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徐达

2018-11-14 03:35西
小学生学习指导(小军迷联盟) 2018年11期
关键词:平江朱元璋

●西 武

·身入险境力救主·

元朝末年,封建统治集团对百姓实行残酷的压迫政策,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红巾军是当时的一支主要反抗力量,领袖为郭子兴,他的心腹爱将正是朱元璋。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正月,江浙地区大旱,朱元璋率红巾军攻占了和州城,暂时解决了军队的粮草危机。不久,另一位红巾军将领孙德崖也因缺粮率兵至此,想要进城居住数月。看在同为起义军的分上,朱元璋只好给面子,放人进城。

但郭子兴却与朱元璋的想法不一致,听说孙德崖来了,便带兵匆匆赶到和州城,二话不说,就把孙德崖直接扣下了。领袖让人抓了,孙军顿时大乱,就在这一片慌乱之中,孙军的将士趁机把朱元璋也抓了当人质,想要拿来跟郭子兴做交易。

几天后的和州城外,孙德崖军中吵吵嚷嚷,像是炸开锅一般热闹。数十名将士围成一团,面色凝重、戾气颇深,个个叫嚷着要怎么处决朱元璋。

正在大家讨论是杀还是剐的时候,有小兵急匆匆走来,报告说大营外有个青年怎么赶都不走,非要吵着替朱元璋当人质。

众人听了觉得十分诧异,这年头儿想活命的不少,争着送死的可没几个。数十将领中,带头的那位摆摆手,让士兵把人带上来。其余的人也争相抻着脖子,想看看究竟是何方神圣如此胆大包天。

不多时,人被带了上来。众人一瞧,这青年身子颀长,高颧(quán)骨,赤红的肤色中透露出坚毅果断的气质,足见是个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的汉子。

“你叫什么名字?”带头的那位问。

“我叫徐达,在朱元璋的手下效力。”青年回答得不卑不亢。

听闻徐达是朱元璋的人,孙德崖这些部下又开始不依不饶地叫嚣起来。

“我们前脚进城,郭子兴后脚就带人来了。孙公本想走的,可朱元璋却非说让大军先行,这下可好,孙公被郭子兴那老小子扣下了。我看你们就是故意的!”说话之人膀大腰圆,声如洪钟,皮肤黝黑且粗糙,语气十分蛮横,想来在众人中有些威望。

“朱元璋娶了郭子兴的女儿,他们毕竟是一家人,怎可能胳膊肘朝外拐?当初放我们入城想必就已经计划好了要害我们孙公!”

“谁不知郭子兴跟我家孙公不对付?准是朱元璋和他岳父定的计策!”

“幸好朱元璋随我军同行。他们扣下了孙公,我们便扣下朱元璋,谁怕谁呀!”

这些人又开始吵作一团。徐达见对方只知道争吵,没人想实际的解决办法,只得清清嗓子,然后大声喊道:“别吵了!大家听说我——”

登时,周围寂静无声。徐达又道:“大家少安勿躁,郭公暂留孙公只是为了叙旧,诸位扣下朱公这不是平添忙乱嘛。就算孙公一两日未归,以朱公相要挟,不但没好处,还可能两败俱伤。不如换我做人质,郭公得知朱公安好也可放心,孙公到时自会平安归来的。”

孙德崖手下这帮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得徐达说得在理,光是这么耗下去,那得耗到什么时候?万一把这事儿闹得太过,让郭子兴心里不舒服,下了狠手怎么办?这帮将领派人偷偷前去郭子兴处打探,发现果然如徐达所说,郭子兴正跟孙德崖同席而坐、推杯换盏地“叙旧”呢,将领们便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

孙营的将士们答应了徐达的请求,换他做人质,朱元璋终于被放了出来,后来郭子兴也放了孙德崖,这场“人质危机”终于和平解决了。可以说,在这个事件中,徐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徐达的勇敢和无畏也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历史放大镜

郭子兴因为朱元璋被抓为人质,只好改变初衷,摆上酒席,假意同孙德崖重归于好,这一幕正巧被孙兵密探看到了。朱元璋回到安阳城后,郭子兴这才放了孙德崖,后来徐达也平安脱身。因为这件事儿,朱元璋和徐达的关系更加密切,之后屡次对徐达委以重任。

·身先士卒的好将军·

徐达救出朱元璋的两个月后,郭子兴去世,朱元璋正式成为红巾军的最高统帅。又经过数年苦战,朱元璋实力越发强盛,能与他相抗衡的,唯有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两股势力。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身在庐州的徐达接到密令,洪都有难,遭陈友谅多次猛攻,将士伤亡惨重。朱元璋命徐达返回应天,与他一同前去救援。徐达接到命令不敢耽搁,即刻率兵赶往应天,会师之后,朱元璋携徐达、常遇春等众将,率兵二十万向陈友谅部队进军。

一段时间后,双方在鄱阳湖对峙起来。鄱阳湖湖面波光闪动,好像撒了珍珠钻石一样耀眼。顺着波光往前看,湖上战船分为两方,双方每艘战船上都站满了士兵,个个手持武器,表情严峻。船上插着数丈高的旗杆,旌(jīng)旗飘动呼啦作响。旗上又都写着大字,一方写着“陈”字,另一方写着“朱”字。

插着“朱”字旌旗的一艘船上,徐达正站在上面。只见他双手背在身后,仪态威严,镇定自若地望向前方。听到朱元璋一声令下,徐达一挥臂,大喊一声:“近寇舟,发火器!”

