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探究

2018-11-15 00:26
散文百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勺子教学活动物理

杨 瑞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放珠中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相对来说,刚刚开始接触物理知识,在这之前,他们对物理几乎没有一点的了解,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物理知识对于他们来说相当于基础的入门知识,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努力调整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打好物理学习的基础。

一、适当的开展生活化的教学

物理其实是一个生活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很多知识点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或者是很多的知识点都是我们从生活经验中总结而得出的,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要适当的引入生活化的元素,帮助学生将物理知识回归生活,同时,将生活与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构建起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我们知道,教育工作者最大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真正的掌握理解相关的知识点,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灵活的运用这些知识点,也就是说,要求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开展生活化的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解“摩擦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我们生活中的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想一想我们走路时的情境,为什么可以往前走呢?通过这种方式,引入生活元素,帮助学生从生活中的现象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思考探究,同时,也可以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适当的开展情境教学法

随着新教育形势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所谓的情境教学法,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结合教学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元素,创建出相应的情境,然后让学生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理解掌握,在情境教学法中,学生们通过具体的情境,有效的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具体的情境,帮助学生们从更加直观的角度进行理解,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光的折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拿出一个水杯,拿一个勺子或者是一副筷子,在讲台上将勺子和筷子放到水杯里,让学生们观察,学生们会发现这个时候勺子和筷子都是正常的,然后,教师就要慢慢的往水杯里面加水,这时候,学生们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筷子和勺子在水杯里面 “断掉了”,然后教师把勺子和筷子拿出来,他们仍然完好无损。这一现象引起学生们的讨论,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让学生们结合这些现象展开讨论,想一想究竟是为什么。然后邀请学生代表大胆的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恰当的引入“光的折射”这一部分的内容,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三、适当的开展分组实验教学

分组教学在当前的教育中被很多人喜欢,首先,学生们通过分小组进行学习,学生们在小组内各自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也避免了教师无法统一进度的问题。其次,学生们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相互配合,有效的加强了对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相互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相对来说,物理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初中的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相关的具体实验,很多知识点就蕴含在这些具体的实验中,学生为了更加深刻透彻的掌握这些知识点,就必须要能够熟悉这些实验,在实验的基本操作中,学习具体的知识,以实验为载体,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知识点。那么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实验内容的教学,就要适当的引导学生亲手进行操作,帮助学生进行实验,但是实验相对来说是比较麻烦的,学生如果一个人进行操作,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也可能会提高实验的失败率。所以,教师就要适当的将实验教学与分组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们分组进行讨论实验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共同学习,互相补充,可以有效的提高效率。

物理学科中知识点很多,同时也比较琐碎,加上它的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们深入的去进行挖掘探究,由于学生们之前并没有真正的接触过这个学科,所以,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们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包爱芳.增强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华章,2017年1期.

[2]郑开玉.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浅析[J].中学教育,2017年5期.

[3]常如正.初中物理教学思考[J].中学生教育,2014年1期.

[4]张宇.初中物理教育如何发展[J].中学教育,2017年6月.

猜你喜欢
勺子教学活动物理
只因是物理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做木勺子
吃面
夹在杯子上的勺子等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