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巴顿的“自我”回归心路

2018-11-14 21:42■/
长江丛刊 2018年14期
关键词:黛西本杰明自我

■/

由导演大卫·芬奇执导的电影《本杰明·巴顿的人生奇旅》改编自美国作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同名短篇小说(1921),于2008年搬上荧幕。电影讲述主人公本杰明从降生起逆生长的奇异故事。小说《本》创作之初被认为是塑造一群“爵士时代”追求梦想却遭破灭的青年形象,作品是诗人的敏感与戏剧家想象力的结晶,是作者艺术才能发挥至炉火纯青地步的产物。然而,鲜有评论提及《本》这一作品的成长主题与主人公本杰明的自我心理活动。本文尝试从成长小说理论与心理学角度对《本》中主人公本杰明的成长过程进行分析,期望借该故事主题能积极引导并启迪成长中迷茫的人们。

一、成长小说理论与心理结构理论

成长小说最早起源于德国18世纪晚期的文学批评,是德国文学载体的一种,在后来两百多年的发展中,成长小说被流传到西方其他国家并对其文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关于成长小说的定义,国内外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诠释,其定义被引用最多的是莫迪凯·马科斯的文章《什么是成长小说》中的解释:“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改变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一个复杂的成人世界。”

1923年,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在心理结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我心理学理论。他认为人的心理世界里存在着三股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势力,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一切行为受本能和欲望的驱动;“自我”是人的思想中有意识和感知的部分,它帮助本我调节并适应现实,像是教育者对孩子的引导和疏通;“超我”是外部世界在人思想中的反映,“超我”会主动迎合并维护社会道德及规范,“超我”代表着追求社会道德规范和人格完美的倡导者。三者中,“自我”这个教育者受到“本我”和“超我”两者的压力和拉扯,却试图平衡并协调前后两者的关系。一方面,“自我”受到来自“本我”欲望和冲动的诱惑;另一方面,“自我”又受制于“超我”社会文明和道德规范的束缚。三股力量看似孤立存在,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平衡发展。

二、本杰明成长中的自我心理

本杰明,一个逆生长的小孩,他的成长之路遭遇了不同寻常的人生波折与情感经历。个人的成长历程与坎坷会刺激心理的变化与活动,而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变化也印证了他由懵懂无知走向成熟的过程,因此成长与心理活动之间有着微妙且相互作用的关系。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本杰明及其成长经历的同时,也启发了读者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剖析与反思。因此,从自我心理学的角度审视主人公本杰明的一生,其成长之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懵懂迷茫的“老年”——超我对本我的束缚

本杰明出生时是个满脸皱纹的“老人”,他拥有老人的容貌和生理病理特征,如白内障和风湿。医生也表示束手无策,因此他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心地善良的福利院女主人奎妮收养了他,并给予他细心的照料与呵护。然而本杰明苍老的容貌仍然遭到周遭人的抵触与惧怕,他总是被安排与福利院的老人们坐在一起打发时光,这使他一度迷失,以为自己就是个老头。但幼年的他依旧怀有孩子所特有的好奇与纯真。如他内心所表达的:我真想知道街上是什么样的…。当他看见活泼的孩子们在街角嬉戏玩耍,他想要推动轮椅下台阶参与其中,却被过度保护他的母亲奎妮制止。本杰明的“苍老”不仅隔绝了他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也让他在情感世界里受到伤害。某日,被边缘化的本杰明认识了“矮小”却乐观的欧提,有类似苦恼的两人心心相惜,结下友谊。欧提带他“逃”出房子,他们坐在公车上兜风,在湖边喝着汽水,吹着暖风。晚上本杰明开心的喃喃自语:“这是我这辈子最开心的一天。”然而,好景不长,欧提被高挑的女友抛弃后伤心离开;本杰明再次陷入孤独。后来他结识了与他两小无猜的黛西,纯真友好的黛西点亮了他的内心世界,可是当她们在桌子下面交换秘密,并且出于好奇互相抚摸对方的脸时,黛西的奶奶出来阻止并怒斥了本杰明。在黛西的奶奶眼里,本杰明苍老的容貌使原本纯真的行为变得猥琐,因此黛西的奶奶感到了危险与恐慌。而这件事情也让本杰明的内心受到了震撼,他被迫意识到自己与黛西的差距,从此他与黛西保持着恰当的距离。

情感世界受到的挫折与现实世界对他的拒绝促使本杰明内心的“超我”迎合外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规则,压抑束缚着“本我”的欲望与意愿,从而使本杰明维系着与外界的和谐与宁静。本的“自我”在“超我”与“本我”之间做了一些调节与妥协,因此,与欧提交朋友,同时与黛西保持一定距离的友谊关系成为他“苍老”的幼年时期做出的选择。

(二)面对诱惑的“中年”——本我的脱离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不知何时本杰明发现自己的头发变得茂密,身躯也变得挺直,人也变得更精神了,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是逆生长的。渴望长大独立的他决定去轮船上当船员并结识了迈克船长,开始周游世界。豪情不羁的迈克船长带他去了酒吧召妓,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性,也成为他成人礼的标志,而这次的经历开启了他对性爱的渴望。在拉康的理论中,“欲望”是一种本体性存在,内涵丰富涵盖范围广泛,而杜拉斯在作品中一再强调的“欲望”一般指称“爱欲”或“性欲”。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杜拉斯接受了拉康的欲望理论影响,但是,杜拉斯对人物爱欲的表现却契合于拉康的欲望理论。在《著作集》中拉康指出,人要作为人出现在意义的世界上,首先要接受本源性丧失的体验,人的欲望追求其实是对原始缺失的补偿,以获得一种替代性满足,因此,欲望本质上乃是对缺乏的欲望。本杰明作为被边缘化的异类,缺乏正常家庭的关爱、普通人的友谊及恋爱成长体验,这反而激化了本杰明对“爱欲”或是“性欲”的渴求。孤独的他突破了“超我”的道德禁锢,与中年已婚女子伊丽莎白暧昧交往,以此打发寂寞,满足成长过程中的“性欲”需求。在两次与黛西重逢,却没能赢得黛西的爱情后,本杰明再次陷入了堕落放荡的情感生活中,体貌愈发年轻的他同时与几位妙龄女子暧昧交往,藉此暂时忘却爱情的挫败感。

