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泉水美丽的城

2018-11-13 00:07许卫民
北极光 2018年10期
关键词:趵突泉泉城泉水

⊙许卫民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我们只讲趵突泉……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了一半的美……”这是老舍眼中的《趵突泉》,也是我所迷恋的趵突泉。

从趵突泉望西北不远处,由珍珠泉、趵突泉、五龙潭、濯缨泉等众泉汇流孕育而生的大明湖,则因“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名扬天下。紧邻大明湖,南侧的芙蓉街、曲水亭街、西更道街、轱辘把子街、泮壁街,更是人们钟爱的泉水老街。无论是谁,若能在喧嚣的闹市寻此一隅幽深僻静处,赏泉、戏水、走老街、串古巷,气定神闲转上一转,的确是一种享受。大概如我一样,醉爱之情会油然而生。

正是这个缘故,十多年前买房时,我和妻子最终选定了大明湖北边小清河南岸水屯村旁的商品楼房。因为地处城郊,配套设施不完善,比起大明湖畔同期开发的楼房,这里要便宜一半多。这片小区里的住户很多是从趵突泉、五龙潭周边老城区搬迁过来的拆迁户——算是率先为建设美丽泉城做出贡献的老济南人了。与我们小区只有一墙之隔的校园里,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塑像就巍然屹立在那里——毛主席1958年8月9日视察北园水屯村,发出了“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指示,办起了全省第一个人民公社——历城县北园人民公社。从此,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那个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片的稻田和藕池。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们毗邻大明湖的住所,也理所当然由昨日的城郊摇身一变成了“北部城市副中心”。你看,重点规划建设的“北湖片区”,眼下正按照“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城市发展战略大刀阔斧的向前推进。过不了几年,在我的住所旁,小清河南岸,就会呈现一潭湖水碧波荡漾、百米高楼巍然耸立的湖光楼色了。北湖,将通过未来的中泺河与南边的大明湖一脉相连,相映生辉,成为泉城北部一颗熠熠升起的新星。假若我现在的住所依然还在,那将是偎依北湖的怀抱而南望大明湖的水光潋滟了,若在空中俯瞰,定是“宛在水中央”的。想想这些便也醉了!

穿行在美丽的省会城市,常常想起故乡,鲁西平原一个偏僻的村庄。

那里没有我所迷恋的泉水,没有平如镜面的湖泊,即便有几条人工河道,经过多年的变迁,如今也都变成干涸的小河沟了。儿时故乡的水源地更多的是暴雨过后蓄满黄泥汤子的大水坑、小泥塘、臭水沟,水面上总是漂浮着各类杂草、各种粪便,甚至虫鸟鱼兽的尸体,水底更是分布和堆积着数不清的砖头瓦砾、玻璃碎片。在这里,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时光。

童年时代的家乡,雨水特别丰盈。每每一场大雨过后,村里村外大大小小的土坑洼地都能积满雨水。令人惊喜的是,这雨还常常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鱼儿和小虾,连浅水沟里都可以捕到,然后与捉来的知了龟一起成为我们的美餐。村子里分布着几个比高尔夫球场还要大出许多的形状不一的土坑,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建房盖屋、脱坯垒墙长年累月取土形成的。坑里面常年积蓄着雨水,虽然都是黄泥汤子甚至黑臭水,这却是我们小伙伴天然的儿童乐园。我们小伙伴会在这里和戏水的鸭鹅、消暑的猪牛一起扑腾整个夏天。不仅是我们,青蛙、蛤蟆要比我们兴奋,大雨一停,它们不知从哪里一下子全冒出来,田野池塘,处处蛙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就这样会一直持续到深秋。

那两年,唯一喜欢跟着我们男孩子“鬼混”的是邻家女孩萍。萍是城里人,幼儿园一放暑假,萍就被爸妈送回奶奶家。因为喜欢和我们小伙伴在一起泡黄泥汤子,而且总是玩到很晚,所以,我经常听到隔壁奶奶呵斥和唠叨萍的声音。

萍说,还是济南城里的泉水好,趵突泉的水洁净凉爽、清澈见底,还可以看到漂亮的金鱼成群结队地在水草中间穿梭,真是美!

