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与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良性互动研究

2018-11-14 02:00江海英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2
新生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廉政家风大学生

江海英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南昌 330022

一、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目的和必要性

(一)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目的

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是使青年学生在校期间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和正确向上的价值取向,懂得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道理,提高对社会上腐败现象的识别能力和抵御能力,为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必要性

1.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需要

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实现国家强盛的第一战略,重视人才、培养人才、依靠人才是我们党的明确要求和指示,只有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后备力量,他们未来将奋战在祖国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是祖国未来建设主力军。

2.传承社会优良文化的需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勤劳质朴的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创造了丰富而宝贵的廉政文化,形成了包含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勤政为民等内容的廉政精神,需要我们代代相传。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的思潮时刻在冲击着人们的头脑,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当代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受到这些思潮的影响。要净化校园环境,引领社会风气和潮流,为助推构建为民、务实、清廉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培育大学生廉政意识,规范大学生廉洁行为,提高大学生的拒腐防变能力,塑造大学生的廉洁形象。因此,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廉政文化,培养未来建设祖国的勤政廉政的有用之才,必须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廉政教育。

3.解决大学生廉政教育存在问题的需要

廉政文化进校园和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党中央及教育部已经部署了多年的工作,但我们的教育现状和成效仍然离党和国家廉政教育的目标与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缺乏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廉政教育规划和工作机制;三是大学生廉政教育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单一、载体不够丰富。为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必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将廉政教育对象从过去对学校党员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或教职工的一种活动的认识偏差中转移到还包括对大学生谈廉政教育;廉政教育要结合课堂教学、日常教育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穿插和渗透,强化监管及各项考评机制;开发多种教育资源,利用各种媒体和新平台,增强教育效果。

4.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当前,有的大学生受社会的消极腐败现象及其不正之风、阴暗面,以及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与侵蚀的影响,形成了负能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职业品德、综合表现及个人发展,对家庭、集体乃至社会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严重的将会酿成惨痛的教训甚至无法挽回的损失。大学生可塑性非常强,他们年轻有活力、知识丰富、思维活跃、能较快地接受新事物,应该根据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规律,对他们进行廉政精神与廉政行为的引导,以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方向发展。

二、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与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关系

(一)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与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主体的一致性

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里的行为准则,是父辈们通过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家庭道德培育,反映一个家庭或家族行为处事的风格和特点。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就是让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家族所宗仰追慕的言行,恪守祖训,流风余韵,代代相传,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家风的形成以及家风的传承都离不开每个家庭中“现实的个人”。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教育者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情感交流互动,引导大学生吸纳认同一定的社会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均衡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构建。

(二)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与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目标的契合性

一个拥有良好家教的家庭或家族,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家庭的每一个成员,使他们立德立身,向善向美,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从而营造和睦友善的家庭氛围。这种爱家之情还可以升华为爱国之情,从而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主要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以及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看来,传承优良家风与高校廉政教育在目标上存在着契合性。一个有着优良的家风的家庭成员必然在的品行上产生着。

(三)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与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方法的互鉴性

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是家庭中的长者、尊者通过自己良好的品行、具有约束力的家规、家训、家约等系统的家庭道德规范,对家庭成员实施教育影响,这种教育影响是春风化雨式潜移默化产生的,而不是强加在成员头上的教条或长篇大论,即是“上行下效”的道德教化。这种影响一旦形成就能对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驱动力,前提是对家风的观点认同。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要以真情感染人、以理性说服人、以行为引导人、以规范约束人、以环境影响人等,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而开展工作,这与传承优良家风过程中的道德教化存在一定的互通性, 两者在教育方法上可以互相借鉴,对教化主体实施影响。

(四)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与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功能的互促性

培育和传承优良家风,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从而形成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传承优良的精神文明,形成优良的社风、民风、家风的。两者可以相互促进,互相影响形成合力,促进更好发展。一个来自优良家风的大家庭的学生,其个人的思想道德行为表现也必然符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着良好的语言行为;一个在学校违纪违法的学生,其背后的原因都可以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成长环境和主导意识有关。所以这两之间是相互影响,互为促进。

三、优良家风融入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路径

(一)推进优良家风走进高校课堂,优化大学生廉政教育课堂教育效果

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多以思想政治课、专家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开展,教师的亲和力与针对性能大大提高教育效果,推进优良家风教育渗入高校课堂,避免理论说教,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要提高教学效果,应做到以下三个结合:一、廉政教育要与历史教育相结合。要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分析优良家风的重要意义,并且能够提供家风资源中选取相契合的史料,作为佐证,增强思想观点的说服力与文化底蕴;二、教师讲授要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教学,将优良家风所包括的教育元素清晰的表达出来,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增强廉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三、教师引导要与学生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大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性学习,将优良家风的内涵、表现形式、基本特征和教育意义等等弄清楚,可以更好的实现优良的的教育价值。

(二)力荐优良家风渗入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是廉政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对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隐性教育资源。将优良家风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可以将其作为育人“第二课堂”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为此,学校可以从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两方面入手。 在物质文化层面,可以在广场、图书馆、展览馆等公共场所开展优良家风展,印制革命先辈教育后代及家人的经典语录、有关学习手册、 学习记录本上,将其送到同学们手中学习。在精神文化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弘扬优良家风的活动,可以举办优良家风诗文朗诵、优良家风主题演讲、和故事读书会等,可以在校报、橱窗中开辟专栏讲述优良家风故事,可以在校园广播中开办优良家风论坛节目等。这种隐性教育方式 具有不可替代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组织互动机制,搭建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社会实践平台

廉政教育要真正地深入广大学子的骨髓,高校大学生需要将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通过实践锻炼弘扬正气,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以传承优良家风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门,走进老革命者家中进行拜望和访谈,了解其个人成长经历、优良家风对其积极影响、对年轻一代的期待与建议;依托社会组织,成立家风研究社团开展文化活动与学习研究,组成优良家风宣讲团到校外传播正能量;邀请大学生对父母 与 亲戚朋友讲述红色家风故事,宣讲红色家风精髓。这种跳出书本与课堂的社会实践,是一种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手段,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教育现代化,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水准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将优良家风进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实现高校大学生廉者教育的常态化

互联网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将优良家风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和教育,既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新发展,又是掌握网络舆论阵地的有效手段。学校建立以优良家风为主题的网站或者家风和家训故事微信公众平台,借助学校的官网,将优良家风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优良品质等转化为大众化、通俗化的读物,甚至可以适当使用合乎当代学生胃口的“网络语言”。网上开展优良家风的评比请你当评委,给予评分和评语。还可以录制以优良家风为主题的慕课,作为素质学分的选修课。网上开设家风经典读物供学生们选听选看,作为操行素质分。这样,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日常化的学习机会,将教育渗透进了学生的生活中,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且实现高校大学生廉者教育的常态化。

(五)积极推进红色家风教育科学研究,不断改进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方式方法

当前,家风中的教育资源有待开发,应积极挖掘家风的正面意义,做好宣传,将研究成果加以利用。教师应该加大对其宝贵的教育资源等问题深入研究力度。广大科研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优良家风的研究。广大领导干部应带头弘扬优良家风,发挥榜样的作用。政府机关应充分为高校开展优良家风教育提供制度环境,在政策上引导,在执行中提供帮助与支持。媒体应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创造服务于优良家风教育的社会环境。家风聚为民风,民风汇成国风,只有社会各界高 度重视优良家风教育问题,形成合力,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猜你喜欢
廉政家风大学生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廉洁文化新春行川城劲吹“廉洁”风
“廉政”一词为晏婴首提
家风伴我成长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