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刺络放血疗法联合耳穴埋籽疗法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探究

2018-11-12 08:32王凤丹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8期
关键词:纳差刺络嗳气

王凤丹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中西医结合胃病专科,江苏 江阴 214400)

胃肠功能紊乱又叫胃肠神经官能症,是指由精神因素(如长期紧张、焦虑)、饮食因素(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此病患者可出现反酸、嗳气、纳差、厌食、恶心、呕吐、餐后饱胀、上腹不适等症状。近年来,中医治疗胃肠功能紊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用耳廓刺络放血疗法联合耳穴埋籽疗法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年1月至12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中西医结合胃病专科收治的77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临床上关于胃肠功能紊乱的诊断标准,均伴有反酸、嗳气、厌食、纳差、恶心、呕吐、餐后饱胀、上腹不适等症状。2)年龄<75岁。3)具有进行耳廓刺络放血治疗与耳穴埋籽治疗的指征。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是:1)患有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2)耳部存在外伤或发生感染。3)不能坚持治疗或中途因故退出本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比照组(38例)和讨论组(39例)。在比照组患者中,有男21例,女17例;其年龄为23~63岁,平均年龄为(40.21±8.69)岁;其病程为4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13.47±3.64)个月。在讨论组患者中,有男23例,女16例;其年龄为25~66岁,平均年龄为(41.84±8.83)岁;其病程为6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15.54±3.83)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是:对于反酸症状严重的患者,用奥美拉唑(用法是:口服,20 mg/次,1次/d,连续用药4周)进行治疗。对于嗳气、纳差、腹胀症状严重的患者,用伊托必利(用法是:口服,10 mg/次,3次/d,连续用药4周)进行治疗。对于恶心、呕吐症状严重的患者,用甲氧氯普胺(用法是: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用10 mg的此药对其进行肌内注射)进行治疗。对于腹泻症状严重的患者,用蒙脱石散(用法是:口服,3 g/次,3次/d,连续用药4周)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用耳穴埋籽疗法对比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选择患者耳上的脾穴、胃穴、心穴、肾穴、肝穴、大肠穴、小肠穴、内分泌穴、交感穴作为治疗的主穴。对于存在恶心、反酸、呃逆症状的患者,加按其耳上的贲门穴、食管穴、胆穴;对于存在嗳气、纳差、腹胀症状的患者,加按其耳上的十二指肠穴、胰穴、胆穴;对于存在腹泻、便秘症状的患者,加按其耳上的三焦穴、直肠穴;对于存在腹痛症状的患者,加按其耳上的神门穴。对患者的双耳进行消毒,将王不留行籽贴在医用胶布上,将医用胶布贴在患者的耳朵上,用手指按揉王不留行籽,对其上述穴位进行按压和刺激。对其双耳轮流进行按压,每天治疗3~5次,连续治疗4周。用耳廓刺络放血疗法联合耳穴埋籽疗法对讨论组患者进行治疗。用耳穴埋籽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与比照组患者相同,用耳廓刺络放血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法是:用三棱针对患者的耳廓(针刺点位于耳上脾穴与胃穴之间处)进行针刺放血。在进行针刺放血前,要按摩其耳廓,使其耳廓充分充血。在血止后,对其耳部进行消毒,1次/周,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如晕针、耳部感染等)的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经治疗,患者反酸、嗳气、纳差、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经治疗,患者反酸、嗳气、纳差、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经治疗,患者反酸、嗳气、纳差、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所减轻。无效:经治疗,患者反酸、嗳气、纳差、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未减轻。痊愈率=痊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讨论组患者病情的痊愈率高于比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2.2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晕针、耳部感染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胃肠功能紊乱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临床研究表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病情若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发展为严重的营养不良或神经性厌食症。目前,西医主要采用促胃动力药、抑酸药等治疗胃肠功能紊乱,但效果欠佳。中医认为,“耳者,宗脉之所聚”。耳上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通过对耳上的相应穴位进行刺激,可改善脏腑器官的功能,发挥独特的疗效[1]。刘娟等[2]研究表明,用耳穴压豆疗法(即耳穴埋籽疗法)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总有效率高达91.7%。耳廓刺络放血疗法属于“泻”法的一种,多用于治疗实证和热证。临床研究表明,用耳廓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胃肠功能紊乱,可起到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3-4]。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耳廓刺络放血疗法联合耳穴埋籽疗法治疗胃肠功能紊乱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厌食、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纳差刺络嗳气
丁香透膈汤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纳差的疗效观察
李郑生论治嗳气经验
益胃汤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应用及预后分析
清热化湿、醒脾和胃法治疗纳差52例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小儿支原体感染性肺炎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
饱嗝不断,喝荸荠鸡金饮
刺络放血疗法临床应用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