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彦俊 不痛苦的人生是在走下坡路

2018-11-12 08:52朱雯怡
南都娱乐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冷笑不安分巧克力

朱雯怡

谈话的时间不算太长,但“讨厌讲话”的林彦俊还是在快要结束时半认真半玩笑地“吐槽”道,“我不知道当艺人原来要讲这么多话。”林彦俊评价自己“是个冷漠的人”,下班之后,甚至连身边的工作人员他都不想交流,因为这是他的“自处”时间。《野生厨房》给了他一个放松自己的好机会,在这个慢综艺中,林彦俊感觉“找到了生活的节奏”。“变化”是出道半年多来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他有些小无奈,“我应该每个月在微博上写个专题报告。”最近不太讲冷笑话了,这大概能算得上是一个变化了。“一个积极努力的新人”是他给自己的定位,新人林彦俊,正在努力适应当艺人。

“冷都男”在野外

“抓到了生活的节奏”

拍摄中的林彦俊话不多,但效率很高,他能准确地给出自己最好看的角度和摄影师想要的不同情绪,不到20分钟便完成了这次拍摄。接下来是快问快答的录制,趁着准备的间隙,林彦俊走到工作人员面前,“抱怨”了一句,“我觉得这个袜子好丑哦!”得到认同的答案后,他迅速进入房间,再坐回到客厅的沙发上时,那双“丑”袜子已经不见了。嗯,处女座必须完美。

话头是林彦俊先挑起的。在看到本刊的麦牌时,他主动询问:“你们是广州的媒体吗?我以前在广州念书时有关注到哦。”采访开始前,林彦俊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猝不及防地提问,“所以你是广州人吗?”“不是,但我在广州上的学。”“哎呦……”随后,同在广州求学过的他和记者就“学校”问题进行了一次“商业互捧”式的友好寒暄。

林彦俊自称大学生活过得很“低调”,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打工”上,咖啡店、服装店,大多都是服务行业。这听起来和他的性格有些自相矛盾,因为他上一秒才评价自己“是个冷漠的人”,工作之外,不太喜欢与人交流。那要怎么和客人沟通?“这就是很妙的地方。”林彦俊笑了一下,他认为那是一场适应社会的锻炼,“如果不是有过那样的经历,我现在可能就不会坐在这里和你聊天。”

而这位自认“冷漠”的都市男子现在又接受了一个由大自然发出的“适应性”挑战。在综艺节目《野生厨房》中,他要和汪涵、李诞一起在野外寻找当地特色食材,然后用最自然的方式进行烹调。林彦俊起初设想得很美好:刚下过雨的清晨,在充满芬多精的森林里跑步,吃一顿丰盛的早餐,然后边钓鱼边看书。但现实总是“骨感”的,节目记录了他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生火烧水,却“傻傻”地忘记盖上盖子;第一次上山采菇,却在节目播出后才知道“油辣菇”的正确读音。而被林彦俊称之为“跌破三观”的大约是在第一次吃到直接在野外石头上烤的肉时,“涵哥烤完了之后把肉夹给我的时候,我其实心里,嗯……”他犹豫了几秒,“是有一些话想说的。”

“野外初体验”过后,林彦俊在第一期节目末尾说道,“来之前,会觉得说在野外吃东西是一件幸福简单的事情。但是在真正接触到了以后,会发现原来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么不容易,大自然是需要你去畏惧的。”看来,不吃羊肉的城市“宅男”正在逐渐适应转变成为与自然同栖的“野生Boy”。

《野生厨房》让林彦俊感觉“抓到了生活的节奏”,而回归城市的他又必须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工作节奏中去。以下是他在采访当天的时间表:10点开始妆发,11点接受采访,12点吃午餐,半小时后从酒店出发去活动会场,接着是彩排、走位,正式上台……结束之后又要立刻赶去机场飞往下一座城市。对于这样密集的行程安排,林彦俊显然已经习以为常了,“其实我现在更多的是享受。能有多多跟大家见面的机会,我还是蛮开心的。”假设给你一段充足的时间来休息呢,你会做什么?林彦俊表示自己其实并不是很想休息,“如果一定要的话,可能会拿来创作音乐吧,就是推出更多作品跟大家见面。”

谈话快结束时,记者问他,“出道后的生活和你想象中的是否一样?”