正如艾里希·弗洛姆指出的,“现代人翼望通过爱来摆脱令人绝望的孤独处境,这种强大的心理动力往往使他们有勇气与社会规范、文明禁忌等抗争,冲破社会牢笼的桎梏,但因为他们不能真正理解爱的本质和内涵,遂使爱情追求误入歧途,爱情冲淡成为一种非理性力量,招致毁灭性后果。”25岁的本杰明生活看似繁花似锦、活力四射,与不同的女人周旋暧昧;但外表有多风流不羁,内心就有多落寞与挫败。内心的空虚与缺失将本杰明逐渐推向不羁浪子之路。

(三)回归幸福的“青年”——超我与本我的融合

值得庆幸的是,黛西在车祸复原后转念接受了本杰明的求爱,没有让本杰明继续情感上的漂泊与流浪。此时的本杰明年轻俊朗,意气风发,俨然一个30岁小伙子的模样,两个年轻人在自己最好的状态、最美的年华终于有了交集,本杰明消除了曾经的自卑心理,与黛西勇敢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本杰明一生中最幸福、最难忘的时光,他倍加珍惜与黛西的二人时光,整日黏在一起,共同建造家园,享受生活的点滴。

从初期“超我”对“本我”的束缚、“超我”与“本我”的冲突,直到“超我”与“本我”的融合,象征着本杰明渐渐走向成熟。而他的逆生长以及他对黛西的真爱成为推动他回归幸福港湾的原动力。

(四)痛苦挣扎的“童年”——自我的嬗变和回归

沉浸在幸福婚姻的本杰明与黛西很快有了他们的孩子,此时本杰明开始陷入了新的顾虑和矛盾中。他害怕这个孩子会遗传自己的“逆生长”基因,而深爱本杰明的黛西坚持要留住这个生命。当健康的女婴降临时,本杰明的担忧散去了。然而,看着一天天成长的女儿,本杰明又有了新的担忧。他意识到当女儿不断长大时,自己却越来越“小”,最终会成为一个儿童,甚至婴儿。他害怕自己不能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职责,不敢想象妻子将来的艰辛,更无法面对慢慢长大的女儿,他再次陷入了沉思与痛苦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挣扎后,他毅然决定在女儿记事之前就离开,不给孩子留下任何阴影和痛苦。临行前,他将自己所有的财产留给了妻子女儿,以保证她们此生衣食无忧。本杰明又一次的开始了漂泊的生活,但此时流浪的他从未停止对女儿和妻子的思念,痛苦万分的他写下了一张张未曾寄出的明信片。十几年后,心灵疲惫的本杰明再次渴望回归家庭的港湾。但为了不打破妻女平静的生活,本杰明选择以黛西老友的身份造访,静静地探望自己的女儿。

此时,本杰明的成长之路步入到人生的巅峰,他一生经历过两次流浪。第一次流浪是在外界所谓的道德规范和秩序的压力下,“超我”压抑了“本我”的欲望,“自我”在“超我”与“本我”相互折磨中作出调和,本杰明选择出海,远离那个让他愈来愈寂寞且被边缘化的空间。而第二次流浪源于本杰明的“自我”意识日益成熟,他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男人、丈夫和父亲,应肩负责任并做出牺牲,他坚定地选择了流浪。若说第二次的流浪是痛苦的,其痛苦的根源并非来自于“超我”对“本我”的压抑与束缚,而是“自我”的在嬗变与回归之路上所承受的远离爱人孩子的切肤之痛。

三、结语

《本》以第三人称的倒叙方式讲述了本杰明作为一个“逆生长”的边缘人,在成长中由懵懂到成熟的变化过程。在本杰明的人生历程中,“本我”,“自我”与“超我”的斗争占据了本杰明心理成长的整个过程。故事情节虽具有奇幻虚构色彩,但主人公本杰明成长中所经历的脱离、嬗变、回归三个阶段具有个体成长的共性与普遍性。通过本杰明的成长故事,读者能体会到在 “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作用下,人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会经历多重性格与人格的蜕变过程。

[1]孙树苹.展示文化冲突中的成长艰辛——简析《所罗门之歌》[J].科技信息,2009(26):I0344~I0345.

[2]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A].弗洛伊德文集第6卷[C].车文博,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126.

[3]Dylan Evans.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6:36.

[4]蒋承勇,武跃速,等.20世纪西方文学主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61.

[5]蒋承勇,武跃速,等.20世纪西方文学主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54.

[6]Guerin Wilfred,et al.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1979[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9:166.

猜你喜欢
黛西本杰明自我
大班语言活动:戴眼镜的芭蕾女孩
小熊本杰明和跳绳
仁爱比聪明更重要
Reading with Rhea The Woodcutter and the Axe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形象分析
成长中的“自我”
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