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请不要轻易说“不”

2018-11-13 12:02朱建泓
新课程·小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感动收获思考

朱建泓

摘 要:《中国人要学会说“不”》这本书对中国人几千年的“忍让、谦和”提出了尖锐的挑战。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强烈。随之更加表现出的是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个性,所以很多时候,人们总会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坚决说“不”——不行、不敢、不能、不愿……

关键词:思考;感动;收获

如果把几千年的一味“忍让、谦和”看作“没有个性”或“唯唯诺诺”的话,那么当今时代出现的诸多态度鲜明、脱口而出的“不”,则谓之“张扬个性”。这样给人的感觉也许是“非白即黑”了。可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物却非仅此两种存在的状态。如果我们有时候能转变一个思维,给事物多留一些可能,留给我们的结果也许是别样人生。这不禁让我想到我的班主任生涯中发生的与刘同学有关的系列故事。

新学期,初识刘同学

那时我刚接手了一届一年级新生。我班有个姓刘的同学。在上课的第一天,他的家长就把体育老师告到了校长那儿。什么原因?因为他没有任何规矩,课堂上捣蛋,老师提醒他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没有办法,老师只好让他站出来,可是他死活都不动,继续捣蛋。最后老师只好把他拉出来。这一下就算是冒犯了他。

放学了,有位同学的家长拉着哭哭啼啼的孩子来了,说是自己的孩子被姓刘的同学打了。我一听,又是刘同学。刘同学是何方神圣,我得找到他,看看刘同学是谁。我叫到刘同学的名字,一个虎头虎脑、两竖眉毛紧皱、嘴巴撅得老高的孩子过来了。还没有等我开口他就张牙舞爪,大声囔囔开了:“谁要他排队时碰到我……”后面说了什么,我也没有听进去,总之,自己没有一点问题,倒是别人大错特错。他的家长作为本村人也附和说,是别人的孩子先惹了他儿子。你看,一个排队放学这一会儿功夫都不平静,还美其名曰是“自卫”,用他自己的话叫做“打回来”。打回来,什么逻辑呀?

接下来的日子,刘同学没有一天消停的。而在课堂上的他,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插嘴大王,回答问题不举手,想说就说,根本不听讲。你刚说完作业和要求,他马上就问“写什么,写在哪个本子上?”听了他的话,我的牙咬得咯咯咯响!

其他方面你就可想而知了。经过多方面的沟通没有任何起色。他除了上课捣蛋外,还时不时跑到搞基建的围墙边。东躲西藏,和你玩起了失踪,这哪有一点学生的模样。气急败坏之下的我想到了“放弃”,想劝他重返幼儿园或转学,可是也不行。

躲不开,认作干儿子

无可奈何又能怎么样?周末的我郁郁寡欢地散步。忽然我想起了那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我何不要用我的行动来尝试一下呢?下定决心后,我从不同的角度来接近他、教育他,与之周旋,斗智斗勇。一个学期又一个学期过去了,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又一个学期来了,一次“倒苦水”的时候,曾老师听完后笑眯眯地说:“这样的孩子你只有认他作干儿子。”“做我的干儿子?这样的学生做我的干儿子?开什么玩笑?”可是,躲不开又能怎么办呢?万般无奈下,我决定试探一下他。我用商量的口气问了他一下他愿不愿意做我的干儿子,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满不在乎地说:“我考虑考虑吧!”经过两天的考虑,这位同学终于同意做我干儿子了。

坚持住,变化悄悄来

不知什么时候,他开始变了,上课时依然是坐不好,可是作业整洁漂亮了;他还是打人,但也会偶尔为班级做一点好事;他对同学还是凶巴巴,可是他见到我和科任老师及校领导,会有礼貌地打个招呼。日子一天天过去。做操吊儿郎当的他,我让他做广播体操带操员。不好好排队的他,我让他做路队长。

三年级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他居然以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登上了领奖台。由于他在学校的赫赫名气,所以一上台,台下一片哗然。大家都在怀疑自己的耳朵。难道刘同学也有资格上台领奖?领什么奖?当颁奖的莫校长走上前亲切地摸着他一颗圆溜溜的头,讲起了刘同学这三年的点滴变化时,大家才慢慢安静下来,静静地听校长讲刘同学身上发生的故事。在确定眼睛看到的这一切是事实后,操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收获了,感动满满的

那一刻,作为班主任的我眼里噙满了泪水。这是欣喜、激动、感谢、复杂的泪水。欣喜的是这个孩子终于有了今天;欣喜的是当初家长和校领导不轻言放弃的决定;欣喜的是自己在这三年中口里说着这孩子“不行”,可是心里还始终存有的那份执着。我感谢我的副班主任李老师,神秘地对我使着眼色,配合我一起唱红脸唱黑脸;感谢李老师在我无法坚持的时候给我的开导和建议;感谢领导和家长在我迷茫的時候给了我正确的航线;感谢这位孩子的进步和健康成长给了我鼓舞和信心。一个孩子的成长,原来是如此多的合力才有了今天。

沉下心,深深的思考

在这诸多的欣慰和感谢后面,我在沉思:在困难甚至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困难面前,应该不要轻易说“不”。在四川的大地震中,“不抛弃,不放弃”,鼓舞了多少废墟下羸弱的心,又鼓舞了多少疲惫不堪的救援队伍!当新闻播报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的时候,每一颗善良的心无不备受鼓舞……

这如此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对“不要轻易说‘不”最好的诠释吗?作为一名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在面对当今多元社会的时候,如果能多一点的理性思考,不要轻易说“不”,那么,带给自己的可能是另一番收获,带给别人的也许是更加亮丽的人生。作为班主任,让我们用心铭记:班主任,请不要轻易说“不”。

猜你喜欢
感动收获思考
爱,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