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000 kW抢险打捞拖轮舾装优化设计

2018-11-13 10:00迪,叶
广东造船 2018年5期
关键词:救生筏系泊尾部

张 迪,叶 适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广州 511462)

1 引言

8 000 kW抢险打捞拖轮是我司为交通运输部打捞局建造的船舶。在本项目的建造过程中,针对船东提出的一些要求,船厂与船东、设计院、审图中心反复沟通并加以改进,使得修改后的设计更贴近船东的使用习惯,实用性和美观性大大改善。本文对该船的舾装设计进行优化,主要介绍有代表性的几个方面,如系泊布置、护舷材布置、救生筏及架布置等。

2 船舶概述

本船是一型钢质、全电焊、前倾型船首、短首楼、方型船尾、宽敞的作业甲板、采用全电力驱动系统、全回转推进器、DP-2级动力定位的多用途作业拖船。船舶总长89.3 m、型宽19.0 m、型深9.0 m、设计吃水6.5 m、巡航速度不小于14 kn、航区为无限航区。

本船挂中国旗。满足现行有关国际公约、规则及其修改通报和中国船级社(CCS)现行有关规范、规则及其修改通报。

本船为大型沉船打捞作业现场支持船,主要用于:打捞现场的守护(如起抛锚、消防、交通等);打捞作业器材、装备以及生活物资的供应;对其它船舶的油、水、电供应;对大型打捞作业船进行拖带、移位;对遇险船舶或海洋平台进行封仓、堵漏、排水、排油或抽取其他危险品等救助作业。本船具备一定的海上溢油回收能力,并兼顾经营性需求具备一定量的泥浆、散料、油水的供应能力。

同时,为满足在远海、深水对应急抢险打捞作业的需要,船舶具有良好的耐波性能,具备搭载应急抢险打捞探测和潜水设备(如ROV、AUV、拖曳探测设备、饱和潜水和常规潜水)的能力。

3 舾装优化设计

3.1 系泊布置优化

系泊布置对船舶、船员、码头和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本船作为抢险打捞拖轮,更应该重点关注其实用性和安全性。

(1)首部系泊布置优化

考虑本船配备人员有限并兼顾同侧带缆需求,经与船东多次沟通,首部左右舷各增加1个羊角滚轮导缆器和1个带缆桩。这样,首缆可通过羊角滚轮固定在同侧的锚绞机系泊卷筒工作区上,横缆固定在锚绞机副卷筒上,详见图1。优化布置后,不仅可实现一人同侧带缆作业,也提高了系泊作业实用性和多样性。

图1 优化前后的首部系泊布置

(2)尾部系泊布置优化

尾部左右舷各设置了一个导缆孔、2个带缆桩和一个尾绞盘。考虑到尾部比较吃紧的作业空间以及甲板移货的需求,取消靠船中的带缆桩,尾部带缆通过舷侧带缆桩兼顾使用,同时将尾绞盘前移,并增设1个羊角滚筒导缆器,详见图2。在满足带缆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提升了尾绞盘的操作空间和工作范围,同时通过移货绞车与新增羊角滚轮导缆器的配合可快速将装船物资从甲板首部移动到尾部,提升了船舶装卸货的实用性。

图2 优化前后的尾部系泊布置

3.2 护舷材布置优化

根据规格书要求“船首尾两舷圆弧区域:在靠离码头时船尾易擦碰的区域,配置~φ800圆柱筒形橡胶护舷;两舷易擦碰区域:每舷配数只φ1 200 mm航空橡胶轮胎,用眼板、卸扣和链条等吊挂固定于钢质护舷外侧”。设计院给出的方案如图3所示。

图3 橡胶护舷布置图

船东认为这种设计方案在耐用性和美观性两方面均不能令人满意。为此,根据我厂橡胶护舷设计经验,修改为舷侧D型橡胶护舷方案(见图4),既美观又省成本,得到船东认可。

图4 舷侧橡胶护舷布置图

首尾区域布置φ800的圆形橡胶护舷,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也进行了修改:因首部线性收窄,首部区域设置橡胶护舷的作用无法体现,同时也影响带缆。经与船东沟通,取消了首部圆形橡胶护舷;尾部圆形橡胶护舷靠舷侧处突出外板约900 mm,比D型橡胶护舷多突出600 mm,影响船舶停靠码头或平台;同时由于本船型深较小,靠码头时尾部圆形橡胶护舷易搁置码头。经多方协调,最终取消尾部φ800橡胶护舷及底座,改为半圆管钢制护舷型式,详见图5。

图5 修改前尾部圆形橡胶护舷及修改后的全船护舷材

3.3 救生筏及架布置优化

本船原在首楼甲板左右舷各布置3只救生筏,其中一个筏架存放2个救生筏,一个筏架存放一个救生筏。根据以往经验,对入级CCS的船舶通常审图中心会提出“救生筏的上方应无遮挡或采取其他措施,应能保证船舶下沉时能自由漂浮”的意见。本船靠首救生筏上方有上层甲板遮挡,因此对救生筏架位置进行了修改,一个救生筏架存放三个救生筏,详见图6。

图6 修改前救生筏布置图

原救生筏架图纸是厂家提供的,我们以为厂家提供的产品肯定是满足船级社要求的。然而在救生筏架到货并被安装上船后,现场CCS验船师提出下方内侧的救生筏无法自由漂浮,筏架不满足船级社要求需要整改。但因临近交船,无法推倒重来,只能在现有救生筏基础上修改。经船东、船检同意,将原救生筏架上部座架整体向船中移动并新增筏架支腿,详见图7。

图7 救生筏架修改前后对比

当然,上述修改仅是在当时情况下能做到的最好修改方案,因左舷救生筏架后面布置有接岸电缆绞车,操作空间有限,无法更改救生筏架型式。否则在设计最初可以借鉴CB 3068-1991气胀救生筏架中C型排抛式设计(见图8),经综合布置是可以做到的。

图8 C型排抛式救生筏架

4 结束语

一个合格的设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同时也需要良好的沟通。如在详细设计送审阶段提前与船东沟通布置,可有效减少二次送审以及施工后的返工修改。对于拿捏不准的布置设计,可充分利用船检、船东资源弄懂弄透,切勿模棱两可留有缺陷。希望通过本船典型的案例分析,能为公务船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一些借鉴。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对做好海工辅助船舶、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展海工产品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救生筏系泊尾部
船舶尾部响应特性试验与计算
基于CFD方法的系泊状态FSO舵载荷计算
国内海洋渔业船舶气胀式救生筏使用研究分析和建议
高韧性海洋用三级系泊链钢的研制
气胀式救生筏存放要点和常见问题
自充气救生筏
海洋大探险
N的最大值是多少?
如何做好救生筏压力释放器及相关部件的连接
用于FPSO系泊系统的吸力锚疲劳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