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地方性纸媒全媒体式发展研究
——以《华商晨报》为例

2018-11-14 02:00杨逾涵沈阳体育学院辽宁沈阳110102
新生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报网辽沈晨报

杨逾涵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沈阳 110102

一、辽沈地区纸媒全媒体转型策略

在过去传统媒体称霸的时代,电视凭借影像取胜,广播通过声音取胜,纸质媒体则倚靠文字取胜,三足鼎立互不相容。而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涵盖了所有传统媒体的优势项,融合再造。传统纸媒必须积极与互联网和新媒体相融合,把握住数字化转型契机,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和自身的内涵优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式发展,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第一,辽沈地区的纸质媒体多数都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了报业数字化,例如《沈阳日报》的网站沈阳网、《华商晨报》的网站辽一网以及《辽宁日报》的网站北国网等。但电子报的内容和纸质版的差别不大,电子报除了可以让受众更方便地接收报纸上的信息,也可以带给受众更丰富更清晰更生动的图片及视频报道,以及专门为电子报提供的报道。

第二,同网络媒体合作,传统纸媒在网络运营上和网络媒体存在着一定差距,辽沈地区有的报业采取与新兴网络公司或网络媒体进行战略重组,利用网络媒体在新媒体页面设计、媒介运营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地方性纸媒的区域性优势完成跨媒体合作,形成独特的全媒体发展模式。例如辽宁报业传媒集团和腾讯合作的大辽网,以采写辽沈区域性新闻为主,它可以通过IP定位的方式在辽沈地区用户的大辽网的页面上加入腾讯新闻的弹窗,从而就融合了新媒体的运营思维和纸质媒体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第三,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开发手机APP。随着智能手机这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人们对于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微信兼容其他APP的趋势日益明显,几乎集用户需求的功能于一身。2011年是媒体集中开通微博的年份,《华商晨报》就是在2011年5月9日开通的官方微博,发展良好。

二、《华商晨报》全媒体发展优势分析

1.报网互动革新报道模式

早期的报网融合以报网互动为主,人民网是报网互动的代表,2000年10月28日人民网成立开通使报业数字化脱离了纯粹的电子报,更注重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华商晨报》主要是将纸媒与网络的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既发挥了纸媒全面性的报道功能,也发挥了网络媒体迅捷、即时性的功能,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随着时间的发展《华商晨报》通过其门户网站辽一网对辽沈区域热点新闻进行多次互动式报道,并形成了一种新的全媒体报道形式,即通过纸质媒体发布权威的新闻,网络媒体配合时事热点在消息评论等多个领域进行互动式报道。

2.多端融合打造全媒体平台

全媒体平台被称为“中央厨房”,一次采集、一个平台、多个出口是全媒体平台遵循的原则,说白了就是“一菜多吃”。全媒体平台最大的益处即是帮助传媒集团内部资源的整合。从2006年创立门户网站到2010年尝试报网互动报道刘德华演唱会再到2011年开通官方微博,《华商晨报》一直在采取多种努力通过内容、渠道、影响、等方面促进媒体融合将自身打造成全媒体平台。

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女排夺冠的新闻在报纸上受到版面限制,文字难以叙述清晰详细,而图片新闻又缺少动态。《华商晨报》通过前方记者采访的新闻进行全媒体式报道,在它的纸质页面上提供了比赛夺冠的消息并配以大幅图片,在其微信客户端上则推送了多条与之相关的信息,将采集的素材如视频、图片等进行二次加工,在其网站上附加了视频内容,这种一次采集多个平台多个出口的全媒体报道模式形成了不同介质间的差异化竞争。

3.创新经营实现广告增效

全媒体战略核心是以受众为中心、以内容为主导、以技术为驱动,通过追求多样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渠道,用多元化、立体化的内容产品扩大受众覆盖面。毋庸置疑,内容生产过去是、将来也是媒体运作的核心环节,但置身多元化的媒体生态环境,在新科技浪潮的冲击之下,报业如果一成不变地将内容生产视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唯一支点,会极大地约束发展的空间。

传统报纸的盈利模式是靠内容吸引读者,通过读者群体招来广告商注资,不仅仅报纸几乎所有传统媒体也一直靠这种模式发展。在新媒体涌现的时代传统媒体转型可以考虑拓宽这种盈利模式。例如《华商晨报》利用自身地域优势和吸引力开展下游服务类项目获取收益,如幸福学堂、华商艺术馆、易学堂等,定期举办讲座,通过提供教室、吸引听众来提取收益,在打造全媒体平台的过程中采取将微视频营销、软文营销嵌入到新媒体平台之中,扩大了广告的版面,使营销推广不再局限于报纸。

三、结语

全媒体时代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手段,地方性纸媒辐射范围有限在全媒体转型上难度更大。但是挑战往往意味着机遇,《华商晨报》在移动终端的打造上要明确自身品牌定位,“理想照耀城市”这个概念就很不错,一定要在报纸和移动终端上有所体现,立足沈阳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充满理想和生机活力的平台。发展多元化商业模式传统的“二次售卖”难以适应全媒体时代,在移动终端的内容打造上:尽量规避新闻同质化,《华商晨报》在立足辽沈城市这点上做的还不错,同时还应该针对热点事件切换视角做深度报道,避免随大流、标题党,版面布置要简洁新颖时尚并具有自身特色读者一看就知道是《华商晨报》,尝试多种表现手段不拘泥于文字和图片尝试动图和短视频,关注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将报纸打造成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平台,借鉴优秀的自媒体平台的发展经验酌盈剂虚。

猜你喜欢
报网辽沈晨报
无限的世界
无限的世界
第三十六届(2020年度)贵州新闻奖获奖作品目录
秋色
我国发布首个老年食品国家标准
未来的晨报
《人民日报》媒介融合思路的发展变化探究
全媒体流程确定:辽沈晚报的转型之路
八分饱
↑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