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2018-11-14 02:00郭爽武汉工程大学
新生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榜样价值观道德

郭爽 武汉工程大学

新形势之下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现状

青少年在价值观选择上模糊不定。新形势之下,社会经济文化与国外政治经济文化出现碰撞。面对西方的普世价值和其他没有实用价值的价值观不断地涌入我国以及大肆宣扬,以及网络世界鱼龙混杂信息的传递,这些导致青少年对这些信息没有经过自我意识正确的筛选就把接受这些信息,甚至把这种信息当作衡量自身价值观的标准。此外,这些外来文化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这也造成了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和选择造成不良的影响。适应新时期的社会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体系,因此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认知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青少年不理解甚至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生的作用和意义。因此青少年在选择价值观的时候,没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青少年对价值观的认知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大门打开。我们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和不同观念的碰撞。在多元化的世界里,选择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青少年在成长历程中必经之路。从青少年本身来说,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青少年也是一个多层次的主体的本身。青少年的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水平都是不成熟,在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并不强,加之阅历有限,导致他们在获取信息时容易受到不良影响。他们在具体价值观的认知上还存在不足。青少年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判断都可能随着社会环境和自身所处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青少年知与行的分离。新形势之下,青少年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24字熟记于心。青少年可能在把这些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可能在在外化于行没有落到实处。有些问题,一旦涉及到现实问题,他们的行为就偏离了自我内心的意识。他们可能更注重眼前利益和物质利益。把利己主义,将享乐主义作为人生的信仰,把拜金主义作为时尚标志。他们嘴里念着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自己的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但一旦切合实际,他们不愿意去边远工作和基层单位工作。他们更多可能把读书走仕途和赚钱并存,理想信念与利己共存。他们没有把理念和行动相统一,甚至把知与行相分离。

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的必要性

习近平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兴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强。时代的步伐终究会被青年一代所代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国家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青年是家庭的核心主力军。古人云“望子成龙,”父母把自身甚者家庭的希望都给予青年厚望,青年在接受各种教育,渴望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以及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一旦家庭达到期望,可以“光宗耀祖”青年的正确道德价值观也可能成为其他家庭成员的榜样。同时,家庭对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形成也会受到家庭观念,家庭意识影响。

个人价值的实现,只有在社会之中体现个人价值,个人只能社会实践之中才能实现个人真正的价值。实现个人价值的前提是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在正确的价值观趋势之下,个人的实践活动才会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才会在在顺应时代要求之下,个人的价值观才能与社会的价值观相融合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用正确理论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论深入内心,意识决定行为,在这种正确的意识指导之下,青少年的行为和实践活动才能用正确的价值观衡量是非曲直。在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之时,青少年会自觉把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利益。

新形势之下习近平对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和践行途径

彰显道德的价值。国无德不行,人无德不立。加强社会公德的建设,弘扬优秀的社会公德。发挥榜样的力量,把榜样道德模范宣传学习,以创新的方式渗透到全社会之中。再次,加强家风建设和家庭美德的培养。习近平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要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的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青少年一旦受益于家庭美德,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就会在内心根深蒂固。当然,良好的家庭美德需要父母用树立良好的榜样,正确的婚姻观,良好行为方式,理智的教育方式,这些方式熏陶和感染青少年,真正做到言传身教。最后,注重个人道德的培养。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道德的培养来源于各种社会关系,个人高尚道德也对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青少年在培养个人道德方面,可以教育引导出发,学校应该把关于青少年个人道德培养走进课堂,把基本内容渗透到教学中。此外,广大教师用自身的知识,阅历,正确的价值观根植于青少年的内心。从而达到个人道德培养。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根植于青少年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掌握意识形态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名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可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青少年出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知不成熟,以及青少年自身的复杂性。所以意识形态工作对青少年来说是非常的有必要。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占领”因此牢牢掌握青少年的意识形态显的尤为迫切。其中最重要的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其中网络是最主要的,我国有7亿多网名,其中青少年占据60%,青少年都是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因此,应该大力实施网络内容的建设工程,净化网络空间,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增强其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意识形态正确方向,加强新型媒体宣传意识形态公信力。

发挥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树立的榜样可以引导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学校树立的榜样,可以激励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这样可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

猜你喜欢
榜样价值观道德
我的价值观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价值观(二)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