我说,乡下的大水坑才有意思。夏天,小伙伴们可以头顶半个西瓜皮或者一片莲藕叶子在水坑周边的树上捉知了;热了,就钻到暖呼呼的水里面翻跟头或捉迷藏,一个猛子扎进去不见了踪影;或者在深坑里挖出胶泥,捏自己喜欢的小泥人、小动物;玩累了,就将自己的身体埋在晒得滚烫的淤泥浆里舒舒服服睡上一觉,那才叫美!——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抑制不住对泉水的渴望!我想,清澈见底的泉水,大概就像深水井里的明镜一样,是可以照出各种影子的,或者是我家深水缸里的浑水沉淀泥沙过后的样子吧。

小时候,我连县城都没有去过,却异常向往泉城了。因为,谜一样的趵突泉早就在我心里扎了根。那个时候,我所知道的泉城,是父母口中的泉城,像神话,而我不曾见过!我所熟悉的趵突泉,是自己收集的香烟烟盒上简洁而漂亮的趵突泉图案,盯着它,可以浮想联翩、神游“泉城”。甚至跟着大人们去深水井提水时,我也要趴在井口边向井底望上一会儿。据说,井底里的水会像泉水一样从深土层里面沁出来,只是我从没能看清楚。那时我想,评书《隋唐演义》里的名将秦琼是不是因为喝了泉水才这么威猛呢?当时,家里有一件我特别喜欢的“宝贝”,是父亲在济南捎回来的“泉城”牌收音机。不要小看它,那个时候的农村,这种奢侈品并不容易得到!不过,没过几天,父亲就将这“宝贝”送给了喜欢听评书的爷爷,于是,我就天天跑去爷爷家“听评书”。

我从小住十多里外邻村姥姥家,早就知道姥姥家的村西头不远是与河北搭界的漳卫河,因此,总想着什么时候一定要下到河水里去会会它。在我刚读初中那年,我终于抓住一次机会,和表弟一拍即合,背着麦收的大人们偷偷溜了去。跑到河边,见波浪翻滚、水势汹汹,我竟然欣喜若狂、毫无畏惧,一个鱼跃式就跳进水里,用我熟练的“狗刨”动作搏击水流……害得姥姥扭着小脚慌慌张张跑了好几里地才找到我们,舅舅则对我们几个一顿臭骂!

据母亲后来讲,这条河由于水流湍急,往年经常打翻横渡来往的船只,是一条“吃人”的河!想想当时的情景,居然又后怕得很!但总还有意犹未尽之感。

直到后来进城读了高中,才有幸在清澈的湖水里畅游,使得高中时光倍加难忘!如今的江北水城远近驰名,也才是近年打造的新地标,完全没有了以往中心湖区以外星罗棋布的臭水沟。环城湖很美,水很清,但终究不是多年来令我神往的泉水。时光匆匆,探访趵突泉的强烈愿望却与日俱增。

二十年前那个夏天,我出差济南,却因公务在身而行色匆匆。但无论如何,在赶往火车站之前,都要挤出时间到趵突泉看一看。

次日大早,我简单洗漱,饭也没吃,租了个三轮车飞也似的直奔趵突泉公园。

然而,趵突泉好像并不欢迎我的到来。

映入眼帘的,不是儿时画中的趵突泉,不是想象中的趵突泉,不是父母口中的趵突泉:在一池清波里面,三枚泉眼,像气若游丝仿佛又睡意惺忪的三位少女偎依在母亲怀里,一直沉睡,不愿醒来。只有池边树上不小心被我惊到的鸟雀倏地从林间飞起,将慵懒的枝条摇曳起来……

果如三轮车夫所说的“趵突泉停喷了”。

没错,独具“趵突腾空”盛景的“天下第一泉”的确停喷了!