徐达的先头战船率先进攻,火器早已备好,此时各船纷纷抛出,几乎无一虚发。陈友谅方将士突遭火攻,顿时方寸大乱,但战舰首尾相连,无论进退都很困难,只能硬着头皮灭火保船。

徐达见对方将士只顾灭火,又下令让弓弩手出击。瞬时支支长箭飞出,密集如雨、势如破竹,将对方将士射杀无数。待双方战船驶近,徐达又身先士卒,率兵与陈友谅的先头部队打在一起。没多久便已杀敌1500多人,还缴获了一艘巨型战舰。

朱元璋在船上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大吃一惊。

“开战没多久,这么快就缴获战舰了?徐达果然没让我失望!”他右拳紧握,作势一挥,甚是高兴。身旁众人士气大振,激动不已。

欢呼声中,又传来新的战况消息,不料这次却是坏消息——徐达所在的战船着火了。朱元璋赶忙到船首查看,果不其然,徐达所在的战船火势迅猛,这一会儿,已经看不到船上的人影了。

火焰冲天,浓烟滚滚,船上咳嗽声此起彼伏。徐达捂住口鼻,右手拭目,擦掉被浓烟呛出的眼泪,接着向四周观望。敌人的战船已经靠近,想必是要趁机围攻。他定定神,向身边一位士兵交代道:“告诉大家,先灭火,再战斗,速战速决!”

烟雾中,徐达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喊声,像是在呼唤着自己的名字。

徐达心中一动,顿时松了口气。他大声叫道:“是朱公派来的支援!大家一鼓作气,随我杀个痛快!”

日落西山,鄱阳湖湖面映出了晚霞的模样。今日对决,徐达一直身先士卒,令官兵们感动不已。鄱阳湖之战一连持续数日,后来,徐达虽被调离战场,但因为有了他之前英勇杀敌的表率作用,朱元璋的部队备受鼓舞,最终一鼓作气,取得了胜利。

·收服间谍·

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的势力,下一步便将目标转移到张士诚身上。当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徐达立即响应,并自告奋勇到前线去。朱元璋十分高兴,授命徐达为大将军。

这之后,徐达奉命率先拿下湖州,接着按计划进发,率兵围攻平江城。

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冬天,平江城外,徐达正在一座三层高的木塔上向远处眺望。这塔名为“敌楼”,是徐达特地命人搭建的。

敌楼下巡逻的士兵来来往往,脚步声整齐有力。有人急匆匆登楼而上,禀报徐达:“大将军,巡逻士兵发现有人在门外探头探脑,十分可疑,已将其抓获,等候发落。”

“带上来。”徐达不动声色,仍看向不远处的平江城,内心却有些激动。

按照吴王朱元璋的意思,是要徐达围困张士诚,可张士诚在无锡有人接应,很难围住,所以这一仗并不好打。在前不久的一场战斗中,徐达手下爱将茅成阵亡,让部队军心动摇,士气减弱。现在若真抓到个间谍,徐达认为对围攻计划有很大帮助。

不多时,士兵将一个五花大绑的人领到徐达面前。此人不卑不亢,昂首挺胸,未曾露出半点惊吓之色。徐达转身走到他身边,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杨茂。”

“说吧,你是怎么把消息传给张士诚的?”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我猜,你水性极好,想必就是靠着这个本事吧!”

杨茂瞪大眼睛,脱口说:“你怎么知道我通水性?”

徐达笑笑,又道:“你现在头发未干,衣服也湿着,在这晴空万里的天气里总不至于淋到雨吧?我建这敌楼就是为了观测敌情,居高临下,能让可疑人物尽收眼底。你若不是进入水中,掩饰行踪,怎么可能逃得过我们的监视?”

徐达说完,竟然亲自为杨茂解开了绳子,随后他又命人拿来一套干净衣裳,让杨茂换上。

徐达对杨茂说:“如今天下纷争,陈友谅已经败亡,唯独这张士诚可与吴王朱元璋相抗衡,但眼下我军已将平江城包围,又断了他的粮草,张士诚这只笼中困兽,坚持不了几个月的……”

“你说这话什么意思?”杨茂知道自己的间谍身份早已败露,但他纳闷对方为什么不但没有处死自己,反而推心置腹地说了这么多话。

“杨茂,”徐达拍拍他的肩膀,说,“我想让你继续当间谍。”

“什么?”这下杨茂更糊涂了。

“张士诚可有让你帮忙与外界取得联系?”

