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时代的记忆细节
——读覃炜明散文集《活在吾乡》有感

2018-11-15 19:53朱裕先
西江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批斗细节母亲

□ 朱裕先

位于梧州市苍梧县岭脚镇的武界村,是《活在吾乡》一书的写作地理背景,也是该书作者覃炜明的出生地和成长地。苍梧县岭脚镇这片土地是有灵性的,覃炜明正是这片灵山秀水孕育出的才子。当读完这部长达35万字、溢满乡愁的浑厚之作,我不禁对武界村以及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产生了许多联想。

《活在吾乡》一书有80多篇文章,分为五辑。其中,我觉得《吾祖吾亲》《吾家吾邻》《吾乡吾路》这前三辑最具感染力与亲和力。特别是作者写父亲、母亲、继父和外婆这几篇文章,令我在品读过程中不时热泪盈眶:白发人送别黑发人时那浑浊无光的眼神;被捆绑的母亲得以解开牛绳给孩子喂奶的场面;12岁的孩子亲眼目睹母亲跪着被批斗的情景;绝望的母亲在深夜背着孩子打算跳河自尽的沉重脚步;孩子从母亲怀里被人硬生生抢走时声嘶力竭的哭喊……这一幕幕凄切的场景,就像一道道强力冲击波,将我情感的闸门一次次地撞开。

“细节呈现”是《活在吾乡》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覃炜明擅长的散文创作手法。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历史传承、文化背景、村风民俗和人情世故,这些都融注到人们日常的生活细节里。能够将这些独到之处挖掘出来并写成文字,就使其有了研究或欣赏的价值,让人咀嚼甚至追问为什么这样,怎么会这样。《活在吾乡》一书中呈现的大量生活细节,都很有值得品赏的韵味。有些细节是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理解的,有些细节是经历过的人也是模模糊糊、一知半解的,有些细节甚至连作者也不太明白。

比如作者写道,小时候,母亲带他去外婆家,回来时到了有一棵大榕树的地方,都要烧一堆火,让他从火苗上跨过,然后把火熄灭后才继续赶路,作者至今都不明白为什么母亲要这样做。我读到这个细节时也琢磨了很久。这种做法现在流行于办丧事的人家,出村的时候要在村口办一次这种仪式,其意思是除去邪气。然而,小孩子去一趟外婆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后来,我想起我老家过去的一种风俗:一般不轻易带小孩子行远路,如果是娘家这种必须去的地方,一定要避开某些特别偏僻的路段,如果无法回避,经过那个地方后就要做很多补救措施,“过火盆”是其中一种方法。我估计是作者的母亲回娘家那条路上有一处比较荒凉的地方,所以她便采取了这种防范措施。总之,这个细节体现了一个母亲小心庇护孩子的心态和做法。

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细节呈现”,不但描摹出人物的音容笑貌,还突显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比如作者写父亲第一次相亲时,就故意背着一顶大竹笠,以掩盖自己驼背的真相,居然成功地骗过相亲对象的第一眼。

对于某些细节,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难以理解,比如,母亲无意间讲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会被捆绑关押;帮人缝补衣物收一点费用,也会被拉去当众跪着批斗。其实,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一种真实反映。还有,作者在1977年能以大队附中学历参加高考并获得师范学校的录取,而在1971年为什么连高中都不能上呢?这也是那个历史时期特有的现象。当时读书升学不论学习成绩的好坏,而是论家庭成分,加上当时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仅为20%,作者因为母亲出身不好与升学无缘,确是无奈。

《活在吾乡》一书中,作者虽记录了大量的人生坎坷细节,而作者采取的方法只是“呈现”,他用冷静的目光观察,用真实的笔调叙述。如写到12岁那年,作者作为学校宣传队演员,在一个群众大会上演出了《不忘阶级苦》的节目,紧接着就是批斗大会,突然看到母亲被人推出来跪着,要求坦白“搞私捞”的罪行,还有人用扫帚打她。作者说,自己站在一个谷桶上看得清清楚楚。这种“细节呈现”的表达方式,没有多余的情绪发泄,冷静而详实。作者在《自序》中也说:“因为我的回忆来自内心的冲动,所以我的这些文字最大特点就是没有一点矫揉造作。”

为卑微者留痕,为小人物立传,是这本书的初衷,这个初衷带有独特性和新颖性,展示出作者的胆识与魄力,抱负与担当。《活在吾乡》的问世,使“武界村”这个作者的地理“吾乡”,骤然升华为大众的精神“吾乡”。

猜你喜欢
批斗细节母亲
“批斗式”夫妻让孩子更焦虑
批评不是“批斗”
替老师挨斗很光荣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给母亲的信
“批斗”大会
悲惨世界
时尚细节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