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取得新成效

2018-11-13 01:43刘刚李卿宜春市袁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管委会袁晶
江西农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油茶现代农业园区

文|刘刚 李卿(宜春市袁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管委会) 袁晶(本刊记者)

促发展 出亮点

宜春市袁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按照“促发展、出亮点”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进一步开启了加快投资增长、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旅游升温新局面,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截止2018年6月,园区总投资达16.2亿元,落户经营主体40家,上半年总产值达9亿元,吸纳农民就业6000余人次。

以产业为核心深耕园区规模与效益新格局

特色蔬果绿色有机产业已成规模。园区种植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4100余亩,蔬菜年产量达1.2万余吨,年产值近亿元。种植各种名、优、特水果2700余亩,总产值达8000万元。建成高标准可控温大棚164亩,普通大棚260亩,自动喷灌系统1000亩。建设标准化生产厂房及配套的真空预冷设备,形成年加工配送蔬菜能力10万吨以上的生产加工规模。并以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为依托,健全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追溯和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保障了“菜篮子”安全。

高产油茶产业链完整含金量高。园区建立了2500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和自己的良种采穗圃和无性系嫁接苗圃,建设了一个高产油茶基因库,并通过嫁接技术和采穗管理等技术使油茶亩产量由原有的4—5公斤提高到30-50公斤,油茶挂果生长周期从8年缩短至3年。通过引进先进生产加工技术,利用油茶壳废弃物配合锯木屑、棉籽壳等为原料,开展食用菌(海鲜菇)有机栽培种植,采摘后的废弃培养基作为原料加工生产有机肥,再用于油茶林种植的肥料,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油茶产业循环链,不仅提升了高产油茶利用率,而且节约了生产成本,极大提高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促进了低排放的生态环境建设。

花卉苗木品系规模发展迅速。园区花卉苗木种植规模5000亩,主要种植桂花树、广玉兰、白玉兰、雪松、罗汉松、马挂木、竹柏、银杏、茶花、茶梅、紫薇、铁树、华棕、红叶石楠等各种绿化树苗,企业规模、品系及科技含量等均位于赣西地区同行前列,年销售花卉苗木180余万株,年销售收入可达9000余万元,带动当地村民年人均增收近万元。

以转型升级为突破口树立园区发展模式新标杆

完善园区体制机制。一是组织机制健全,2015年成立袁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理办公室,2016年设立中共袁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办公室总支部委员会,2018年1月成立中共宜春市袁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健全机制体制建设;二是财政管理体制健全,针对园区特性和激发加快发展积极性,区政府制定下发相关文件,确定区财政与园区财政结算体制;三是党建工作稳步推进,园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和倾听企业意见,以党建为引领,紧扣党的工作覆盖和企业发展实现双赢这个目标,积极探索“党建+”农业模式,成功创建“红心园”特色品牌。坚持走“政府带动、市场运作、基地示范、科技支撑、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之路,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增加当地群众经济收入,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模范作用。园区引进多家省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各种新型经营主体在园区内集成规模。江西星火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建成油茶文化博物馆及油茶文化与生态景观园,投资1000万元的星火海鲜菇生产线二期工程已建成投产,投资5000万元的油脂加工厂已竣工投产,年可产2000吨浓香型富营养茶油、1000吨物理精炼茶油;宜春市东升有机种植有限公司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玻璃温室6亩、智能温室大棚4亩、高级可控温大棚164亩、普通大棚260亩,实现年加工配送蔬菜10万吨以上、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去年全年园区产值达17亿元,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4000余人就业,辐射带动周边群众2万余人致富。

探索“园区变景区”的一二三产融合新模式。园区按照“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的总体思路,在2017年成功举办赏花骑行旅游节的基础上,2018年承办了第四届宜春市袁州区乡村旅游年之“袁州園”春计文化旅游节,以“乡村振兴新时代,乡建乡约袁州園”为主题,活动内容包括千车万人自驾游袁州園樱花季田园寻梦之旅、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论坛、袁州府乡宴、垃圾分类宣传等,内容丰富,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参与体验。此次活动是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的一个产业盛会,将对袁州区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工作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同时实现“袁州園”乡村旅游品牌的持续升温,休闲旅游产业初具雏形。江西和顺景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和顺庄园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项目建成后,和顺庄园农业休闲旅游体系年可接待观光游客50万人次,年农业旅游收入可达4000万元。

以品牌为战略唱响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袁州園”

完善园区软环境建设。园区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围绕“如何加快发展、怎样发挥效益”的主题,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模式,主动学习借鉴其他先进典型的成功做法,积极探索园区品牌经营建设和品牌经济模式,进一步加强园区整体营销推广,把“袁州園”这块牌子推出去、把“袁州園”的知名度打响来,进一步增强园区发展内生动力,提升园区经济效益。鼓励引导园区内企业开展独立的旅游节推广活动,形成“袁州園”旅游品牌合力。

抓牢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积极整合相关项目资金集中投放到园区建设之中,全面完善和提升园区交通、水利、线网、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一是完成园区主干道“二横路”路面油化改造等旅游配套基础项目建设。二是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搭建园区“物联网”平台,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以东升设施农业、星火油茶基地、和顺庄园等为基础搭建好园区农业物联网系统。三是科学规划和建设园区水系提升项目,将实现农业生产用水全覆盖和科学管理。

立足优势发扬品牌。园区以“袁州園•缘园圆,有缘相聚,进园共乐,来园则圆”为设计理念,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观光休闲度假地为发展定位,立足园区现有有机蔬果、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生态旅游、畜牧养殖产业基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基地,建成了集高科设施农业、优质花卉和果苗良种培育、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农业人才培训及技术指导、优质果蔬花卉种植、宜春农副产品展销、养殖和户外休闲旅游等方面的综合基地1个,建成农产品科技馆2个,农产品加工中心2个,建成了集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假日农庄3个。

猜你喜欢
油茶现代农业园区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油茶价值观的转变是发展油茶产业的一个关键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