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思考

2018-11-13 12:02林良龙
新课程·小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德育教学思考小学

林良龙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教育也从最初的“知识本位”向着“核心素养”逐渐转变,教师也从最初的教授学生基础知识,变为传授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而小学德育教学不仅关系着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还影响着他们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理解。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思考

古人云:“成才先立德。”所以德育教学一定要从培养小學生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以及高尚的情操开始,使他们树立爱国主义精神,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美好的品质。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内容与目标

小学德育是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树立健康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并且初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逐步锻炼他们的是非分辨能力,使他们可以学会爱护集体,树立集体主义精神,最终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美好的道德品质。

二、德育工作的意义

德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小学教育的核心观念之一,它对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有着巨大的作用。它不但能够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学效果。

三、德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让学生进行教育学习

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所以他们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学习,所以班主任一定要与其他任教老师做好沟通工作,让各科老师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班主任也应该抓住一切可以进行德育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提升他们的集体观念和道德水平。比如,学校举行了一次参观旅游,小明的妈妈刚好是此次旅游的导游,于是小明在出发之前就自己要求一定要坐妈妈的汽车,拒绝和其他学生同坐大巴,理由是大巴太挤,而妈妈的汽车上不仅不挤,而且还有妈妈为他准备的好吃的。看到这种情况,我马上把大家集中起来,开始了简单的德育,我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家里都有汽车吗?”同学们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我接着问大家:“如果大家都坐自己家的汽车来,那么那些家里没有汽车的同学怎么办?”“如果你最好的朋友因为没有汽车所以拒绝和你们一起去玩,那么你们会怎么办?”听到我的问题,学生很快思考起来,不一会就想通了这个道理,而小明在同学的帮助下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红着脸回到了大巴车上。

2.树立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在榜样的力量下受到教育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的很多行为都来源于对其他人的模仿,并且小学生还很喜欢争强好胜,渴望被认可,渴望被表扬,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进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比如,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很多学生一下课就跑回了教室,对于体育器材完全不管不顾,只有一位女同学每次都默默地将这些东西收拾干净,然后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体育老师向我反映了这个问题后,我马上把这位同学叫到了课堂上,问她为什么要那样做,她说:“那些东西是我们自己去领来玩的,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所以我们就要为它负责,将它们放回到该放的位置,这样下次我们再去领的时候,才能很快找到它们。”我对这位学生进行了表扬,还号召大家向她学习,学习她负责的态度。通过这次表扬,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纷纷跟着这位同学做了起来,体育课后再也没有出现过体育器械堆了一地的场面。

3.理解与关爱学生,用引导的方式促进他们改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小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同时小学生的思维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靠单纯的说教是难以解决问题的。教师一定要信任、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他们进行自主思考,从而在思考中明白自己行为的对错,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比如,在一次放学途中,我发现学生看到校车就一窝蜂地朝那里跑去,完全没有秩序。于是在第二天的时候,我就把这个事情拿到了课堂之上,让学生相互讨论如何才能最快地登上汽车,让自己和小伙伴用最快的速度回到家中。听到我的问题,学生思考起来,但是始终没有统一的答案。看着学生一筹莫展的样子,我开始启发学生:“你们觉得谁有力气谁先挤上去,谁就能够先回家吗?”学生摇摇头说:“不会的,因为司机要等到所有人都上了车以后才能开车。”“那你们都去那里挤着干什么呢?即使你先上了车,也需要等别人都上了车才能一起走啊,那么既然这样,早晚上车都没有关系,你们为什么不能按秩序来上车呢?”经过我的引导,学生们想明白了,纷纷表示下次再也不挤了,一定按秩序上车。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通过思考明白了该如何去改正,既提升了他们的道德品质,还帮他们树立了集体观念。

总而言之,小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不是短时间可以起到效果的,它不仅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让学生通过思考来判断自己的对错,进而改变自己的做法,还要教师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方法和思路,在日常教学中,积极面对出现的问题,不断创新,为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献上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辉.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作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2).

[2]包海棠.小学班主任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J].新课程(上),2017(12).

猜你喜欢
德育教学思考小学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