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市场”到“新计划”

2018-11-14 08:30
进出口经理人 2018年11期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供应链

宫迅伟,中国采购商学院院长、中国采购与供应链工作坊总教练、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原核心专家、《中国采购发展报告》编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分会理事、上海管理科学学会精益六西格玛委员会专家、美国ISM采购经理职业认证CPM、CPSM指定培训师。拥有25年国企、外企和民企工作经验;先后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多个世界500强公司任采购经理、全球采购经理、采购总监、集团供应链总监、总经理、董事长。曾因降低采购成本的突出贡献,获得世界500强公司德尔福美国总部全球总裁特别奖

3年前,我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全球供应链管理高峰论坛”上讲过一个观点,未来可能会实行“计划经济”。当然,这个“计划经济”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前边要加一个“新”字,叫“新计划经济”。我的这个观点是基于供给侧改革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背景而提出的。当时我还开玩笑地表示,如果听到别人也有此说法,那就叫英雄所见略同。

“新计划经济”问世

2年前,马云亦提出了“新计划经济”的观点,结果“树大招风”,遭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激烈批判。我相信马云也认为这是他的原创结论。

后来,我查阅了一些文献,发现这既不是我的原创,也不是马云的原创,“新计划经济”这个提法早在20世纪就有人提到了。

20世紀70年代,英国学者斯蒂芬·博丁顿在其出版的《计算机与社会主义》专著写到计算机和数字技术很可能与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不相容,并系统地提出基于计算机的“新计划经济”概念。后来,国内外常有学者提出用大型计算机“召回计划经济”的主张。

1997年,美国学者安迪·波拉克发表《信息技术与社会主义的自我管理》,论述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为未来实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波拉克指出,遍布全球的成千上万的社会基层组织,如果像商业界、政府部门或研究机构那样,通过互联网相互联络,分享它们庞大的数据库和经济模型工具,那么,就可以向民主的、高效的计划经济过渡。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也有人提出一个设想,即利用大型计算机系统建立国民经济规划部,由这个部门精确计算出每一个经济主体每天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销售多少。

我是学自动控制出身的,当我还是一个学生时,认为计划经济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信息失真,以及不能对变化快速做出反应。因此,一旦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则有可能解决之前的失败原因。当然,这只是我当时的头脑风暴。

中国改革开放,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直到现在,我相信并支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但我脑中一直有一个问题:难道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就是非此即彼、彼此对立的两种经济模式吗?

为什么是“新计划经济”?

之所以陆续有一些学者提出了“新计划经济”,根本在于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对客户的需求有更准确的抓取,一旦把纷杂不确定的外部需求通过大数据变成一个确定的需求,就有可能触摸到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

我这所以想到“新计划经济”这个观点,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大家正热议供给侧改革。我认为,供给侧改革除了转型升级,避免大家都到日本买马桶盖之类的以外,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即供需错配的问题。

如果供需精准匹配,就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按计划生产,生产将有可能实现无冗余和库存。当然,这个计划必定是客户的需求。

马云的观点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要重新定义,万物互联的时代,人类获取数据的能力远远超过人的想象,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大数据会让市场变得更聪明,让计划和预判成为可能,所以,计划经济将会越来越大。

支持者认为,互联网普及之前的计划经济是“老计划经济”。互联网的出现,电脑的大量使用,使人类进入到了一个新纪元,“新计划经济”的诞生就有了必然性。“新计划经济”是在超大型数据库、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技术条件下对“老计划经济”的补充和发展,即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生产信息和消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灵活的物流配送体系下,对产品的生产、销售、分配和消费进行计划指导。它把准确预测消费和计划生产摆在同等的位置上,既有消费品市场的竞争,又有计划的和谐,即所谓的“新计划经济”。

反对者也有自己的观点和论据。他们认为,使计划经济重新变得可行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基于数据的决策只是科学决策,而不是企业家的决策,企业家必须看到知识和数据背后一般人看不到的东西,企业家的决策是超越数据的。

我觉得分歧的关键点在于,反对者把整个社会视作一个研究对象,在此情况下,当然不能忽视市场竞争的作用,不能忽视企业家创新的作用——他们不仅满足客户的需求,还要创造客户的需求。从此种角度来说,我们需要通过竞争使社会要素得到最优配置,使企业家的智慧最大程度的发挥。但是,我们设想一下,在一个企业内部、一个供应链内部,买卖双方之间,比如在汽车行业,主机厂和其供应商之间,更需要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呢?我认为,选择更多的是前者。

“新计划经济”能否实现?

简单地理解,计划经济是企业生产时就已经知道客户是谁、需要什么和需要多少,然后依据计划生产,这样效率高、浪费少。市场经济是企业生产出来,不确定哪些是客户需要的,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把产品卖给需求者;反过来,需求者也不确定哪些企业能提供所需产品,需要通过广泛的比较,进而进行选择。

市场经济的确有激励创新和改善的作用,以满足需求者不确定的需求。但是,我们想象一下,在一个供应链内部,比如整车厂,其生产的车子大量堆放在停车场,不确定客户在哪里,时间久了,车子就可能会过时,有的车子还可能在存放过程中产生损坏,造成许多浪费。而如果按照“新计划经济”,生产时就清楚谁需要,生产出来就可以迅速交到客户手里,作为生产者来说,这样的效率显然是最高的。

也许你会指出,消费者总想跟别人不一样,要货比三家。实际上,“新计划经济”也能实现竞争。

消费者可以选择大众品牌汽车,也可以选择通用、丰田;可以选择进口车,也可以选择国产车;可以选择这款车型,也可以选择那款型,甚至还可以试驾。但是,比较之后,他们总会确定买不买、买什么。当客户在网上下单,其需求就已经确定了。由于互联网技术一环扣一环,整条供应链是透明的,每个供应链的参与者都知道自己最终的客户是谁、什么时候需要、需要多少,这时安排生产就变得非常有计划,这种效率将会更高。因此,我提出“新计划经济”将是未来采购供应链领域的新趋势。

如果把以上观点用现在流行的“互联网+”语言进行表述,那便是从前是B2C,未来是C2B。过去是商家(厂家)揣摩猜测客户消费者用什么、用多少,再开发生产,用尽各种手段讨好消费者以把它销售出去;未来是商家(厂家)根据消费者网上购买留下来的痕迹,精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甚至消费者已经参与了产品设计当中,生产者完全按照需求者的需求生产。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果大幅度降低信息不对称,解决了信息成本的问题,“新计划经济”能否成为主导?作为供应链研究者,我认为一定是努力触摸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刊无关。本文来自作者即将出版的新书《采购2025:数字化时代的采购管理》,经本刊重新编辑)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市场经济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计划经济思维难解医院停车难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翻译市场的性质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