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城区≥50岁的女性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8-11-14 11:15郑世海徐冠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7期
关键词:体重指数健康状况调查

郑世海 徐冠英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德州市城区≥50岁的女性健康现状。方法:选取≥50岁女性1030例,研究被调查者的健康状况(体重指数、血压、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结果:被调查者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达73.2%,高血压者26.7%,心血管疾病者25.0%,,不同健康状况者体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50岁女性存在超重和肥胖及慢性疾病问题,自我保健意识差。建议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推广健康教育,鼓励健康查体,规范使用雌激素治疗等措施降低本地区的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中老年妇女的健康质量。

关键词 健康状况;体重指数;健康干预;调查

随着人口老龄化,第5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50岁的女性占人口总数的12.88%。南于中同人口平均绝经年龄50岁[1],≥50岁的女性处于围绝经期或绝经后期,这时期的女性缺乏雌激素,身体会发生改变。本研究通过对德州市城区≥50岁妇女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提高中老年妇女保健的思路和措施,为本地区妇女保健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德州市城区≥50岁的女性。

研究方法:①被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德州市德城区、经济开发区、运河经济开发区3个城区,每个城区随机抽取2~3个街道办事处,对每个街道办事处提供的名单随机选择≥50岁女性200例作为调查对象。②调查人员:我医院的医护人员,统一培训,统一调查口径。③调查方式:以电话询问和入户调查形式,记录结果。④调查内容: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被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体重指数、血压、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进行调查。⑤评价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亚洲人体重指数(BMI)标准,将女性按不同体重指数分低体重组< 18.5 kg/m2,正常组18.5~ 23 kg/m2,超重组23~ 25 kg/m2,肥胖组≥25kg/m2。血压按WHO规定,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为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依据医生的诊断。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基本统计描述、行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基本情况:2017年1-5月共调查符合年龄要求女性1400例,其中拒访118例,未访到201例,無效问卷51例,最后有效问卷1030例(73.5%)。被调查者最高年龄86岁,平均年龄(60.20±7.308)岁。

体重指数情况:被调查者中体重指数平均(25.094±3.4195),体重指数正常256例(24.9%),超重245例(23.8%),肥胖509例(49.4%),低体重20例(1.9%)。见表1。

健康状况及与体重指数的关系:1030例被调查者中高血压、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分为无、有和不知道3组。被调查者中有高血压者26.7%,有高血压组体重指数与无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高血压者的体重指数比无血压者高。被调查者中有骨质疏松者14.0%,有骨质疏松组体重指数与无骨质疏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骨质疏松者的体重指数比无骨质疏松者的高。被调查者中有心血管疾病者25.0%,有心血管疾病组体重指数与无心血管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心血管疾病者的体重指数比无心血管疾病者的高。被调查者中有糖尿病者13.5%,有糖尿病组体重指数与无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糖尿病者的体重指数比无糖尿病者的高。具体的例数和体重指数,见表2。

讨论

女性进入围绝经期、绝经期,雌激素分泌减少,而肾上腺皮质功能代偿性亢进,糖皮质激素分泌增长,促进脂肪吸收和储存。其次,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系统器官趋于衰退,细胞代谢缓慢,消耗能量也趋于减少,加上运动量明显减少,故极易发胖,形成体重增加[2]

中老年妇女存在健康问题:雌激素广泛作用于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我国平均绝经年龄是50岁,绝经的本质就是雌激素的缺乏[3]。因此,≥50岁的妇女多数处于缺乏雌激素的状态,随着雌激素缺乏的时间延长,雌激素缺乏引起的老年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会逐渐增多和加重。

中老年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差: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本地区的患病率远远低于我国平均水平,与本地区中老年少数人有意识检测有关[4]

有健康状况问题者的体重指数高:本调查发现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者较无这些疾病者的体重指数高。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与一些研究结果一致[5-7]。超重和肥胖可诱导机体葡萄糖代谢异常[8,9],本调查中有糖尿病者的体重指数较无糖尿病的明显高,体重指数平均值达到肥胖水平。肥胖可使心脏负荷增加、血脂异常,诱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本调查中有心血管疾病者的体重指数比无心血管疾病者高。骨质疏松症受很多因素影响,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会逐渐增高[10],有研究发现人体的脂肪量与骨矿含量呈正相关,高体重指数可使骨密度增加,另外脂肪组织影响雄激素向雌激素的转换,雌激素的增加也可使骨量增加[11]。本调查人群是中老年女性,处于围绝经期、绝经期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已下降,此人群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本调查中有骨质疏松者体重指数比无骨质疏松者低,与前述研究不一致。笔者认为脂肪量与骨矿含量呈正相关是在一定范围内,本调查中被调查人群体重超重和肥胖者达73.2%,超重和肥胖对骨密度的影响没有明确意义。

思考:①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健康生活方式会控制、降低体重,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生活方式的改善有体质量控制、加强体力活动、适量酒精、限盐及增加蔬菜、水果及低脂奶产品的摄入等方法。建议将指导中老年女性的生活方式列入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定期考核,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知晓和推广。②推广健康教育:通过进社区义诊、讲课、印发健康宣传册、广播、电视、微信平台、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反复宣传科普知识,推广健康教育,提高中老年妇女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③鼓励健康查体:对中老年女性进行基本项目的查体,能有效发现慢性疾病和危险因素,早期干预和预防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加重,减少医疗保险费用。建议定期对中老年女性进行基本项目的查体。通过健康教育宣传使中老年女性认识到查体的必要性,主动进行定期的健康查体。④规范使用女性激素补充治疗:中老年女性的慢性疾病与缺乏雌激素有密切關系,女性激素补充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各医疗保健机构应能提供规范性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Research on the menopause in the 1990s:report of the WHO scientific group.Geneva:WHO technical re- port series,1996.

[2]华嘉增.妇女更年期保健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杂志,2000,(15):779.

[3]郁琦.妇科内分泌诊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

[4]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20(5):413-443.

[5]冯伟,曹云生,孔夏吉.奉化市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6):646-647.

[6]卜平元,严谨湖南省长沙市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8(3):86-89.

[7]杨凯,孙刚.蒙古族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现状[J].医学综述,2011,17(15):2315-2318.

[8]刘丽,逢增吕,汪韶洁,等.家族史与肥胖对2型糖尿病协同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3):305-306.

[9]徐锦春,胨思娇,王大南,等.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及代谢指标的影响(英文)[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2):125-129.

[10] Qi L,Wang XF,Fang MY,et al.A case control study on the risk factors for male osteoporo- sis in Liaoning[J].Chin J Osteoporosis,2012,18(5):460-464.

[11] Wang N,Liu YJ.Pachogenesis and risk fac-tors of osteoporosis[J].Chin J Osteoporos,2013,19(5):537-540.

猜你喜欢
体重指数健康状况调查
广州市城乡居民体重指数和腰臀比与糖尿病患病率关系调查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