趵突泉没有因为我的兴致而欢快喷涌,而我却因为趵突泉的昏睡变得突然沉默、怅然若失了!忽又想起老舍先生文中的话,“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失去了一半的美……”

赶往火车站的路上,耳畔仿佛飘来邓丽君《何日君再来》那凄切忧婉、情断愁肠的歌声:“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定居济南的这些年里,我的心绪随着趵突泉时而喷涌、时而停喷的消息亦喜亦悲。接踵而至的交通拥堵和雾霾天气则让我平添无数烦恼,将往日的愉悦心情一扫而光,赏泉、戏水、走老街、串古巷的兴致再也提不起来,却时常由于压抑不堪的心境产生逃离的感觉,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偶尔走近趵突泉,忽然发现,景点周围,身着僧衣、项挂佛珠、肩挎香袋、手持念珠打扮的男女,像四处飘荡的生活垃圾一样突然多起来,像猝不及防的雾霾天气一样突兀就出现在你身旁,他们会“爱你没商量”地送上几句“忠告”,然后变戏法似的取出一片“护身符”塞给你,让你的心犹如疾驰的120急救车遭遇交通拥堵,瞬间就被卡在那里……

大概,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无论我们的生活如何幸福快乐,里面总会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令人烦恼甚至厌恶的东西。就像儿时 “恋水”发生过的几次事故,那是挥之不去的疤痕般的伤痛记忆。

隐隐记得,一次是在我四五岁时,因为和邻家小伙伴在水坑里贪玩后来找不到妈妈,被邻村一个常在我们村的集市上醉酒的酒鬼哄走。为了找我,那天母亲疯也似地趟遍了村里所有的池、潭、坑、塘,若不是有人拉住,母亲还要亲自下到深水井去找……幸亏在路人那里打听到曾看见一路哭喊着的我被一个醉汉一路哄着背回家了。不过,我在醉汉家里受到了隆重招待,醉汉的老婆一听说“是捡来的”,便匆忙洗梨子、烙鸡蛋面糊饼给我吃,醉汉则叫来他路上答应过我的家里的两个“小哥哥”、“小姐姐”陪我玩。比起如今传说的那些挖眼摘肾的恐怖事情当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再一次是发生在我刚上小学那年,暴雨过后,大大小小的土坑里都蓄满了水。放学后,我独自去村卫生室找在那里上班当赤脚医生的母亲。路上要经过一个大水坑,我终于没能抗拒住水的诱惑,不知从哪里生出的“神勇”之气,竟脱掉衣服,自杀似的一头扎进那个篮球场大小、五六米深的水坑里……幸亏有人恰好经过及时将我救起,幸亏当时我没有跟人家“捉迷藏”!而这令人作呕的黄泥汤子也肯定不如趵突泉的水好喝!

在我们家西南边五百米处有一个约一里见方但并不规则的特大号水坑,我们住村东头的人都叫它“西南坑”,算是村里水坑的“NO.1”了。因为恰好居于村子中间位置,在村子南侧将村庄一分为二,所以,村子东西两头的孩子都会跑到这里游泳,也常常因为划分“势力范围”发生嬉戏式的激烈水战。而我们村东头姓许的孩子仗着人多势众勇猛冲击,常常用水里的淤泥巴将村西头的杂牌军打得丢盔卸甲、落荒而逃。不料想,后来我却被对方一个“小喽啰”给暗算了,那次,我独自游完泳想去旁边卫生室找妈妈,刚爬上对岸,我的脑袋就被一块石头砸了一个窟窿,顿时血流满面,恰巧被家住旁边的哑巴哥哥看到,匆忙把我送到了卫生室……

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虽然都是带伤的酸涩记忆,但它让我更加懂得那个时候的亲情、友情和乡情弥足珍贵,值得怀念。怀揣梦想已然离开贫瘠的故土,早就化作满腔热情远在他乡投报以李,而赤子之心始终在故乡驻守,为爱守望。