林彦俊起初回答得很真挚,“有一样,也有不一样。一样的地方,我觉得更多的就是在表演方面吧,就是准备好就上场的那种感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他停顿了一下,接着半开玩笑地说道“我不知道当艺人原来要讲这么多话。我是一个蛮讨厌讲话的人,每天都讲一堆话,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下班的时候会比较冷漠的原因。”記者猜想,林彦俊同学的下一个“适应性”课题,可能就是“如何让自己更加适应‘需要讲很多的话的艺人生活”吧。

“不安分”的“巧克力”少年

“给自己的定位是,一个积极努力的新人”

“你觉得出道前后自己有什么变化?”这是林彦俊半年多来被问过最多的一个问题,很不幸,这个问题也被记者列在了采访提纲中。

200多天前,《偶像练习生》决赛夜,在听到自己的名字后,林彦俊认真地朝着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各鞠了一躬,那条通往未来的“花路”走到一半,他停了下来,跪地亲了一下舞台。这个吻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仪式,自此,练习生林彦俊正式成为了偶像林彦俊。人们当然会好奇,那个奇妙的夜晚过后,少年们的变化和成长。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你知道吗?我想了一个回答就是,我最大的变化,就是我想看你们要问我这个问题问多久。从第一个月开始(就被问),出道一个月有什么变化,出道两个月有什么变化,出道三个月有什么变化……我觉得以后每个月都要写个专题报告,在微博上:这个月我学会了煮饭,学会了生活。每个月都(有人)问我,你这个月到底有什么变化?我这个月好像没变,完蛋了,回答不出这个问题。”很不错的回答,反客为主,新鲜又幽默,显然是“有备而来”,新人林彦俊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对千篇一律的提问作出“抗议”,似乎是在示意记者“嘿,我们来聊些别的!”你甚至能想象到很多次当林彦俊看到这个熟悉的问题时,他绞尽脑汁思考“当月改变”时的无奈模样。

林彦俊在出道感言的最后说道,“海狮不会再害怕了。”这句话出自于他在节目最初自我介绍中讲的一个冷笑话:什么动物最容易害怕?是海狮。因为“还是(海狮)会害怕,醒来不在你身边的时候,害怕。”是歌曲《还是会》中的一句歌词。之后,林彦俊就又多了一个“爱讲冷笑话”的标签,在录制时说、在采访中讲,有一段时间,似乎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林彦俊的冷笑话时间”。

但是,林彦俊最近不太讲冷笑话了。是因为冷笑话的“库存”告急,繁忙的工作让他感觉自己不断地“输出”,大脑系统无法“更新”,这也是林彦俊出道后感到不太适应的部分。他会给每件事都设置一个自我标准,包括冷笑话在内的所有,都必须先通过自己这道关卡,如果没能达标,那就选择不讲。

2018年8月24日,林彦俊的23岁生日,他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我”的生日会,舞台被不同的Tag灯箱装饰着,诸如外冷内热、制霸、处女座等等。但这些存在于林彦俊身上的各色標签,也仅仅只能还原出某一部分的他。

“如果要用一样东西形容林彦俊的话,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是巧克力。《阿甘正传》中的一句台词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道。有时候觉得林彦俊也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秒他会展现给你怎样的一面。”肆野是林彦俊的粉丝,回忆起被他所吸引的每个片段和瞬间,她将其归纳形容为不断给人惊喜的巧克力。“因为被导师评价表情太愁与歌曲不搭,于是一遍又一遍对着镜子练习如何甜甜地唱歌的样子;练舞从椅子上摔下来划破手臂却一声不吭继续练习的样子;鬼屋整蛊对着扮鬼的工作人员镇定自若地问出‘嗨,最近好吗,肚子饿吗,去吃饭吗?的样子……”

事实上,林彦俊认为自己性格里还有一些“不安分”,他分析这也许是基因的关系,“我爸也不太安分。”出生于传统家庭,接受着传统的教育,父母为他选择的“才艺”是跆拳道,从未打算把儿子往文艺方向培养。是突然蹦出来的一个念头?林彦俊也弄不明白,或许这个梦想在少时就已经萌芽,但转折点来得稍稍有些晚,步入二十代,他觉得人生的目标开始逐渐清晰。父母保持中立,对儿子的决定“不支持也不反对”,林彦俊也不会轻易低头,“家人的观念比较难去扭转,但最好的扭转方式就是证明给他们看。”也许就是这骨子“不安分”的劲儿,驱使着林彦俊走到现在。“痛苦,是软弱离开身体的过程”是他的人生格言,林彦俊始终相信,如果在路上你不痛苦,那就是在走下坡。

最后一个问题,你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一个积极努力的新人。”谦逊依旧,但也“不安分”地透着一丝野心。

猜你喜欢
冷笑不安分巧克力
不安分的天空
不安分的大地
共有多少巧克力
吃不完的巧克力
“巧克力”吃醋了
微博冷笑话
微博冷笑话
微博冷笑话
微博冷笑话
分发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