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姓埋名地工作

2018-11-14 09:21陈鲁民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两弹黄旭华邓稼先

陈鲁民

2017年11月17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原本站在后排的黄旭华被习近平总书记一再邀请,坐到自己身边,现场的那一幕,令人感动。

“中国核潜艇之父”、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为工作性质,曾隐姓埋名30年,没与家人联系,好似人间蒸发,直至核潜艇研制成功才重新面世。已至耄耋之年的他,至今还没退休,仍坚持周一至周五每天工作半天。在接受采访时,他说:“我还是喜欢隐姓埋名地做好工作,我已经93岁了,还能做多久,就算多久!”

从事“隐姓埋名地工作”的,还有两弹元勋邓稼先。上世纪50年代初,他回家告诉妻子要调动工作。妻子问:你去哪里,去多久,干什么?他回答:不能说。然后就与世隔绝20年,等到两弹试验成功,他重新走入人们视野时,已是一个因在试验中遭受大量核辐射而致病的晚期癌症患者。

从事“隐姓埋名地工作”的,当然不只是邓稼先、黄旭华一两人,还有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工程人员、部队官兵。他们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毅然告别父老乡亲,走进大漠荒原、孤岛丛林,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一干就是几十年,贡献了青春才智甚至是宝贵生命,才换来了“两弹一星”、核潜艇、航天器、大飞机等大国重器的横空出世,为国家撑了腰,为民族争了气。

从事“隐姓埋名地工作”,就意味着要放弃抛头露面的机会,无论贡献多大也只能默默无闻,成就再突出也享受不到鲜花掌声;意味着要放弃正常生活,不能想见谁就见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意味着要牺牲天伦之乐,难以照料妻儿,难以孝敬父母,难以团聚亲友……这需要有超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更需要伟大的献身精神和牺牲精神。上世纪60年代初,聂荣臻元帅在视察完罗布泊核试验基地后,就曾非常动情地说:且不说你们贡献多大,能在这里待下去就是了不起的英雄。

如果说,隐姓埋名是某些工作性质的需要,是特殊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方式,那么,在今天正常生活环境下仍喜欢“隐姓埋名地工作”,则是一种自觉的价值选择,是淡泊名利的更高境界。如今,我们已进入新时代,设定了新的奋斗目标,有了新的指导思想,虽已不再需要刻意“隐姓埋名地工作”,不必再远离亲友,背井离乡,但仍需要成千上万人不计名利,无私奉献。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黨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虽然他们都喜欢“隐姓埋名地工作”,但历史不会埋没他们,党和人民更不会淡忘他们。莫斯科无名烈士纪念碑上有句名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素材解读】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2013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写给黄旭华的颁奖词,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他的人生、贡献及带给人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得淡如水。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人。

【适用话题】

默默无闻;舍小家为大家;隐姓埋名……

猜你喜欢
两弹黄旭华邓稼先
邓稼先 献身国防 铸就辉煌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先驱
黄旭华
——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先驱
黄旭华
——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先驱
邓稼先 此身许国 再难许卿
“两弹元勋”邓稼先 深藏功与名,汗洒戈壁滩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周恩来与“两弹”的情怀(上)
周恩来与“两弹“的情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