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备:灵山秀水无尽诗(外二章)

2018-11-15 12:25安徽
散文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凭栏梵音九华山

安徽/张 昕

沿一条河流,寻一个世外桃源。

三面环山一面城,静卧在皖南灵山秀水中的一颗明珠——朱备。

云从山间涌起,打湿每一片翠绿的叶子。水自石缝而出,抚摸石块上的碧苔。

竹林萧萧,是被风拨弄的琴弦。

奇峰绝壁,早被时光打磨。

将军湖,镶嵌在群山之间。风拂过偌大的湖面,山的影子就微微颤动。

所有的山都静立着,注视湖面的碧波微澜,抑或风雨骤至。

一湖澄碧,飞天成仙的神话还在流传。将军已去,英明犹存。

那么多的山,秀丽、险峭或巍峨,都林深幽逸,寺庙林立。

晨钟暮鼓,在山林回响。亭阁一角,在林间若隐若现。

静闭双目,涤除玄览。

慢下脚步或凭栏远眺,心如天空般澄澈,唯有风轻声耳语。

一碗清茶,坐对群山,看山间的岁月变慢。

山歌在林间缠绕,轻落在一朵野花上。

在朱备,与山对话,呼吸着空气里淡淡的香。

九子岩:山水天堂

水自山中来,把一朵云叫醒。云擦拭着水面,如镜。

漫山遍野奔跑的绿,刹那间似万条河流,从九子岩到九华山再到将军湖。

天华一望竟无峰,九子一观再无景。

你不信,可以去问一朵映山红,或者一棵孤立的松。

季节在山间流转,每一片叶子和花都懂得风的内涵。

风暖,日懒。

那些浓墨重彩的黄涂抹在绿色之中,照亮山间慢慢流淌的时光。

风寒,雪至。

万籁俱寂,静听一座山深处的秘密。

拾阶而上,轻叩石板,深壑幽涧,绝壁清远。

抬头,奇峰挂绿水;低徊,清泉石上流。松风微露,梵音袅袅,循声而至,楼台烟雨,迷蒙在碧岩隐逸处。

深山藏古寺。竹林阴翳,微雨中潇湘飞泪。清溪抱寺,在竹林的尽头轻轻依偎。飞瀑自云间而来,跌倒成一片云烟。

沿溪而行,亭台楼阁在山林间隐现,似水墨画上不经意的点染。

山,是泼洒的大写意。

水,是扼腕流云般的轻柔。

无需华丽的辞藻,你只看那山间升起的云烟,恍惚中竟忘了人间。

山水佛香

佛香一缕,在九子岩、九华山,在江南的烟雨中轻轻流淌。

梵音不绝,在深山密林中回荡。

华严禅寺和双溪寺的钟声响了千年,九华山佛教自此源远流长。

这块土地,从此成为莲花佛国,与诗歌一起,在中国历史文化的书页上,留下了不凡的篇章。

晨钟,挽起山间的晨曦,拨开薄薄的微霭,把山的影子画在溪水里。

暮鼓,撒开黑夜的网,月亮就在山头静静观望。

凭栏而望,把一首诗写在静默的岁月里,无需多言,因为万古的明月早已看透了一切。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明了或是放下,为善或是为仁。

在佛香袅袅的江南,在沉默的山面前,参悟到的是生活的真谛。

猜你喜欢
凭栏梵音九华山
难忘的九华山之旅
梵音 张翔洲 纸本水墨 136cm x 68cm 2019年
错把异乡当故乡
凭栏诗境
非遗口述史系列之七: 觉囊梵音古乐
“梵音永传·佛心常住”
作品三
九华山风景区最大承载量测算研究
徐勇民作品
生态旅游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以九华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