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语文教师课堂互动智慧的修养

2018-11-14 02:00江仁军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七小学
新生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山海关课程标准评价

江仁军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七小学

教学问答是教师在课堂上促进教学互动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行为。教学互动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课堂问答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前后衔接的四个环节。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评价行为。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即时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可以说,理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学生对一常课甚至一门课的学习兴趣与态度。作为语文教育生力军的青年教师,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理答,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呢?

一、深入研读课标,教师调控课堂互动做到心中有度。

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还认为,在教学中应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了课程标准的方向,青年教师就有了理答的法宝。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明确了教学问答的目的和要求,才能分清提问的层次,制定追问的方案。

二、树立榜样人物,教师课堂互动做到心中有人。

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学习。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坛上,涌现出一大批的优秀语文教师,有大家,比如:贾志敏、窦桂梅、于永正、魏书生……在身边,还有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的课堂,往往是通过理答,让课堂妙趣横生,实现教学的教学的目标。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长相思》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师: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作者的身在哪里?

生: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外。

师:山海关外。谁还有不同的继续说?身在哪?(这里的理答,王老师先是积极的肯定,接着采用了转问,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个话题中。)

生: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外的路上。

师:路上。继续说。(这里的理答看似简单,看似平淡,就一个简单的概括“路上”,一句平淡的引导“继续说”。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其中的不简单。王老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点了点头,采取的是赞同的态度,给予的理答行为是积极的。)

生:作者的身在山海关。

师:山海关。谁还有不同的理解,身在何方?(老师再次转问:谁还有不同的理解,身在何方?这与先前的转问有所区别,因为学生的回答一直围绕着“山海关”,所以老师强调了不同的理解,力图打开学生的思路。)

生:他的身在山海关那边。

师:山海关那畔,那么“山一程”身在哪?(老师意识到学生的注意点一直在山海关,思维受到限制,打不开思路,所以马上对这一问题根据文本进行化解,那么“山一程”的身在哪?老师的这一转问就有了更明确的引导方向。)

生:他的身可能在山上。

师:那是怎样的山?(老师能马上抓住契机,采用追问的理答,不仅肯定了这位学生跳出了刚才的思维框框,也让其他学生明白他的回答已经联系到“山一程”,而且还在引导学生,能否说得更具体、形象。)

生:是非常高。

师:好,非常高的山上。在崇山峻岭上。那么“水一程”呢?他的身还可能在哪?(联系文本再次进行转问,目的是让学生再次走进诗词,走进作者。让学生关注词的内容打开思路,想象作者的身都有可能在哪些地方。这样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到位,深入。)

生:他的身可能在船上。

师:身可能在船上。是的,那么“夜升千帐灯”呢?他的身又可能在哪?

生: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面。

师:营帐里面。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七个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这里,老师采用再组织的理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重新组织和概括,不仅给学生一个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答案,而且让所有学生再次回顾他们的发言,对作者身在何方,不仅仅是学生说的高山,营帐,船上等这一个个地方,更在他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大河小川,经过了山海关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

课堂上对“身在哪”这个问题的解读,看似课堂上不经意的细节关注,其实是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紧紧抓住文本,设计细节,在教学实践中是步步追问,让学生层层剥落词语表面的面纱,学生才走进文本,感受到其背后蕴藏的精神力量、情感意蕴。充分展示了教师理答的智慧,让我们领略了理答的魅力。青年教师把这种技巧学习到手,烂熟于心,将课堂、老师、学生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何愁课堂一盘散沙?

三、真正尊重学生,教师课堂互动做到心中有情。

斯霞老师曾说:“不能因为学生问得幼稚而不予回答,不能因为学生问得离奇而随便搪塞,更不能因为自己工作忙而责怪学生多嘴,要鼓励学生探索好学的精神。”换句话说,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发展水平。一个好教师,是蹲下去,和孩子一样高,从而理解孩子的幼稚,善待孩子的天真。

孙建锋老师在上《那深情的一跪》时,学生第一次接触文本,老师请同学们起来展示自己的朗读,只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自己的风格就行。而每一位同学读后,孙老师都给予了个性化的评价。

评价1:老成,这是你声音的特色。

评价2:江南的呢喃软语都表现出来了。

评价3:中央电视台的后备力量有了。

评价4:我就在你的身边,帮你静心定气,看准了,一个字都不能漏。

这段鼓励性的理答,从生的朗读实际出发,夸奖的语言无一不是在夸大其词,但学生从中却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每一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触动着学生的心灵之弦,激励着学生,在学生的心中掀起阵阵涟漪。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是青年语文教师应该牢记并努力实践的教学准则,做到了这一点,理答的智慧就水到渠成了。

猜你喜欢
山海关课程标准评价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山海关水关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收复山海关(油画)
国共争夺东北第一仗:杨国夫勇战山海关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山海关,不仅仅是关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