圾短信的具体方式”的一题中有273人都选择了“否,我不知道任何举报方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并不知道任何一种举报方式。同时在“您的手机中有安装可以拦截垃圾短信的软件吗”的一题中有169名同学选择“无”,就是说明这些学生对防御的知识是不了解的,对垃圾短信的危害过于疏忽。

四、遏制垃圾短信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应对策略

(一)增强学生对垃圾短信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首先,在问卷问题中涉及到“您会尝试选择相信垃圾短信中的信息吗?”数据显示有93.67%的学生选择不会相信,这也说明学生对垃圾短信有着很强的防范意识。其次,本校对《大学生安全实用知识》也进行大力宣传,保持高度警惕,做好自我防范工作。一旦收到垃圾短信切记不可轻信,更不能感情用事,或贪图便宜,草率行动。最后,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参加相应的治理安全管理类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锻炼自我保护能力,能够充分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同时,公安保卫部门也要加强宣传力度,得以让大学生了解日常中诈骗分子一贯使用的手法,提高学生识破谎言和骗局的技能[4]。大学生群体一定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并且加强防范,从被动防御转为主动防范。一是谨慎个人信息的泄露,不要随便连接公共场合的免费WIFI更不要因为别人赠与礼品而接受提供的二维码信息等等这些途径都是泄露个人信息极为常见的方式[5]。千万不要为蝇头小利所诱惑。

(二)通过第三方软件信息保护

通过问卷的调查我们得知有44.59%的学生的手机是没有安装任何可以拦截垃圾短信的软件的。在校大学生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少许通过不同渠道而来的垃圾短信。看似普通的垃圾短信,实则在这些信息中都含有或多或少可能危害到大学生自身财产和身心的隐患。并且还有很多是毫无意义的垃圾短信的推广。安装垃圾短信拦截软件。通过安装手机安全软件,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垃圾短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大量的垃圾短信拦截软件比如360手机卫士、腾讯手机管家、安卓优化大师等

(三)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调查显示,学生受到过垃圾短信的骚扰,但正真采取维权措施的人数少之又少,再者,在问到“您是否知道垃圾短信的举报方式?”时有72.03%的学生不了解任何举报方式。足以表明大部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在受到侵权行为侵害时不知怎样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以及对举报方式的不了解。信息产业部与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建立长效机制,建立能够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投诉查询渠道,以达到遏制垃圾短信的目的。比如“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电子邮箱abuse@12321.cn发送电子邮件举报,然后把欺诈短信转发到12321举报,通过拨打手机归属运营商的客服电话进行举报等。

(四)学校建立反垃圾短信生态体系

通过调查“您是否希望学校展开相关的教育来提高防范意识”时有74.14%的同学还是支持这一做法。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进行防诈骗宣传。如以“预防通讯网络诈骗,共建安全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在“新生安全教育月”期间,集中对新生开展入学安全教育讲座,与区政法委联合举行防诈骗知识宣传活动。每年通过“大学生知识竞赛”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等。另外鼓励学生关注“南京邮电大学保卫处-南邮安全之声”公众号,该公众号内容丰富详实,也同时分别为大家提供校区的24小时报警电话。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垃圾短信也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都是高等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需要从实际出发,对于目前大学生在垃圾短信防范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其原因,切实改善垃圾短信给大学生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每一位大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6]。

(五)通讯运营商应加大监管力度

通讯运营商作为短信服务的提供主体,应负担起保障短信安全的责任,应时刻对短信业务进行监管。这种行为无疑也是对高校中垃圾短信的泛滥的有效制止。

运营商可以运用信息安全过滤软件和校园基站,增强对各种各样垃圾短信的拦截和监控力度。其次应建立相应的关键词频库,如发现词库中相应的敏感词汇,系统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报警,经过查询确认后对该信息进行屏蔽处理,与此同时,也要求公安部门配合监控。

(六)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首先,学校已经开设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时也提供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以及心理帮助,帮助“受害者”调整好心态使得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慢慢去适应大学生活,多接触同学,走出去。当学生心理遇到了困扰或难题,都可以及时到咨询处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得自己的情绪得以宣泄。通过老师的鼓励和积极的引导,大学生们能自信满满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

参考文献:

[1]陈云伟.我国垃圾短信治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2]李根芹.解读大学生手机短信文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102-112.

[3]马海群,王琼.有害手机短信息的社会危害及其综合治理[J].情报科学,2004(03):268-271.

[4]张逸.对高校校园诈骗案件的剖析及防范对策[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57-59+65.

[5]王艳.论提高垃圾短信综合治理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5(04):340.

[6]钟晓明,潘亚南.加强大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549+524.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现状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