“有,我负责帮他与无锡暗中往来。顺便——”杨茂不好意思地挠挠耳朵,“顺便再将沿途搜集到的信息都报告给他,所以他对你的用兵布阵才会有所了解。”

“这就是了。”徐达点点头,说,“你回去仍然充当无锡和平江之间的联系人,然后再将一切信息报告给我。”徐达意味深长地看着杨茂,他知道,这个对张士诚有着重要作用的人已经被自己收服了。

有了杨茂的帮助,围攻平江城的计划果然更加完备。

之后的日子里,徐达让敌楼上的襄阳炮发挥作用,隔三岔五地向平江城内发射炮弹,张士诚不堪其扰,但因为冲不出去,只好继续守城。几个月的围攻后,通过杨茂传递的信息,徐达知道时机成熟了,终于下令出击,一举拿下平江城,彻底消灭了张士诚的部队。

·攻下太原·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上帝位,成为大明朝开国皇帝,即明太祖。明朝虽已建立,但朱元璋还是不能安心当皇帝。之前,徐达等人攻下元大都后,元顺帝北逃。如今在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地,元军仍留有较强的军事势力,例如元将李思齐、扩廓帖木儿等,全都手握重兵。这些人对大明朝无疑是最强的威胁。

朱元璋统一全国心切,要派兵继续北伐,这事儿徐达自然义不容辞,他奉命率兵直逼山西。太原是扩廓帖木儿的地盘,徐达的目标就是这里。

扩廓帖木儿原本打算去夺回大都的,听说徐达要进军太原,赶忙将部队重新调了回来。为此,徐达跟将领们聚在一起,商讨对策。

“本想将计就计,趁扩廓帖木儿带兵出征时将太原拿下来,谁知这厮杀了个回马枪,又回来了。”有人叹息道。

“干脆硬碰硬地打,咱们也不是吃素的!”

“对,跟他们拼了!”

历史放大镜

徐达派出骑兵夜袭元军大营的时候,扩廓帖木儿正在营帐内看书,听到外面乱作一团,知道发生了大事儿。扩廓帖木儿吓得慌忙逃跑,甚至来不及穿上鞋,干脆光脚上马,带着十几个人匆匆离开,别提有多狼狈了。

“不行。”说话的是常遇春,他跟在徐达身边多年,也是位经验丰富的老将。他接着说,“我手下虽然骑兵不少,但步兵却还未赶来,正面抗衡不是良策。”

“大将军之前就曾劝扩廓帖木儿归降,可这家伙硬气得很,对咱们不加理睬。劝降不成,正面进攻也不成,难道就这样耗着?”有人质疑。

“大将军,您看这样如何?”常遇春说,“不如我们派精兵夜袭,趁营中大乱,捉了那扩廓帖木儿。”

一时间,众人全都看向徐达,等他定夺。

徐达听了常遇春的建议,思索半晌,点点头,说:“这个计谋好,就这样做吧。”

就在这时,扩廓帖木儿的部将豁鼻马派人前来,想要和徐达见一面。

“他派人来干什么?”众人不解。徐达打了个手势,让手下放人进来。

原来,豁鼻马悄悄地让人来找徐达,是特意来请降的。他愿意作为内应,迎接徐达进入太原城。有这么好的事儿,徐达当然开心。他立刻挑选精兵,等到夜色渐深时,让大家摸进扩廓帖木儿的营地。

元军帐前篝火正旺,巡逻兵来来往往。忽的马蹄声响起,惊得元兵四处察看,还未等他们反应过来,营中已经大乱。徐达派出的精兵偷袭成功,斩杀元兵无数。至于扩廓帖木儿,他发现情形不对,早就逃跑了。

凌晨时分,徐达接到豁鼻马儿子的消息,于是率兵直逼太原城。城门外,豁鼻马早已命人大开城门,迎接徐达的到来。

山西太原终于被攻克了。之后的日子里,徐达将北方其余各地逐一收复,消灭了元顺帝的残余势力,帮助朱元璋统一了全国。

徐达一生为大明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他不但亲自率兵征讨西北的元兵残部,还镇守边疆,保卫大明边境不受侵犯。这样忙碌的他,终于积劳成疾,久病不治。朱元璋为纪念徐达的丰功伟绩,在他去世后封其为“中山王”,并将塑像立在功臣庙中,供后人祭拜瞻仰。

猜你喜欢
平江朱元璋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毛泽东为何特别关注平江惨案
最含蓄的画谏
以数字感知聚拢需求,做大做强产业链条——湖南平江:一根辣条的走红之路
最含蓄的画谏
游平江路
“平江晒书节”开启“24小时”不打烊
画谏
朱元璋背后的女人
惠彦芳油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