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上的世界》
——科隆火车站记

2018-11-13 21:36司惟中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陕西西安710069
新生代 2018年22期
关键词:火车站广场

司惟中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西安 710069

在参观过世界第三高的科隆大教堂后,沐着圣父的保佑,我们在教堂旁的小广场上稍作休息。

这个广场长宽不到三百米,三面被低层的建筑环绕,剩下一面是长石阶,石阶上,是乌黑的教堂外壁。有许多人坐在石阶上,仅留下了少许空间供人行走,我们找了一处空阶,坐下来,背靠着教堂,这是一个拍照的好地方——有神圣的背景布画,有广场上热闹的人群。现代与庄严古老的碰撞,是我来到欧洲后,最鲜明的感受。

广场上的人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在这里,能看到高鼻梁的北欧面孔,能看到皮肤稍黑的南欧人,也能看到黄皮肤的亚洲人和全身裹着白纱的中东人,大多是游客,来参观举世闻名的德国科隆大教堂,在这里,我看到的仿佛是一个世界的缩影。

我们坐在石阶上,欧洲七月的风是清爽的,扑面而来,我们观察着这一片大陆的每一个细节,感受不同于中国的,万里之外的文化风情。

我左手边的一排建筑,大约三四层楼高,一楼一直延伸到广场里,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咖啡厅和餐厅,许多人就这样坐在大遮阳伞下,端一杯咖啡,过上一个下午。其实就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他们并不是都喜欢这样消磨时间的方式,而意大利和法国人对此更加青睐,无论是在罗马的艺术广场,还是巴黎左岸边上,永远都会有一群追求自由与浪漫的人,在阳光下,端着一小杯咖啡,欣赏着米开朗琪罗的喷泉雕塑,抑或是远观着塞纳河对岸的绿树,时光在他们的眼眸中流过,氤氲在咖啡香气中飘散随风而逝。这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是他们世代的生活方式,在慢节奏的日子里,品味着生活的意义……

忽来一阵浓郁的奶香令我神清气爽,我回头望去,几个台阶之上坐着一位端庄优雅的女士,金发碧眼,手中拿着一杯卡布奇诺(从浓郁的奶香闻得出来),她的双眼望着前方,而前方什么也没有,她好像在思考,或是在等什么人……

在她的身后,也就是被教堂遮挡的地方,我隐约看到了一座架起的高桥,桥上恰有一列火车驰过,我顺着火车来的方向看,才意识到,就在我的右前方,大约五六层的一大栋长方形建筑,原来是个火车站。

起初,我对此感到诧异,这样的一栋建筑,与国内的任何一个城市,哪怕是一个小城市的火车站相比,规模都相差甚远,连正面大门上的“科隆”的字母都是那么不显眼,以至于我一直将它忽略。可是,从大楼里走出来的人大多提着行李,便证明了这的确是火车站,是一个在国内,连百货大楼都不够的“不起眼”的火车站。

我这才意识到这广场上人多的原因,可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的人却好像又太少了……身后的一段对话,打断了我的思考,我回过头,看到刚才那位金发碧眼的女士已经起身,她的身旁,多了一个高大的男人,他穿着西装,手里提着皮包,看样子,是刚从火车站出来。他们站起来聊了几句,男人接过女士的包,然后挽着手走上台阶。这是一次小小的重逢,在火车站,这样的重逢,每时每刻都在不断上演。

我仔细地观察四周,果然发现了许多“小小的重逢”,有的见面相互拥抱,有的接过客人的行李,有的忙着嘘寒问暖,而这其中,有一幕让我仍记忆犹新。

我看到在广场中央,一个黑皮肤的年轻姑娘抓着行李向另几个黑人女孩狂奔过去,在她们抱住对方的一刹那,突然喊了起来,她们的尖叫声吸引了许多目光,只见她们紧紧地拥抱着,大声地尖叫着,我看不清她们的面容,但我猜想她们已经喜极而泣。那一瞬间,我心头涌生出一股感动,我不知道她们有多久未见,也许是儿时玩伴几十年后的重逢,也许是亲友之间远方而来的激动,甚至是生离死别后重逢的喜悦……她们的每一个相逢,都是一段美好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广场上,不停的上演。

