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分析

2018-11-13 12:02孙智韬
新课程·小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思维方式计算核心素养

孙智韬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应的教育目标也在进行着变化,目前在教学中逐渐对学生所掌握的能力做出了相应的提升,从“双基”和“双能”演变到“四基”和“四能”,日常教学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转变。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思维方式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以往的教学在学生的应试能力上过于重视,导致学生的基本数学思维能力有所不足,不能良好地运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和分析世界,虽然考试成绩十分优异但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本质理解不够透彻,导致“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也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前提,面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对学生进行足够的数学概念培养,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将数字与符号生动地运用到计算中,在保证计算准确高效的同时也要进行知识的统计和梳理,从而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达成数学思维培养的目的。小学数学计算的重点就是数字,在教学中对数字这一概念要进行足够深入的讲解,将各种类型数字的特点总结和归纳并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各类数字进行计算的能力。

例如,在实数的讲解中,要将有理数、无理数和其包含的各种数字形式进行细化区分,由于日常生活和计算中常用到正整数,学生对于正有理数中的正整数理解就会更透彻一些,但用处不是很频繁的负有理数及分数这些数字的运用可能就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很难理解“负数”的实际定义,尤其是“负分数”在生活中更找不到其对应的实物,所以在这方面的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建立一个实数的整体框架,尽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通过把握核心概念来加深对数字的理解,重视十进制的基础理念和计数单位的累加,同时增进对“个”“十”“百”“千”的印象,循序渐进地引出小数和分数,并讲解其运算方式上的区别。把握实数的整体框架以及计算的核心概念这两点,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字计算的理解,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数学概念。

二、小学数学的整体联系及其核心素养

在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可以通过数字与图形的结合来进行辅助教育,图形的概念可以通过数字来进行完美的展示,数字也可以在图形上获得真实的形象,从而使数字的抽象性这一概念降低。将数字和图形进行结合有益于数学在整体性上的教育,同时也能加深对数字及图形这两个方面的理解。

例如,在乘法3乘5的计算中,原有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理解更为简便,经常说成5加5加5,虽然在计算上更加简单,也更好理解,但这样的做法上升到两位数相乘的时候就能明显地看出缺陷,不利于后续教学工作的进行,一旦错误的思维定式形成,再进行改变的难度就要增加许多。所以在简单的个位数相乘计算中,可以将后面才能学到的图形知识进行适当的渗透,在黑板上画出3×5的长方形,并等分成15个正方形,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图形内方块的数量来得出3乘5的结果,然后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对个位数乘法进行拓展。例如有学生不明白3×5和5×3的结果为什么一样,这就可以在多媒体上将这个长方形整体不变的情况下旋转90度来进行生动的展示,学生一眼就看出整体的小格子数目并没有变化,从而得出相等的结论。或是将每个小格子定义为数字“1”来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只要组合的是一个长方形就能得出相应的规律,从而加深对个位数乘法运算的理解。而这种方法也可以为将来学习乘法分配律和图形面积计算打好基础,综合性地使小学数学整体教学质量获得提升。

三、数学思维方式和计算之间的联系

小学数学计算通常注重的是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在面对题目时的思维方式格外重要,如果想得对,则运算速度和准确度都会提升,如果没有考虑到题目内的隐藏提示,计算就会更加困难,相应的正确率也会下降,在计算教学中,不能把计算結果的准确作为唯一衡量,而是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运算步骤和想法。

例如这道应用题,某个舞蹈队买衣服,上衣39元,裤子11元,要买12套,问总共需要多少元。这种问题的计算并不是只有一种方式,可以39×12+11×12来计算,也可以(39+11)×12来计算,很明显后者的计算量要小于前者,但并不是所有计算都要经过乘法分配律中的合并来降低计算量,例如数字14×25就可以逆向地分解成为10×25+4×25来计算,这就要对学生在看到题目时就要对数字足够的敏感,找出其中隐藏的规律,比如39+11=50就是其隐藏的捷径,50作为一个两位数,其末尾是0可以先忽略的,把50当成5来进行计算,在算完5×12后,在结果中加个0就得到了最终的答案。而14×25的计算中,只要对数字足够敏感就能发觉4与25的关系,因为4×25正好等于100,而10×25的计算也非常简单,只是在25后面加一个0就完成了,所以这道题就变成了250+100=350,这种计算强度并不是非要在纸上进行,就算是小学生心算也能做的出来。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抓住了数学计算中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并根据题目内隐藏的捷径来选择最简单最快速的一个方法来计算,就能使学生计算的准确度和速度都大大提高,而这种数学思维也是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不仅能在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起到帮助,同时在其他学科甚至日后的生活工作中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层次来进行针对性的数学思维培养,从而建立数学的核心素养,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增加相应的活动经验和思想,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玲玲.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8(1):28.

[2]徐海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8):18.

猜你喜欢
思维方式计算核心素养
浅析信息终端(手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