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初中音乐有效教学

2018-11-15 00:26
散文百家 2018年7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课外美的

姜 严

重庆市铜梁实验中学校

一、寓教于乐,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寓教于乐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中学生在娱乐中产生积极情绪,受到美的感染。乐理知识表面看来比较乏味,可通过有趣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ru]ml sola”五个唱名的音高时,在课前用不同颜色的纸做出五组头饰,分别写上唱名。游戏时,将学生分成5人一组,每组队随便站在一起。教师弹一遍c大调音阶,然后改变顺序弹奏五个音,各组学生听到后边唱边迅速排列,展开比赛。这样趣味的游戏,使学生在玩中通过听、唱形成准确的音高概念,并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听辨能力。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能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美化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鉴别能力,使他们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情境,使他们在美的旋律中产生丰富的联想、想象,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譬如,在欣赏童话故事音乐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陶醉在欢快、活泼、优美、动听、有趣的音乐声中,情不自禁地舞了起来。学生兴趣盎然,自然表演得非常精彩。通过欣赏,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辨别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外音乐活动,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质

开展课外音乐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团结友爱、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巩固与提高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所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扩大音乐视野,丰富音乐经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下面主要谈谈以大型团体表演为例的课外音乐活动的点滴体会:

1.课外音乐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又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在大型团体表演的排练当中先让学生听唱,理解歌曲,逐步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诸方面表现要素,使学生在美的素质、美的陶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并能在此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例如,可以在排练器乐合奏《黄河大合唱》和有关电影歌曲时,使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快乐和幸福,由音乐联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队歌的磅礴气势,提出表现这段音乐的情绪应加大动作幅度和力度,更改后,经学生一表演,确实达到了比较完美的效果。这样一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感受力、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从而发展了艺术素质,提高了艺术能力。

2.课外音乐活动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

在活动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学生充分表现。学生的表演才能得到施展,潜能得以挖掘,找回了自信,“我能行”成了学习生活的动力。在鼓励学生个性表现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和谐美,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并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学生参加音乐活动之后,往日的“娇骄”二气没有了,不但能吃苦耐劳,而且为集体争光,以集体利益为重。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思想不只是口头上的慷慨激昂,而是闪烁着行动的光芒,尤其是体现在日常生活学习的一言一行中,这让所有关心爱护他们的人感到了无限的欣慰。通过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换来的不仅是全体学生音乐知识的丰富,更主要的是对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方面都有促进作用。因此,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课堂上注意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它不仅是传授知识、相互交流的媒介。也是课堂上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手段之一。讲究教学上语言的美对于音乐课堂教育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语言的流畅简洁、声调上的抑扬顿挫、音律上的优美流畅都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好感和积极性。巧妙利用语言,例如使用反问、设问或者循序渐进的引导都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创作性思维和想象力,从而活跃课堂上的气氛。因此,老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语言上的提高,使枯燥、教条化的理论知识通过语言变得生动、有趣,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投入欣赏音乐的世界中去。

四、课堂上注重发扬民族音乐

音乐作为一种精神食粮在当今日趋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它扮演了一种缓冲压力,愉悦心情的作用。它可以调节紧张、单调的生活,使人们的身心都得到放松,音乐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黯淡,反而随着时间而富有内涵。民族音乐作为民间艺术和中华民族的瑰宝,老师应当在课堂上教育学生要放眼世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西方优秀的音乐作品,保留优秀的部分为我所用。对于日渐商业化的音乐,老师对于弘扬民族音乐更显的尤为重要。怎样保持住民族音乐的魅力。怎样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优秀音乐作品不仅是老师的责任更是当代学生共同奋斗的目标和任务。

[1]郑群.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评价刍议[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

[2]蒋春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探微[J].新课程学习2011.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课外美的
小满课外班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我的“课外老师”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