幸运的是,我用相机拍下了这感人的一幕,这一幕,我终生难忘。

在相逢和拥抱中,我忽然听到了一阵悦耳的音乐,好像是木琴发出的叮咚清脆的声音,忽然耳边又响起了小号的声音,我的目光急切地寻觅,终于在广场的一角找到了音乐的源头。

听到这悦耳的声音,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跑了过去。原来,我听到的木琴一般的声音是从一个形似木琴却放大了许多倍的乐器中发出来的。一个戴着黑色帽子,穿着蓝色帽衫的皮肤棕黑的小伙正在用手中的小棍敲击着琴键,他敲击的速度很快,技巧娴熟,音符如跳动的水花一般溅起,清脆而空灵。他的旁边站着一个全身穿卡通熊服装的人,手里拿着小号,和着木琴的声音,奏着欢快的曲子。他们的配合很默契,音乐也很流畅,不一会,就有许多人聚集过来,有父母带着孩子,有情侣,有三五成群的年轻姑娘和小伙子,拿着手机拍照,拍手打拍子……这一个个举动,触动了我心中的某个地方,在国内,我还不曾见到如此的氛围。

这样的街头表演在欧洲非常常见,捷克的布拉格广场,就是这些表演的天堂。在典雅的深红色的古典建筑物的怀抱中,在华美的钟楼的打钟的磬声里,精致小巧的方形广场上回荡着歌声、琴声和欢快的口哨声。我看到三个穿着淡色长裙的女孩,站在广场中央,她们的手中有两把小提琴和一台大提琴,舞动着酒红色琴身上的弦,小提琴高昂流畅的声音在大提琴的低声呢喃中呼之欲出。她们的眼里闪烁着流光,她们的头发和衣裙在风中飘逸,她们优美的身姿是音乐散发的美,是青春散发的美,是古典的、令人陶醉的美。站在广场上,背后是深红色的墙,脚下是成群的白鸽,一个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从琴声中缓缓淌出……广场边上一个落寞的老人手中拿着手风琴,轻轻的拉着,悠悠的唱着。他深灰色的礼帽遮住了眼睛,他口中低沉的歌声,好像来自上个世纪,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他从未抬起头来,也从未对像他琴盒里放钱的陌生人表示谢意,他只是低头弹着琴,唱着歌,微醺在自己的岁月里,怀念着逝去的青春。在这样的布拉格广场上,看不完的是青春年华,看透了的是悲欢离合,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历史在这里成为了眼前所见的风景,时光在这里驻足,它也愿意再多停留一会儿,看一看这流光溢彩的人间。渐渐地,围观的人们一个个离去,而小伙子手中的琴声还未停止,欢快的音符仍然跳跃着。而我也已移步走开,只在几十米外的地方远远观望着。最终,听众只剩下了一个小女孩,大概三四岁,还有着婴儿一般微胖的身体。她有着浅棕色的头发和即使隔着很远也能看到的神秘的大眼睛。她站着看了一会儿,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她好像被这美妙的音乐深深吸引了:身体微微前倾,脸上露着微笑。过了一会儿,她似乎是真累了,干脆坐了下来。于是,在我的眼前呈现了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在流动的人群中,有三个人是始终静止的,戴帽子的小伙子用手中的木棒敲着琴键,流出清脆的音符,旁边穿卡通服装的小熊维尼吹着小号,在他们的面前,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坐在地上,不住地拍的手,脸上洋溢着微笑。他们三个人好像存在于自己的世界里,温暖而真实。我站在人群中,远远的用相机记录着他们的世界,一个跨越年龄的跨越语言的世界。在这样的一方小广场上,我看到了十几年来从未看到过的画面,我看到了沉默中燃烧着的爱情,看到了亲朋故友间热烈的思念,我看到了这世上另一种人的生活方式,看到了陌生人之间瞬间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这些,如果不踏上异方的土地,是永远也见不到的。欧洲之行成为了我成长道路上绚丽多彩的一篇,自然山水的风光旖旎令我痴醉,中古世纪的文化遗产一次次令我惊叹不已,而当地人的心灵更让我感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们的性格在一个个小小的广场上展露无疑,在这个他们日常生活逛街、消遣的地方,一个外邦人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最直接的感情,感受到了以自己喜欢的姿态享受时光的愉悦,感受到了世间的万千种姿态。

广场,这样一个浮光掠影的地方,人们在这里欢笑、走过,时光流转,在每个人的脚印里溜走。车水马龙的兴盛繁华,在广场上成为一个世界的缩影,在这里我仿佛走遍了整个世界,在这里我开始思考人世间的事。

猜你喜欢
火车站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Train Station火车站
繁忙的火车站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下)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下)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上)
广场
新华广场记忆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热闹的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