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忘记的人

2018-11-12 19:06■王
红岩春秋 2018年11期
关键词:渣滓洞红岩重庆

■王 洪

每年的“11·27”,一个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

69年前的这一天,被关押在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的数百名革命者惨遭国民党特务集中杀害。烈火硝烟中,罗广斌带领十多名难友,奋力推倒一垛围墙,冲出牢笼,蛰伏乡间,终于迎来重庆的解放。

以后,罗广斌怀着对党的赤子丹心与执着信念,为了烈士的血泪嘱托,写成《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随后,罗广斌、杨益言、刘德彬又写成报告文学集《在烈火中永生》,最后四易其稿,终于在1961年创作出版长篇小说《红岩》。小说《红岩》出版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深入人心。该书现已再版二十多次,发行上千万册,被翻译成十多种外文图书并发行,以小说内容和人物故事改编的各类艺术作品难以计数。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和渣滓洞、白公馆也成了全国著名的革命教育基地,人们不断前来瞻仰凭吊,表达对英烈的追思,并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真实的“红岩”故事还有很多,感人肺腑。比如在这段斗争历史中,有关“大王璞”“小王朴”的故事。

“大王璞”,指王璞,曾任重庆市委书记、川东临委书记,华蓥山地区十县联合大起义总指挥。在党内出现叛徒,敌特疯狂抓捕准备起义人员的紧急关头,他迅速派出怀孕的妻子左绍英,挺着大肚子与敌人“赛跑”,通知各县党组织转移,挽救了不少共产党员的生命,而他自己却牺牲在武装起义的前线。左绍英则遭敌特逮捕,被关进渣滓洞监狱,牺牲在“11·27”大屠杀中。她在狱中出生不久的孩子,也惨遭毒手。

“小王朴”,指王朴,中共重庆北区工委成员,原江北县静观镇的一位富家子弟。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北碚的复旦大学读书时加入了共产党。为建党的秘密“据点”,王朴动员母亲金永华拿出家产开办了莲华中学和志达中学。解放战争时期,因为华蓥山联合武装起义需要大笔经费,他再次动员母亲变卖了全部家产,将一笔巨款交给了党组织。后因叛徒出卖,王朴被关押在白公馆,重庆解放前夕被敌特杀害。

今年清明节,我应邀回到母校——江北县第二中学,它的前身就是王朴烈士创办的志达中学,如今改名王朴中学。面对全校师生,我讲述了王朴烈士的故事。这时我眼前浮现出一幕:54年前,我的班主任也是这样讲述这个故事的。岁月的流逝,磨不灭人们的怀念。校长表示,恢复原来学校的传统,每一张学生毕业证,都要钤上两个校长的章:一是第一任校长王朴,二是现任校长,以此纪念革命先烈。今年11月,在“11·27”纪念日即将到来之时,市内一所学校要隆重地为学生举办“成年礼”活动,早早地邀我去讲红岩英烈的故事。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每年的清明节和11月,重庆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缅怀那些不可忘记的先烈。我们要传承先烈的革命精神,为新时代新目标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渣滓洞红岩重庆
重庆客APP
传承好红岩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参观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旧址感怀
周恩来的红岩岁月(三)
周恩来的红岩岁月(二)
在渣滓洞看一副副镣铐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