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作文名师押题一:文化自信

2018-11-14 09:17河北唐山一中吴国梁杭州东方中学何云静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8年6期
关键词:材料文化

河北唐山一中 吴国梁 杭州东方中学 何云静

【名师预测考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2017年11月底,习近平在故宫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时说: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我们这些人也延续着黑头发、黄皮肤,我们叫龙的传人。而特朗普则展示了他的外孙女背唐诗,唱中文歌的视频。

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说:“由于文化的出现,我们的人生的终极任务,将不只是繁殖,还有文化的创造和传承。”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思考?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材料一:据报载:杭州、苏州、温州、宁波这几座城市的年轻人使用方言的比例极低,杭州只有9.2%,温州7.3%,宁波4.6%,苏州2.2%。主持人汪涵曾言,消亡一种方言,就是消亡一种知识体系。乡音消失,其背后的文化基因也在被我们不自觉或者不自知地剪断!

材料二:粉蜡笺是我国著名的高档古笺纸之一。它源于唐代,在乾隆年间发展到炉火纯青的阶段,史称“库蜡笺”。可惜其制作工艺于清末消亡。1999年,这一失传技术奇迹般地“复活”。2008年,以粉蜡笺为代表的纸笺加工技艺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复活”这一工艺的刘靖成为其代表性传承人。

材料三:景德镇陶瓷就是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数以万计的陶艺家、艺术家和“创客”来到瓷都,现在,“景漂”有3万多,“洋景漂”有5000多,表明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

综合以上材料,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名师押题解析】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和国家政府把“文化”置于战略高度,就意味着吸收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题一可以体现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题二的三则材料分别是“文化的消亡”“文化的复活”“文化的吸引力(传承、传播)”,应该紧扣“文化”这一中心词,论证“文化”厚重的内涵等观点。适合写叙事、议论性散文,可以紧扣当前的文化自豪、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来写,在引述文化材料时要注意避免陈俗。

写作雷区:只写“传承”而忽略了其它方面,要把责任、担当、自豪感、自信心、初心结合在一起写才好。

【解题写作方向】

1.荣誉感、自信心。强大的有生命力的文化,能给人与社会带来正能量的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以有这样优秀的文化而自豪骄傲。

2.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我们处于文化之中,是文化传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应该有主人翁精神,勇于承担,传承文化。

3.不忘初心,勇于创造。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极易因为种种原因而走偏,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文化,不忘初心,让文化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不因循守旧,不抱残守缺,创造出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化来。

【更多素材链接】

1.民间艺术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目前,部分民间艺术传承后继乏人,面临人绝艺亡的困境。保护非物质遗产,刻不容缓,因为留住它们,就是留住我们民族的记忆背影。

2.新年伊始,一档以诗歌为看点的节目《经典咏流传》火爆荧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捕捉灵感和素材,已成为越来越多广电工作者的共识。从分享知识和智慧的《百家讲坛》,到探寻文字诗词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再到以人生感悟传递主流价值观和正能量的《朗读者》《见字如面》,这些电视文化精品坚定文化立场、坚守文化品格,萃取中华文化基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凝聚中国精神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润物无声中成风化人,展现了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既收获了较高的收视率,也赢得了观众的口碑,社会反响热烈。

3.“鲍勃迪伦的歌我会唱,你把卑南族的歌唱给我们听吧。”近乎流浪汉打扮的李双泽,向当时在西餐厅驻唱西洋歌的胡德夫喊道。胡德夫迟疑再三,唱起了《美丽的稻穗》。令他意外的是,这首在他生命中司空见惯的民歌,竟获得了众人经久不息的掌声。2017年11月30日,随着凤凰网文化《未央歌》第五期的开播,这首充满故事的《美丽的稻穗》,让“民歌复兴”再次为人热议。

【应考佳作】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河北唐山一中高三(17)班 董泽

日满盈昃,月满亏蚀,皓月千里,仍万里清辉。星辰更替,春秋代序,彩云易散,任卷舒随意。

黑眼睛,黄皮肤,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这积淀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给予我们归属感也给予我们责任感—我们不只是种群繁衍中的一个微渺个体,更是传承与创造文化的一木一石。

因为有了文化,我们不再仅仅是直立行走的动物,不再仅仅是会用工具的古猿,昂起头来,头顶的斗转星移已化为亘古不息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俯下身去,脚下的土地已化为深沉悠远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八千里山川河岳像是一首歌!五千年,薪火相传,如永恒不变的明月;五千年,新故相推,如卷舒自如的彩云。“文化”一词未有定式,却逾越千岁而貌有壮容。是什么让它在历史长河中如中流砥柱般存在?是你,也是我,是千千万万无以计数的个体,曾传承过文化,曾浸染过文化,也曾创造过文化,如泉泉活水,涌动,汇流,让这方塘之内水澄如镜。

所以新故相推,所以日生不滞,所以龟甲兽骨后有篆隶楷草,所以诗经楚辞后有骈文散曲,所以孔孟之道后有程朱理学—传承与创造,一脉相连,如皓月因彩云而朦胧凄美,如彩云因皓月而清丽生辉。

萧伯纳说:“人生并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要把它燃烧得更旺,然后双手交给下一代。”是啊,延续的最好方式,无非令其发展,或许你自己都未意识到,你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之一。

也许你读《蒙马特遗书》时,并没有想起《锦瑟》中与之极其相似的凄迷动人;也许你接到好友飞花令邀约时,并没有想到会稽兰亭或滕王阁序中以文会友的场景;或许你挤在春运大军中时,并没有想到《论语》中“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但是就在你的手边,你的身旁,文化正以耳濡目染的方式被传承,正在每一个最微小的单元中随时代改变。

它包容,接纳,选择,为己所用,这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品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文化的缔造者。因此,我们的中华文化不畏更替,甚至不畏巨变,我们心中都深植着文化的根,它让我们坚守自己的灵魂,也让文化得以传承并历久弥新。

所以啊,愿此火不灭,愿此水不竭,愿此志不移,愿此情不移,愿文化之气脉如日之恒,如月之升,以万丈光耀照亮每片彩云。

猜你喜欢
材料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可爱的小乌龟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