常回家乡漫步坑塘,却再也寻不到儿时无忧无虑的快乐。许是气候变化的缘故,曾经积水满塘的景象也成为历史。村中遍布的早就堆积了厚厚的生活垃圾以及包裹着经年尘土的坑塘,像被遗弃的拾荒老人依然蹲守在那里。儿时的小伙伴们也随着浩浩荡荡的农民工队伍大迁移一般游走在各大都市之间,再也难以遇见。走过昨天同样的困顿和追梦的愁绪,比之于小伙伴,我今天的生活也许稍多了些安逸,那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心绪没有一直颠簸在生计的路上。

美好的心情源于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生活应该与美丽家园的建设同步,所以,我更加祈盼,祈盼城乡一体化的步子迈得再实一些,让安居乐业同筑中国梦的各阶层各领域各行业的华夏儿女的天赋人权之生存差别、同工同劳之待遇差距小些,再小些……让我们携手共建的都市越建越美,让哺育我们走出农门寒舍的故乡也越建越美。

若陪伴,必相爱。于人如此,于物同理。你若待她以美好,她会还你以温柔;倘若你恣意妄为,便迟早会受到惩罚。譬如今日之泉城,若是人人自觉当好建设者,而不仅仅去作享乐者、消耗者,甚至唯利是图的淘金者,那么这里霾重车堵、泉水停喷的状况定然会好转许多。其实,丢下拥堵的私驾,舍弃拥挤的公交,每天披一身汗水骑行在上下班几十公里的路上,如我,自由亲近泉城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随心感受泉城的春夏秋冬风雨冷暖……也挺好的!

骑行在笔直宽阔的经十大道边缘线上,望车堵成海、万箭竞发,听哨笛声声、马达轰鸣,霍然想到:公车改革来了,私车新政还会远吗?随着“三公”经费的不断细化和全面公开,各级政府已经率先步入节约行政运行成本的轨道。那么,同理,“有本事”购买到个人手中的各种社会资源难道就可以任由圈占和浪费吗?难怪广大群众见“美”不美、心有积怨,原来那些“美”是排他的。但这城里的泉水是大家的,这湖光山色也是大家的,您尽可以在这山水之间陶醉的!

“泉水是济南的灵魂,也是济南人的文化标记,更是这座城市闻名于世界的标志。”然而,我们也知道,历史上的趵突泉数度停喷,不断淡出人们的视野,假若济南真的永远没有了这些泉水,也便意味着“泉城”历史的终结!

其实,全城市民拯救泉水的序幕早就悄然拉开。早在2003年冬天,似乎一夜之间,整个泉城的水龙头流出的不再是温润清亮的泉水,而是略微发黄稍带土腥的黄河水了,泉水从此与济南人的水龙头断绝了关系,再次喝上泉水已成为整个城市的一个情结。略显残酷的背后,却是济南市委、市政府为了保民生、供饮水,斥巨资兴建鹊山、玉清两大黄河水库和改造提升卧虎山、锦绣川、狼猫山等南山水库,以及连续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市的宏大手笔。

保泉必先保山,保山必先保林。

你看南部山区许家坡那光秃秃的山包上,一簇簇挥镐扬锹、奋力追梦的人群,那是双休日里我们财政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倡导全社会驱霾植绿、播种泉源……

是的,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陆续加入到驱霾、治堵、保泉队伍中来。为创建美丽泉城,大家群策群力、携手共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青春和力量!

我们看到,泉城的天更蓝了,林更密了,山更青了,水更绿了……

听,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声和大人们的笑语声,那是泉城市民正在品尝刚刚进区入户的泉水!漫步湖畔泉边,抬望眼,鸟语花香,琳琅满目;凝眸处,如沐春风,暖入心底。

济南,有泉真好。

济南,永远的泉水美丽的城!

永远的泉城!

猜你喜欢
趵突泉泉城泉水
泉城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夜“泉城”消费地图
趵突泉水位近十年同期最低 济南启动“保泉行动”
趵突泉 奋发向上的泉
难忘那眼泉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